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宦亦商的“旗杆下杨”(上)

太湖美,最美之处要数无锡鼋头渚了。探入水中的鼋头渚占尽太湖的山光水色,是遐迩闻名的著名风景胜地。上世纪50年代初,诗人郭沫若曾来此游览,受到山水浸染的他诗兴大发、欣然题诗曰“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一语道出鼋头渚在太湖沿岸风光中的佳绝地位。这个今天广受游人喜爱的国家5A级景区,迄今已经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而这座著名江南园林的早期开发者正是无锡杨氏。

1916年,当地士绅、工商实业家杨翰西斥资率先对太湖边的鼋头渚进行了开发建设。杨翰西所在的“无锡杨家”在无锡乃渊源深厚、历史悠久且成员众多的传统士族,拥有很高知名度,这不仅因为这一家族久远的书香传统,以及显赫一时的官宦背景,还因为杨家是开创近代无锡纺织工业先河、开启无锡民族工商业序幕的家族。1895年,杨翰西父亲杨宗濂、叔父杨宗濂筹资创立了无锡历史上、也是国内最早的民间资本企业业勤纺织厂,拉开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序幕。

家族渊源

图为无锡鸿山杨氏先辈杨邦义

无锡杨氏远祖可追溯至汉太尉伯起公。延至宋代,第十五世祖杨邦义(宋政和年间进士)领沿江总制司,驻扎于建康(今南京)。金兵攻陷建康后,杨邦义不幸被俘,面对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拒绝降金,被残忍地开膛剖心杀害,其英勇事迹感动朝野,被朝廷赐予“忠襄公”荣称,南京雨花台现存“剖心石”古迹,即当年忠襄公杀身成仁之处,位于雨花台东岗“江南第二泉”后山,呈半圆扇状,东西进深23米,南北宽18米。周围青松翠柏成林,绿竹幽篁环合,环境极为幽静。现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三忠祠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宋杨忠襄公剖心碑”、1975年“杨邦乂剖心处迁移记”碑和1976年“杨邦乂剖心处”保护标志碑。另有石狮两樽。

杨邦义育有五子。长子杨璿。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俘获徽宗钦宗父子,高宗赵构被迫南迁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高宗南迁时,杨璿官授成忠郎而随迁临安。因父亲杨邦义葬于建康,每年清明时,杨璿都要率家人北上南京举行家祭。为祭扫便利,杨璿在宁杭之间的无锡鸿山建别墅,作为祭扫途中栖息之所,遂与无锡发生了联系。杨璿之子杨时泽有两个儿子,二子杨燧于宋嘉定年间自钱塘正式迁居无锡鸿山,是为无锡杨氏始祖。这一支杨氏无锡史称鸿山杨氏。

历经数代繁衍,无锡杨氏的一支先从鸿山迁徙至西漳寺头,再迁入城中学前街,后来一支从学前街迁至北门,逐渐形成两大支系,一是宿居北门的“旗杆下杨”,另一支是居住在城中心的“学前街杨”。20世纪初“学前街杨”又分出部分子嗣迁居流芳声巷,被称为“留芳声巷杨”。其实,这些几支均出于杨燧。

旗杆下杨

杨宗濂、杨宗瀚(右)兄弟

居于无锡城北的“旗杆下杨”,在无锡无人不晓。八世祖杨延俊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乡试第一,之后官至朝议大夫,可谓一生荣耀。他的五个儿子也可谓个个卓尔不群。

长子杨宗濂是清道光年间的户部员外郎,相当于财政内务部的副司长,后来曾任布政使、按察使、长芦盐运使等多个官职。他自幼饱受家学熏陶,诗书造诣高且秉性务实。

1885年,杨宗濂入李鸿章帐下任总理督办,协理各类政务。因为具有敏锐眼光、过人胆魄和超强能力,很受李鸿章器重。同治初年,杨宗濂率无锡团练,挫败太平军,与李鸿章一起守住了上海,以军功荣升道员。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杨宗濂受命指挥清军与八国联军作战,因指挥得力,再次得到清廷特别嘉奖,赏头品顶戴,候补三品京堂。晚清培训新军之时,杨宗濂出任北洋武军学堂监督,其职务相当于民国时黄埔军校校长,专事培养军事将领。北洋武军学堂当时的许多才俊,如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等著名将校皆出其门下。后来,在洋务思想驱使下清政府开始重视发展经济,杨宗濂被抽调负责督办新设的机器纺织局事务。

