普者黑景区有一道必看的风景

不进仙人洞村不算到过 普者黑,不亲临仙人洞村彝族群众的篝火歌舞晚会更是一件憾事。踏过古老的青石板路,走进装饰一新的农家乐,观看神秘的 毕摩祭祀,跳起欢快的大三弦舞,相互追逐涂抹吉祥的花脸。这就是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普者黑仙人洞彝寨浓缩今昔文化所展示的独特神韵。

仙人洞村坐落于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中,蕴含着浓郁民族韵味的彝族歌舞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仙人洞村建有6支老中青农民业余文艺队,队员有年高六旬者,也有小到十余岁的少女小伙,就是这么一支支独特的民间文艺队,成为了普者黑景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青石铺就的场地为台,以葱茏翠竹林为幕。熊熊篝火燃起来,铮铮三弦弹起来,彝家男女老少跳起来。兴致到了高潮时,整个场地更是人潮涌动,长龙般牵手跳跃, 呐喊宣泄,有的甚至追逐着用 草灰相互涂抹在脸上,表达吉祥的祝福,整个沸腾的场景令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里的游客激动不已。2017年,中国著名 作家蒋子龙在仙人洞村采风后,曾撰文感叹道:“晚饭后的篝火晚会……无论老少,无论民族,大家都被气氛感染……尽情欢之、舞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夕,吾身何身……”

依山傍水,湖映桥影,竹木掩映,民族聚居,仙人洞村走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境。傍晚,皓月当空之时,村外湖畔竹林深处一块空旷的场地上便燃起了熊熊的篝火,村里劳作了一天的彝家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弹起手中心爱的 三弦,铮铮作响的弦音响彻夜空,所表演的《古老的仙人》《撒尼麻歌》《火塘情》《三胡舞》《彝寨欢歌》等彝族民间歌舞向八方游客展示了彝寨的古老和神奇。

仙人洞村的民间舞蹈不仅民族味浓,而且有的还颇有情趣,像与游人共同表演的 弦子舞极具互动性,演员在前游人在后学跳的老牛擦痒、小鸡淘食、苍蝇搓脚、龙摆尾等动作令人捧腹而忍俊不禁,此节目如今已成为游人观看 篝火晚会中的保留节目。

迄今为止,仙人洞村各文艺队独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歌舞已演出2500多场次,观众达20多万人(次),展现了超高人气的民族文化魅力。

本台 记者:谢思思 陆有乐 丘北融媒:李顺

编辑:郑泽娅 罗永伟

制作:王南 农锦庄

Hash:471e29b18b5b2d921286b2cc66f154a426ae58b1

声明:此文由 视听文山官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