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一片:青瓷秘色代表中国式审美?

2017年5月23日,

“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

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展。

187件(组)展品中,后司岙窑址出土的120件(套)秘色瓷器,迎来了出土后的首次公开展出。

来自故宫博物院

浙江省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

后司岙窑址

4处的6件八棱瓶同时展出,

实属难得一见。

▲ 展览现场图

什么是秘色瓷器

“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

在五代和北宋时期的文献中,秘色瓷用来描述那些被进贡给皇帝使用的越窑精品瓷器‍。但是到宋代以后,关于秘色瓷器的记载越来越模糊,秘色瓷的产地、实物都成了谜。

▲ 本次展览中还有苏州博物馆的经典藏品——秘色瓷莲花

越窑青瓷中国瓷器的母亲瓷

从陶到瓷,古人在泥土里提炼了两千年。东汉晚期,当青瓷终于在越窑烧制成功时,世界从此有了瓷器。

越窑是东汉至宋代在浙江东部宁绍平原一带以生产青瓷为主的一个瓷窑群体。产品的种类、釉色、纹饰与制瓷工艺都极相似,且产生、发展、高潮,甚至消亡的时间都较为接近,而所处之地同属古越地,故名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是中国瓷器的母亲瓷,在唐、五代、北宋早期达到全盛。慈溪上林湖窑区(群)在以往的普查中发现了自汉至宋的古窑址120多处,可以说是全国、全世界青瓷研究的一大宝库,是一个露天青瓷博物馆。

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秘色瓷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进贡朝廷的顶级青瓷——秘色瓷

三国到西晋期间,越窑主要以烧制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造型也偏向农耕生活的样貌。但南北朝开始,在工艺上有了卓越的进步,从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制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变革。一种顶级的青瓷——秘色瓷在唐代晚期问世,成为进贡朝廷的特制瓷器。但是它只存在于史料的记载和诗歌的传诵中。多年来,它的产地、实物都是个谜。”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施珍这样讲述秘色瓷的来龙去脉。

今年2月2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与慈溪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两年的考古发掘证实,后司岙就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烧造地。上林湖是唐宋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代表了9至11世纪中国青瓷烧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秘色瓷优雅大气,釉色颇有儒雅之风。青色含蓄、质朴,而且表现出坚韧和容忍的品格。简约、清灵和淡雅的秘色瓷,在当时很受崇尚恬静闲雅的文人士大夫欣赏。可以说,青瓷秘色蕴藏着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一脉相承的美学理念。

▲ 宋太宗元德李皇后陵出土划花云鹤纹瓷套盒

越窑青瓷为何在南宋消失?

可是,这样精美绝伦的瓷器为何最晚在南宋孝宗时期便消失在历史舞台?

对此,《越窑青瓷文化史》一书给出了答案:原材料供给出现严重问题、燃料不足引起烧造困难、朝廷窑政抑制青瓷生产。施珍则把原因归结为战乱:“由于南宋积弱不振,都城南移,也造就了瓷器工业的中心转移,一如当年从上虞曹娥江转移到上林湖。”

青瓷一别,竟是千年。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上林湖因为修建水库而开始了考古调查,最终确立了上林湖越窑遗址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烧造时间最长的古窑遗址。2011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上林湖越窑遗址已被列入我国2018年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上林湖越窑遗址

1998年,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发掘出了越瓯、越盘、越盆以及越铃、越钟、越埙、越鼓等青瓷乐器。作为远古“击缶”乐的传承与发展,“击瓯之乐”始于唐代。唐《乐府杂录》里写道:“以邢瓯、越瓯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

不仅与音乐,越窑青瓷还与文学有着看似巧合的默契。从晋代杜毓《荈赋》中的“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到唐朝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里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再到大清皇帝乾隆的“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越窑青瓷穿越了时代的审美,更点燃了那一炉窑火,沿着时间的隧道明亮至今。

▲ 《牡丹玉壶春瓶》 获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入选2016年杭州G20峰会国家元首机场贵宾厅展示品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故宫展品‍‍‍

撰文 | 曾毅编辑 | 王佳 陈雪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 | | | | | | | | | | | | |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

Hash:f90316fd09036d6c03e9e4f4eac8b8c3460af1a5

声明:此文由 中华文化溯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