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 | 来,听我侃一个关于萧梁帝陵的脑洞

© 一函团队优质原创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版权为“一函”所有

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主要为齐、梁、陈)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这些陵墓石刻,集中分布在南京周围,目前发现共计有30余处,主要分布于丹阳栖霞江宁等地。

其中著名者如齐高帝陵、齐武帝陵、齐宣帝陵、陈文帝陵之石天禄辟邪萧融墓、萧景墓之石狮,梁文帝陵、萧景墓石表之反书,萧绩墓石表之倒书,萧憺墓、萧宏墓之石碑等,皆精彩绝伦,承载着厚重的南朝文化艺术。当然,关于这些,前人之述备已,重复之话笔者这里不再赘述。

笔者在齐武帝景安陵石兽前

齐梁帝陵全部集中于丹阳地区,这是因为齐梁萧氏皆自兰陵郡(今山东枣庄)南迁而来,故选择侨居之南兰陵郡(今丹阳)为陵寝之地。

笔者近日曾探访丹阳地区齐梁帝陵石刻,本文就以丹阳地区的五处梁代帝陵石刻为例,来谈一谈关于梁帝陵的三个问题。

梁帝陵神道布局

关于梁帝陵神道布局,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即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502)。

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父,齐高帝萧道成族弟,出身兰陵萧氏,南兰陵郡武进县(今江苏丹阳市访仙镇)人。在齐朝历官待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生前未作皇帝,天监元年(502)梁武帝追谥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梁文帝建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三城巷,坐西朝东。自东向西,陵前现存石兽一对、方形石础一对、神道石柱一对、石龟跌座一对,共四组。

梁文帝陵建陵神道石刻全景(自东往西摄影

梁文帝建陵神道石刻平面图

左石兽双角(天禄),右石兽单角(麒麟),魁梧雄壮,姿态传神,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纹饰,双翼微翘,冀面雕有卷云纺、细鳞和长翎,风格类似齐帝陵石兽,与后世梁代帝陵石兽差异较大。

梁文帝建陵左石兽(天禄)

梁文帝建陵右石兽(麒麟)

石础应为清末民初时安置石兽之基座,上有榫槽痕迹,故笔者认为两石兽的原位应在两石础处。

梁文帝建陵左石础

石柱的学名为表,右表正书,左表反书,相对而立,文字呈镜像对称,为南朝反书之重要实例。

梁文帝建陵左石表(反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

龟趺座原为石碑的基座,石碑已失。

梁文帝建陵右石龟趺座

笔者认为,梁文帝建陵神道石刻的原始布局,应不是“八件套”,而是“六件套”,大致如下图所示(梁文帝陵约在神道石刻西1000米处),这也应该是梁帝陵的标准石刻组合。

梁文帝建陵神道复原图

这里多讲一句。根据目前已知材料,梁帝陵前石兽为左天禄(双角),右辟邪(单角);梁王侯墓前为双辟邪,但左右也有区别,如萧恢左兽翼饰6翎,右兽翼饰5翎;梁帝陵和王侯墓前左右双石表文字,或为正反书,或为正倒书,各不相同。唯有梁帝陵和王侯墓前左右双石碑或四石碑(萧秀、萧憺),材料较少,目前仅知萧秀墓四石碑为四人所撰,各不相同。

笔者推测,梁代帝王陵墓前的所有左右侧石刻,应该都是在形式上对称,在内容上有差别。这应该与梁代审美有关,正如梁代文体中最盛行的骈体文,也是形式对称,内容有别的。

所以笔者认为,梁代帝王陵前左右石碑组合,应该是两人分撰,各不相同的。

该部分内容函主会在下一期里具体展开。

三城巷其余三座南朝帝陵的陵主推测

除了梁文帝建陵,丹阳市荆林三城巷还有三处南朝帝陵石刻,排列于梁文帝建陵两侧。虽然都仅存一两件石兽,但根据建陵石刻遗存,我们可以推测出其他三条神道,也应是二兽、二表和二碑的“六件套”。

由于石表和石碑的缺失,故关于三条神道的墓主,历来争议不断。目前文物部门,主要依据的是民国时期考古学家朱希祖所推测的结果(可参照《六朝陵墓调查报告》,民国二十四年版)。笔者却另有自己的见解,详见下文。

三城巷四处南朝帝陵石刻的位置关系图

传梁武帝萧衍修陵神道石刻(549)

位于梁文帝建陵神道北400米,神道坐西朝东,仅存左石兽。文物部门将其定名为“梁武帝萧衍修陵神道石刻”。从风格来看,该石兽为典型梁代末期作品(胡须与胸毛合并,前腿有鬃毛,内侧腿前迈,大头短颈,造型僵硬化等特征)。

笔者认为,按照“左昭右穆”的伦序,将此处定为梁代第二世皇帝(实为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修陵,是十分合理的。修陵应在梁武帝晚期时就已兴建,其规模应十分庞大,故与建陵相隔较远。

萧衍(464—549),出身兰陵萧氏,南兰陵人,梁朝创立者(502—549在位)。在位四十八年,死于侯景之乱,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笔者推断的梁武帝修陵左石兽(天禄)

传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神道石刻

(实为梁简文帝萧纲庄陵,551)

位于梁文帝建陵神道南120米,神道坐西朝东,存石兽一对。其中右兽较为完整,左兽仅存一截躯干。文物部门将其定名为“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神道石刻”。笔者认为不然,从右兽之风格来看,其为典型的梁代末期作品,而非南齐风格(胡须与胸毛纹饰有区分,前腿无鬃毛,外侧腿前迈,小头长颈,造型流畅)。

