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嘉宾周氏宗亲聚焦传承创新

周敦颐学术论坛暨爱莲书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叶钽)今年是北宋大儒、理学鼻祖周敦颐诞辰999周年,也是我县爱莲书社成立十周年。千年育传承,十年“种文化”。5月24日,五十余位省内外的周敦颐研究者和周氏宗亲嘉宾齐聚环溪村爱莲堂,参加周敦颐学术论坛暨爱莲书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世界濂溪周氏联谊总会发来贺电。县政协副主席周媛玉出席活动并致辞。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在我国思想史、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尊为道学宗主。主要作品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

活动现场,《浙江周氏宗谱》主编周祖德、西泠印社出版社特约编辑胥滨、中国茶叶博物馆研究员周文棠、杭州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晓星等周敦颐研究者和宗亲嘉宾就《爱莲说》的现实意义、周氏族谱的重修方向以及濂溪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传统的谱牒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提倡。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与单纯的追思古人、缅怀祖先不同,周氏族谱开启重修之路意义非凡。一本周氏族谱,能让周氏宗亲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学术讨论现场,周祖德就重修周氏族谱畅所欲言,虽年逾古稀,但在繁重枯燥的修谱工作面前,周先生以坚韧的意志秉持事无巨细的考究态度。

“最初读《爱莲说》,只觉着文字清雅脱俗,朗朗上口,那时记忆力也好,很快就背下来了;上学后再读《爱莲说》,明白了作者所表达的为官做人的理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到了参加工作后,才对作者‘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深邃思想有了体悟认识。”现场,周晓星就119字的《爱莲说》作了即兴交流。

爱莲书社周保尔社长在论坛开始之前,向与会代表简要回顾爱莲书社的十年之路。十年前,爱莲书社在我县环溪村爱莲堂成立。以书为媒,以书社为平台,以爱莲堂为基地,以读书阅览为主体,爱莲书社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活、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把爱莲堂打造成为环溪村文化综合体和村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书社以“先行一步,文化引领”的理念,进行了创新务实而又有富有成效的文化实践,赢得了诸多荣誉,也为古祠新风的爱莲堂酿就了独特芳香。

“若问环溪何处好,此中闻得爱莲香。”环溪村的崛起是文化引领的绝好证明,爱莲书社为“清莲环溪”主题文化建设点燃了星星之火,它营造的文化氛围,为推进和提升环溪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Hash:93ab22b257617202c52288105bac2b3cae759cae

声明:此文由 桐庐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