1892年,母亲侯太夫人病逝,杨宗濂暂别官场回家服丧。此时恰逢三弟杨宗瀚因上海织布局被焚毁而赋闲回乡,兄弟二人有感于国家经济衰微,国弱民穷,又基于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纺织工商经验,这才促发了创办实业的谋划。

杨家兄弟散居无锡城内各处,杨宗濂居住在北门,宅邸院中有一高耸旗杆,所以无锡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旗杆下杨”。

杨氏家教谨严,杨延俊的另外四子也非凡夫俗子。次子杨以迥,官至花翎按察御史,授二品顶戴,曾任资政大夫之衔。三子杨宗瀚,中法战争以后,曾出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的幕僚,总办台湾洋务和铁路建设,因成绩卓著被授三品衔。四子杨宗济为廪贡荫生,花翎五品衔,任溧阳县学训导,赠资政大夫,度支部左参议。五子杨宗瀛,乃光绪乙卯举人,先后任浙江临安、贵州安南知府。在惠山古镇的118座祠堂里,就有五座祠堂是杨家的,足见其家族之显贵。

惠山古镇的杨氏祠堂之一

杨宗濂祠堂是一座园林祠

杨宗瀚祠堂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会所祠

创办业勤

业勤纱厂旧影

北门杨氏的发迹,与李鸿章有着密切关系。早年杨延俊与李鸿章一同参加会试,在考完第一场后,李鸿章就病倒了。同住一个客栈的杨延俊端茶倒水,悉心照顾病中的李鸿章,使得李能够顺利完成考试。二人也因此结下泽被后世的友谊。李鸿章官居高位之后,对朋友后辈一直倍加提携。

1878年,在倡导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主持下,上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官办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91年,一直效力于李鸿章幕府的杨宗濂,将三弟杨宗瀚引入李氏帐下。李鸿章委派宗瀚总办上海织布局事务,精明强干的他很快就表现出不凡能力,织布局事务井井有条,并很快扭亏转盈,因而备受赏识。遗憾的是,1893年10月19日,上海织布局突发离奇大火,机器设备悉数被毁,杨宗瀚也因此而被革职,去官归里。

这场大火被媒体称为“上海历史上最沉痛的一场大火”。据载,当日清晨7点半,机器织布局的机器刚开始运转,高速旋转的清花机钢齿不知碰到了原棉中的什么硬物,撞击摩擦爆出火星而引燃了棉絮。缺乏经验的工人看见花堆里冒烟,便扒开探视,导致火势猝发,顷刻烧穿屋顶。大火一直燃至下午5时,偌大厂房化为焦土,机器销熔尽毁,损失极为惨重。李鸿章倾14年心血创办、并寄予厚望的这家大型企业,在大火中毁于一旦。而对杨宗瀚而言,更是堪称黑色十月,所有不利因素都凑到一起。厂房屋面是极易起火的牛毛毡,消防设施因缺乏保养,设备损坏严重,皮带、洋龙很快被火烧毁,工人则缺乏消防训练、仓促上阵,甚至将消防龙头接反,而租界救火队更是隔岸观火,见死不救。《新闻报》在《译文汇报洋布局被焚事》一文中说“中国总办(杨宗瀚)屡欲跳火毙命,又欲投河自尽,此外别无办法想。幸有旁人拖出,一路行走,一路痛哭,涕泗交流,宛似小孩儿一般。”这场大火,虽无人员伤亡,但财物损失高达150万两白银。李鸿章的痛惜之情可以想见,织布局开工三年刚有起色,1892年生产了400万码棉布、100万磅棉纱,雇用工人4000人。就在大火之前,李还在拟定向英国订购新式纺纱机及各种机器配件的计划,打算快速扩充生产力。然而,美好计划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化为乌有。