笔者认为,从昭穆次序来看,该处应为梁代第三世皇帝、简文帝萧纲之庄陵。此时梁朝已衰败,无暇大兴陵园,故庄陵紧贴建陵而建。

萧纲(503―551),南兰陵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害,谥号简文帝,庙号太宗,葬于庄陵。

笔者推断的梁简文帝庄陵右石兽(麒麟)

传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神道石刻

(实为梁敬帝萧方智陵,558)

位于梁武帝修陵神道北90米。神道坐西朝东,仅存半截右石兽。文物部门将其定名为“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神道石刻”。从风格来看,该时刻为典型梁代末期作品。笔者认为,从昭穆次序来看,该处本应为第四世梁元帝萧绎陵,但史载萧绎葬于南京江宁区附近之颍陵,故该处应为第五世梁敬帝萧方智陵。

萧方智(543―558),梁元帝萧绎第九子,萧梁末代皇帝。承圣四年(555),陈霸先拥立萧方智为帝。太平二年(557),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萧梁灭亡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派人将萧方智杀害,终年十六岁,谥号敬皇帝,无庙号。

笔者推断的梁敬帝萧方智陵右石兽(麒麟)

所以笔者认为,目前丹阳市荆林三城巷的四处南朝帝陵石刻,应分别属于梁文帝(一世)、梁武帝(二世)、梁简文帝(三世)、梁敬帝(五世)。

三城巷梁代四处帝陵位置关系图(推测)

梁帝陵陵区整体布局

提到梁帝陵区的布局,就必须提到陵口石刻。陵口石刻位于丹阳萧梁河口两岸,均为公兽。石兽精雕细刻,纹饰华美,两翼造型精巧,整体长度达到4米,是现存南朝石刻中体型最大的。笔者从其风格和类型推断,认为其应为梁代中后期的作品。

陵口石刻左兽(天禄)

陵口石刻右兽(麒麟)

石兽分跨萧梁河两岸。1500年前,梁朝皇室谒陵,应是由建康(今南京)坐船沿长江京口(今镇江),入江南河(开凿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今京杭大运河一段),于此入萧梁河,正式进入陵区。为此,特在萧梁河口两侧建石兽一组,作为陵区大门的象征,故此地得名“陵口”。

梁帝陵与陵口石刻位置关系图

从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前的萧梁河往南8公里,才能到达陵口石刻。距离如此遥远,使得人们难以想象,陵口石刻的双兽,居然和梁帝陵区会产生关系。但笔者认为,这8公里的水程,其实暗含着深远的布局。

梁代帝陵,有别于南齐帝陵之分散分布,是集中并排布局的。这一特征,梁代王陵也有体现。位于南京栖霞区的梁武帝几个兄弟的陵区,即是集中设置,如萧融、萧秀、萧恢、萧憺墓,其中萧恢墓道更是紧贴萧憺墓道。

笔者在此大胆推测,梁代初期在设计陵区时,即以梁文帝建陵(一世)为中心,后世依次向两边排列,左昭(二、四、六、八等偶数世陵)向北延伸,右穆(三、五、七、九等奇数世陵)向南延伸,直至陵口。

梁帝陵区理想布局图(推测)

以下是笔者的脑洞。

由于梁武帝修陵建于梁代鼎盛时期,其与建陵之400米间隔,可能反映了当时标准神道的间隔距离。由于建陵与陵口的距离大约为8公里,可以推算出右穆一排的最大数字,大约为8000÷400=20。也就是说,梁武帝时期在设置陵区时,大约准备了20(左昭)+20(右穆)=40世的空间。

若以20年为1世,则40世有80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周代,正好也是800年。看来,梁武帝祈愿自己的大梁,能有上古周代那么绵长的生命力。

世事难料,萧梁在武帝时期虽达到南朝的巅峰,但武帝晚年时发生的侯景之乱(548)却迅速终结了梁代的辉煌,奄奄一息中又苟延残喘了三世(简文帝、元帝、敬帝),也不过延续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如今的梁帝陵,除文帝陵保存较好之外,武帝陵、简文帝陵、敬帝陵之石兽皆神态僵硬,造型死板,大体反映了梁代末世之景象。最终,可以容纳40条神道的陵区,却只留下了四条神道(文帝、武帝、简文帝、敬帝)。美好的设想,大多总是敌不过现实的残酷。

笔者在田野中寻访齐梁帝陵石刻

本文草成后,得到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郑嘉励老师的评点,他认为本文存在一些问题。“‘昭穆葬’,虽然见于《周礼》,但从目前可信的考古资料看,像文章中所描述的多代人聚葬的如此理想化的左昭右穆的墓地,在元代(甚至是明代)以前,中国范围内从未见过。

昭穆,通常只是墓穴位次安排的‘长幼尊卑’的原则,实际表现千差万别。元明以后,出现高度理想化的、严格的“昭穆葬”,这是宋元儒生努力的结果。

但到目前为止,严格的昭穆墓地,在宋金时期,也没有见到。”

感谢郑师中肯的评点,获益匪浅。

看来脑洞终究只是脑洞啊……

作者 | 卡尔

图片 | 卡尔

编辑 | 小葱

翻译 | 小鲸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Hash:e66d4dcc8dbee3131b95d3ce8875a42a13049ffc

声明:此文由 一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