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里的市政 府,带我们带到硝烟弥漫的岁月

六合区竹镇镇竹墩社区,有一座坐东朝西老式砖木结构四合院,青灰色的砖墙,虽然经过修缮整齐,仔细看看依然能够发现岁月的年轮。

眼前并不高大的牌坊门楼,上面有原中顾委委员、南京军区政委江渭清同志题写的“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字样,牌坊两侧各有一块石碑,左侧立于1982年,确定六合县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宣布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右侧石碑立于2019年3月,六合县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现为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

竹镇不就是一个村镇吗?何时成为市?这得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

六合区竹镇是个革命老区,1939年8月,新四军五支队在罗炳辉司令员的率领下挺进竹镇,开辟了以竹镇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自此抗日的烽火在这里燃烧起来,并迅速蔓延至附近的仪征天长来安、滁县等地。

1942年8月,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形势的需要,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中共竹镇市工作委员会(1943年3月改为中共竹镇市委员会),陈聪任工委书记;同时成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 府,张晶之任市长。同时六合、滁县等地相继成立县级党组织,然而我们从展示的资料上看,这些历任县级领导人在职时间并不长,许多人都只有两三个月,可见当时斗争形势复杂,战斗的残酷严峻。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为了解决根据地的财政困难和人民生活问题,保证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供给和军工物资、部队装备、行政办公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带领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经济、节约开支、增加财政收入,粉碎了日伪军的经济封锁。

新四军进入六合后,首先组织了对日军作战的老古墩战斗。1939年12月27日,罗炳辉将军得到驻守六合的日军纠集300余人将于次日经程桥向竹镇进犯的情报,觉得这是一个难逢的打击日军的好机会,决心设下埋伏痛击日军,打他个下马威。当时罗炳辉所率的十五团一营虽然新兵多、装备差,但班、排长以上的骨干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作战骁勇顽强,经验丰富。为了保证首战必胜,振奋民心,鼓舞士气,经过慎重研究地形,选择在老古墩伏击日军。战斗中新四军将士英勇作战,共计击毙击伤日伪军6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步枪20余支。新四军伤亡也有60余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尽管如此,这场战斗也是日军在侵占六合后第一次遭到的沉重打击,载入新四军战争的史册。

据展馆史料记载,新四军在六合期间还组织了对日战斗还有桂子山、金牛山横山等各场战斗,为保卫当地老百姓,打击日伪军嚣张气焰起到积极的作用。

1943年11月和1944年10月中共来六县委两次在竹镇市召开群英大会,表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展厅里也展示一些当年的战斗英雄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1945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竹镇市抗日民主政 府完成了历史使命,奉命撤销,虽说只有短短三年时间,对联络周边地区组织抗日力量,集中行动、打击敌人等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展馆内展品都是当年的老物件,我目睹这些,思绪万千,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看到一位精神抖擞,雄纠纠气昂昂后年轻战士,正是他们用鲜血的付出,才换得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

珍爱和平,建设一个富强民主不再受外族欺凌的祖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建党百年,打卡红色基地,我推荐你来这里,附近还有美丽乡村

Hash:78da8dcd46a032ca2f188f53c64eafdba962dcad

声明:此文由 南京大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