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宜昌这些“国家宝藏”不仅深藏着“最宜昌”的古老记忆,更要被省里重点传承发展!

最近真是好消息不断呐

这不,湖北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

《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019—2023年)》

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发扬荆楚文化

那么,宜昌有哪些“国家宝藏

被点名了?

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

(2019—2023年)名单

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7处)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

黄石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荆州市:熊家冢

荆门市:屈家岭遗址苏家垄墓群

天门市:石家河遗址

潜江市:龙湾遗址

二、湖北文化遗址公园(33处)

武汉市:明楚王墓

黄石市:华新水泥厂旧址

十堰市:学堂梁子遗址

襄阳市:古隆中习家池张自忠殉国处纪念园凤凰咀遗址雕龙碑遗址

宜昌市:屈原祠、关陵长阳人遗址城背溪遗址

荆州市:楚纪南故城、走马岭遗址

荆门市:纪山楚墓群马家垸遗址

孝感市: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中原突围纪念园

黄冈市:李时珍墓、东坡赤壁禹王城遗址、罗州城遗址

咸宁市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天岳关抗战遗址、赤壁古战场

随州市:炎帝故里、擂鼓墩古墓群叶家山墓地、义地岗古墓群、安居遗址

恩施州:容美土司遗址建始直立人遗址大寨坪遗址

接下来,就跟着宜旅君一起

走进这些“国家宝藏”

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吧!

01

屈原祠

在湖北秭归,有一处从历史中走来的文化圣地——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随着历史的兴衰与变迁,屈原祠几经搬迁,如今肃穆地坐落在凤凰山上,屈原祠占地面积33.3公顷,祠堂内有:屈原祠山门、屈原青铜像、屈原衣冠冢,纪念屈原陈列馆、南北碑廊等,上下展厅设有“秭归出土文物展览”和“屈原生平事迹展览”。

屈原祠建筑历史源远悠长,是大陆及海外纪念屈原最大的建筑群,具有唐宋遗韵,明清风格。山门建筑风格独特,歇山重檐,三面牌楼,六柱五间,三级压顶。三面牌楼通高20米。郭沫若先生手书“屈原祠”三个苍遒的大字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襄阳王树人所书的“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额枋;大门门储匾额上闪烁着“光争日月”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山门色彩匠心独具,立柱土红色,墙面白色,屋面绿色琉璃瓦。山门两侧配房为硬山顶,滚龙背,面墙正中有一巨大圆弧浮雕,中饰“龙凤呈样”图案。

在这里宏观屈原祠搬迁发展史,在这里感悟屈子志洁行廉、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在这里学习屈子励精图治、求索奋进的精神。这里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屈原文化完美展现,筑起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脊梁,承载了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

02

关陵

关陵,原称“大王冢”,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国家AAA级旅游区。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大关庙,已有1700余年历史。

关陵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之一。

史载,阳关陵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三国志》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孙权于临沮夹石(今远安县回马坡)擒关羽,斩关羽,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当阳西北。故当地民间流传有“头枕洛阳,身困当阳”之说。

关陵是关公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古建筑群按照帝陵格局、法式修建,沿革清晰完备,文物保存状况好,具有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关陵碑刻楹联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是研究关陵乃至明清历史的文化宝库。

03

长阳人遗址

长阳人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堰下钟家湾附近,关老山南坡。为一海拔约1300米的洞穴。洞穴处于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峦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荫,半隐于山坳之中,别具情趣。

1956年以来先后发现人类的上颌骨和牙齿及共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经鉴定,人的上颌骨和牙齿比之北京猿人具有显著的进步性质,但也存在着原始特征。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约10余万年,故定名为“长阳人”。是中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

长阳人遗址化石洞,呈两边分布之势,一左一右,一个倾斜,一个稍平直。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和动物化石珍藏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历史馆陈列展出。“长阳人”已写进《辞海》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阳人”的问世,说明了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长阳人”,世界人类进化发展于古人阶段的典型代表,填补了人类考古学“中更新世后期”和“亚洲长江流域”时空两个空白,也进一步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

04

城背溪遗址

1973年,宜都城背溪遗址首次被发现,1983-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省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该区域进行了初步挖掘,随后因技术、经费等因素暂停考究,宜都市随即对遗址区域维持原生态保护,现存遗址核心区面积36.7亩,文化层厚约2米。

城背溪文化是目前湖北境内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距今约7500年,是长江中上游文明的源头,是荆楚文化的源头,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具有同样的地位。因最先发现于宜都城背溪而得名,与随后陆续发现的枝江龙山、秭归柳林溪、巴东楠木园、店子头等都是城背溪文化代表性遗址。“城背溪文化”概念由中国考古界泰斗级教授严文明先生于1987年提出。

据悉,考古发掘的文物中,除石器外,还有夹砂红陶为主的多个类别陶器,并在遗址陶片中夹杂有大量的稻壳、稻谷和稻草。证实了距今约7500年前这个地方就有了人工栽培稻,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人工培植水稻之一,对于研究水稻栽培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宜都城背溪遗址的发现在国内外历史考古界有重大影响,湖北省博物馆专门开辟了城背溪文化展示版块,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将城背溪遗址的发现称为“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新发现”。

先立个小目标

到2023年,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荆楚名人”等主题,建成开放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不少于20个,大遗址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成为中国大遗址保护南方示范区。

加快建设这些“国字号”考古遗址公园

开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推进熊家冢、盘龙城、龙湾、铜绿山、石家河、屈家岭、苏家垄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大遗址荆州片区保护利用。依托擂鼓墩、走马岭、容美土司等大遗址,公布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名录。

围绕课题形成科研成果

加强考古、历史与科技融合,围绕远古人类起源、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楚文化源流、矿冶考古等重大课题,持续开展以考古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深入阐释大遗址价值内涵,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促进文旅融合,发挥综合效益。打造“楚文化游”“三国文化游”“红色荆楚游”等荆楚大遗址优质旅游产品,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鼓励以荆楚大遗址为核心素材,研发荆楚特色文创产品,发展文化产业。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推动遗址公园建设与休闲农业、康养基地、特色小镇建设融合。

成立工作小组 工程纳入领导考核

加强组织领导。将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作为省级重点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参照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将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情况列入综合考核体系。

各部门予以政策支持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在遗址博物馆建设、环境治理、搬迁安置、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河流治理、旅游品牌和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在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对外宣传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快转发,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消息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自行联系

我怎么这么好看!!!

Hash:e630686d3c57660aed12cb07abf52a613003a495

声明:此文由 爱上宜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