巨大损失总要有人担责,再亲密的关系此刻也无济于事。李鸿章将杨宗瀚就地免职,在家服丧的杨宗濂也决定辞别官场。此时,适逢洋务运动席卷全国,工商思潮四处萌芽,见多识广、思维敏锐的兄弟俩,自知官场前景黯淡,毅然决定转向实业。1895年,兄弟俩筹资24万两,在无锡东门外的羊腰湾购置了一块土地,引进德国机器设备,经过一年多建设,业勤纱厂于次年冬建成投产,由此拉开了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大幕。

业勤纱厂不仅是无锡最早的民族工商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的近代民族工商企业之一。杨氏兄弟虽然官场失败,黯然回乡,却在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可圈可点的辉煌纪录。业勤纱厂的开工鸣镝之声,也宣告着小小无锡开始了迈向近代化的征程。从这一时刻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无锡步入民族工业发展的繁盛期,并迅速发展为全国著名工业基地。

无锡的纱厂

1896~1906这十年,是业勤纱厂发展黄金期,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利润丰盈。但随着第一代创办人逝去,堂兄弟之间争权夺利,内耗连绵,为求平衡,采取“轮流执政”的运转方式,最终让这家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轮值期间各家都只图利润而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机器设备陈旧,事故不断,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企业管理缺乏创新,在外部竞争日益加剧大形势下,“业勤”逐渐走向末路。1937年抗战爆发后,业勤纱厂彻底毁于日军战火。

杨翰西的功过是非

杨翰西旧影

“旗杆下杨”后嗣中,名声最响、影响最大的人物无疑是杨翰西。翰西是杨宗濂之幼子,光绪举人。入仕后,曾以区区九品之衔管理政府电报业务。后受到保举升为道员,任陆军部宪政筹备处帮办。目睹官场腐败,官职低微的他逐渐对仕途产生了倦意。

辛亥革命开始后,杨翰西毅然弃官转向实业,并逐渐显现出经商方面的卓越天赋。凭借管理电报局的经验,1911年,他创设了无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初尝经商甘味。1913年,他一边接管业勤纱厂经营,一边抓住机遇大胆开拓经营范围,接连创办多家公司,开创了无锡工商史上的多个“第一”:1914年,无锡成立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杨翰西任第一位行长。同年,他开办了润丰机器榨油厂,为无锡第一家机器榨油企业。在后来的若干年中,他先后集资创办了广勤纺织公司、广业垦殖公司、广勤胰皂有限公司、广勤机器厂、广勤丝厂、广丰面粉厂等一系列企业,使杨家从一个传统官宦望族彻底转型为新型工商家族。

发迹后的杨翰西并未淡忘家学传统,和荣家一样,他拿出资金创办了广勤小学,辟建了广勤路,因广结善缘、热心公益而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1920年,他被推举为无锡县商团公会会长,1931年当选为无锡县商会主席。

1916年,目光长远的杨翰西在太湖之畔购置了大片山地,开始了鼋头渚的最初开发。根据他的设计,陆续构筑了亭台楼阁,兴建了横云山庄、灯塔,建造了万顷堂。后来的20年中,杨翰西先后两次斥资对鼋头渚进行开发建设,奠定了鼋头渚风景区的基本格局。

杨翰西是鼋头渚风景区的最初开发者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有德聪慧之人,却在抗战中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淫威,参与筹建伪维持会,后又出任伪自治会委员长,关键时刻未能恪守国格,陷自己于不利之境。虽然,从当时境况看,此举事出无奈,但背叛国家的罪责却难以开脱。抗战胜利后,杨翰西因汉奸罪被拘捕,后虽获保释,却自感羞愧,怆然离家,蛰居上海不再与外界交往。1951年杨翰西黯然迁居香港,1954年病殁于台湾,客死他乡,终年77 岁。

未完,待续

庄若江,知名文化学者,江南大学教授,无锡市作协副主席,有《说吴》《坐看云起》《吴文化的内涵与解读》《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等著作。

《江南文化》以文会友,欢迎交流文稿

联系邮箱:

jiangnanwenhua001@163.com

Hash:94408af1bfc99f318b58b8f384fd28f45bbf2242

声明:此文由 江南文化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