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历史名人(三) | 从安镇胶山下走出的抗金名相李纲

钟灵毓秀的李门之子

北宋时期,无锡安镇胶山下有个胶山寺,曾有一位少年在那儿朗声读书。他谈吐学识不凡,喜爱诗赋,关心政事,“举动必于规矩法度”。他就是后来成为一代名相的李纲。

李纲

宋朝人,祖籍福建邵武,1083年出生于无锡。他的祖父李庚被奉为锡山李氏的始迁祖,父亲李夔仕官至龙图阁待制,卓有声誉。李纲22岁时,由州学推荐入太学,补国学监生;26岁时,参加贡士考试,名列榜首;30岁时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一身正气的后起之秀

1115年,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的李纲,因进言得罪朝廷权贵被降职,可是他并未因此而改变自己正直的秉性。

1119年,东京(今开封)洪灾,李纲上书要求采取紧急措施,拯救灾民,免除当年秋租。他还提出应将扰民的生辰纲、花石纲全部取消,严惩玩忽职守的官吏。上书后的第二天,徽宗听信蔡京等谗言李纲“所论不当”,把他贬到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做一个监税的小官。

目睹朝政腐败,李纲萌生退隐之意,于是弃官回无锡,在梁溪河畔构筑宅园,名为梁溪居,自号梁溪居士。在他吟作的《梁溪八咏》中有这样的诗句:“孔明本有躬耕志,却合归来看卧龙。”表达了自己想隐居终老的心声。

李纲39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将父亲与母亲合葬于惠山北湛岘山蔍,按制守孝三年。期间,在惠山种植松柏万株,这就是惠山山北大松坡的由来。

在梁溪居和守墓庐中,李纲的归隐之心中蛰伏着忧国之思。然而,时势已不容他在无锡“安居”了。因为他的两次上书在政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使他名扬天下,被人们誉为“凤鸣朝阳”。

力挽狂澜的一代忠良

1125年,朝廷在众臣的力荐下,恢复了李纲太常少卿的官职。年底,金兵南下逼近东京,徽宗迫于压力不得不退位。太子赵桓即位,即钦宗。李纲被任命为兵部侍郎。

1126年2月,东京吃紧。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人劝宋钦宗逃跑,宋钦宗也动摇了。李纲力挽狂澜,在宣德门拦驾让钦宗留守京城,担负起抗金的重任。

卫东京的抗金主帅

1126年2月,宋钦宗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负责防守京城。两天后,金兵临城下,夜攻水西门。李纲身先士卒,倚城抵御,斩获金兵百余人,大挫敌人锐气。第二天清晨,金兵出动了几十只火船,对宣德门发动了进攻。李纲又一次亲临指挥,激励将士,金兵死数千人,将领亦丧十余人。金兵大将宗望没有料到东京防守这样坚固,下令停止进攻,并派使者要宋朝派人前去议和。宋钦宗一心议和,竟全部同意金兵条款。

这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援军姚平仲自作主张夜袭金营,损失了一千多人马。这一来,投降派就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攻击李纲闯了大祸,宋钦宗将李纲撤职。消息传来,军民气愤不已,东京全城骚动。农历二月初五这天,太学生陈东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的职务,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东京军民也不约而同地汇集于此,多达十数万人。钦宗没法,只好派人召李纲进宫,恢复李纲的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学生运动”。

李纲复职后,重整军务,士气大振。金军得知李纲复职,宋军士气高昂,战事形势对他们不利,不等宋朝交足赔款,就匆忙撤退,东京保卫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李纲因保卫东京有功,授知枢密院事,封开国伯。钦宗还将无锡惠山寺赏赐给李纲,作为他奉祀父母的功德院。但是不久,钦宗受主降派的鼓动又将主战的李纲贬到建昌军,后又贬到宁江

77天的南宋首相

1126年末,金兵攻破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北宋灭亡。次年农历五月初一,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这就是宋高宗,他新建的政权史称南宋。农历六月初二,李纲就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和充御营使,成为南宋的第一任宰相。

李纲为相后,大刀阔斧整顿政务、军务。然而,高宗既存惧敌之心,又怕钦宗回来争夺帝位,在黄潜善、汪伯彦影响下,密谋逃奔东南。主降派黄潜善等对李纲招兵买马的备战做法进行弹劾,诬陷李纲是“国贼”,罗列了李纲十大罪状。高宗终于以李纲“狂诞刚愎,计谋无效”之罪,罢了他的相位。从《李纲行状》的记载看,李纲任相自农历六月初二始,至八月十七止,仅供职77天。他的宰相生涯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千古流芳的梁溪先生

李纲罢相后屡遭贬谪,先到杭州,再到鄂州(今湖北武昌),又到澧州(今湖南澧县),又再到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县),后来虽然被任命为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今长沙),但终因秦桧任相,回天乏力。

1139年正月,宋与金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1140年李纲寄予厚望的叔弟校书公早逝。国恨家痛袭其一身,这年正月十五,李纲,这位与宗泽、岳飞、韩世忠同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终于走完了他的生命之旅,抱恨逝世于福州楞严精舍,终年58岁。后葬于福州怀安县桐口大家山。卒后,封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一直自称无锡人,自号梁溪居士,并将他的文集定名为《梁溪集》。李纲是那么热爱家乡,那么期盼在无锡安居。然而,沙县回锡后时势不容他在锡久待;罢相回锡时朝廷不准他居锡;而自海南准备返锡时,无锡已成战区,打算“携归万里回吴越”的李纲万般无奈,只得去了福建。

九百多年过去了,但在无锡仍可寻见不少与李纲有关的遗迹。如李纲奉祀父母的功德院惠山寺、惠山北湛岘山麓李纲父母墓及大松坡、胶山李纲读书处的李纲祠、李纲的梁溪居遗址和无锡碑刻陈列馆的李纲手书碑等等。如今,惠山李纲祠已修葺一新,重檐门楼耸立,祠堂前后两进,院中石碑两方,白墙青瓦,花窗重雕,朱门新漆,显得端庄肃穆。这个纪念性建筑,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先贤的景仰之情。

来源:《锡山名人》(李文扬整理)

Hash:8e3211143d0fbc8aff4e8102448c25be02ba514f

声明:此文由 锡山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