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记者带你阅读外滩建筑背后的百年金融往事(组图)

“近四十年前我首抵上海时,简直无法想象,有朝一日这个城市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金融中心。”站在黄浦江畔,英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肖特娓娓道来,“上海的展翅高飞之姿令人震撼。上海人常说,这双翅膀就是黄浦江两岸,故而我就从这里出发,去探寻上海非凡嬗变的妙诀。”

昨晚,由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制作的8集微纪录片《上海记忆:金融的变迁》首播,该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百年上海的金融往事,通过金融业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梦想,向世界传递中国发展进步的信心和力量。据悉,该片每天20时30分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将播放至27日。

原BBC记者带路,阅读建筑背后的金融故事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在彼时的外滩,却依然满眼是外国人的高楼——1500米长的租界黄浦滩路上,各种“洋行”有二十多幢,只有四幢属于中国。汉口路和外滩交界处是上海江海北关,曾经代理清朝国库的大清银行,只能屈居在江海关的背后,汉口路50号。

在第一集中,跟着菲利普的脚步,镜头来到位于汉口路50号的“大清银行”旧址。“中国银行”的字样高挂门楣。中国银行是由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孙中山批准成立的,“也就是说,中国银行是和1912年中国实行共和制一同诞生的。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

继第一部《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该片再度采用叙述人代入叙事的方式,借鉴城市地理学的概念,把书面史实转化为空间叙事。《毛泽东传》作者、原BBC记者、英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肖特又一次站在镜头前,他与上海史和金融史的专家、银行同业公会的工作人员、跨国企业的财务总监,以及路边小摊的摊主交谈,带领观众徜徉于上海金融业发展百年历史长河之中。

在8集微纪录片中,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与跃动不息、创新不止的现代气息交相辉映,勾勒出上海这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独特气质和内生活力,也为观众带来一个更加亲切而有质感的城市。

金融档案登上荧屏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金融历史和人文积淀。上世纪30年代,上海就已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

为让海内外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该片非常注重档案元素的运用。本片总策划、出品人,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朱纪华介绍,金融档案是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一大特色:“种类之全、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在国内档案界堪称翘楚。”这些难得一见的珍贵档案记录了上海乃至中国金融发展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如: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创立之初的档案文献,该所由孙中山动议创办,是中国第一家华商证券交易所;中国征信所章程及有关企业的信用调查报告等,该机构是中国第一家信用调查机构;1934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陈光甫牵头上海金融界请求稳定银价致美国罗斯福总统电原文。

上海金融界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请愿书。

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的陈光甫。

同时,该片还将公布从海外发掘的史料,包括一批珍贵的高清影像,如:为支援抗击日敌的中国空军,1932年发售的“航空公路建设奖券”首期开奖影像;外滩中国银行大楼修建过程;发行货币、证券、救国券等金融活动影像;抗战全面爆发后租界消防员“隔岸救火”的珍贵镜头等。

朱纪华表示,这些金融档案生动反映了近现代上海金融中心形成的全过程,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对当前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借鉴意义。

抓住历史“关节点”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金融档案,囊括了300多家金融机构的档案,仅1949年前的金融历史档案就达7万多卷,内容涵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业辅助机构等。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提纲挈领,通俗易懂、脉络清晰地讲述黄浦江畔的百年金融往事?制片人陈菱的思路,是抓住“关节点”。

菲利普·肖特乘坐巴士游览外滩。

“上海为什么过去是远东金融中心?现在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陈菱说,带着这两个问题,制作团队串起了上海百年的金融史,围绕最重要的历史“关节点”展开,前后相继,因果相承,既写金融事,亦写金融人。

广阔的时间跨度与历史视野,则为当今上海的金融发展带来了启示。该片的学术顾问,上海社科院中国学所副所长、上海史创新学科首席专家周武认为,如今金融界的发展,有偏离初衷、“脱实向虚”的风险与趋势:“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金融的发展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脱实向虚"转向"脱虚向实",是这部片子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

(本文视频与图片均由上海市档案局提供,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作者:吴頔来源上观新闻)

Hash:001190a88efbe9458521abf0b9a06c346c09a6c3

声明:此文由 解放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