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州 府 城 民 国 豪 宅 图 鉴 (二)

上一期豪宅图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究竟是传承,还是创新,一直是修补古建筑的一个话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城市开始掀起了复古风,对以前的古建筑进行摧毁式抢救,打造古城商业化,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局面。

网友们说的没错,最重要的是,让古建筑保留具有潮汕当地特色的外形的同时,也要让一座建筑中蕴含的故事和内涵一起被人知晓。

感谢上期网友们提供的信息,这个我们查阅了更详尽的资料,跟网友们一起穿越回民国的潮州,去看看那时的建筑,那时的人。

约园东平

位于下东平路345号,是一座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它的最早主人是清代光绪年间的举人王延康。

王延康是今湘桥区人,为光绪年间举人,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他曾出任汕头市税务局局长、《汕头商报》主笔及汕头孔教会会长。

西湖山麓中段石刻“公园”、南岩题诗、辜厝巷侨商陈雁宾的德馨堂碑记,皆出自他的手笔。由于其名气不凡,当时的文人骚客及达贵名士,都以能得到王延康的墨宝为荣。

官诰巷 李宗恺住宅

位于湘桥金山街道官诰巷2号,该宅始建于民国年间,坐西向东,占地约640平方米。

该宅系潮州知名西医师李宗恺宅邸。李宗恺曾任潮安县西医师公会理事长,1929年在太平路四狮亭旁开设仁安药房,1952年为市人民医院病房主任。

1953年6月,参加广东省抗美援朝第八医疗手术队,赴河南洛阳康复医院工作。

该建筑物是民国时期潮式民居建筑与西洋建筑结合,具有该时代特色代表性民居,今仍有李宗恺后人在此居住。

北马路香铺巷 吴宅

位于潮州市湘桥区北马路社区北马路香铺巷9号,为陶余银庄经理陈畴向吴天亨所购置,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该建筑建于民国年间,坐北向南,占地约212平方米,为潮州民国洋楼,保存较好,中式装饰融入,通过独特处理,使潮州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金山实验中学科学馆

广东金山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877年(清光绪三年)的金山书院,为广东省 17所省重点中学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金中校舍被毁,学校一度迁至凤凰山区。抗战胜利后,1946年金中迁回潮州,借开元寺校舍。

科学馆二层楼落成于1949年,为金中现存最早建筑物,坐北向南,占地约227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一定时期的历史见证。

宰辅巷16号

这是上期图文中网友评论提到最多的一座建筑,但由于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信息,只能把网友的信息和附近人的口述整合起来。

宰牛巷的豪宅姓程,名温珊(潮音)。是虹桥中学至外贸局在民国时的业主程鹏(民国时期潮安县参议员,其儿子程老四解放时被定为恶霸)的堂哥,是国民党官员,传民国时期在庐山别墅,被暗杀。

1954年潮州市有线广播站建立时,站址设于宰辅巷16号

从这座建筑的正门细节看,浮雕精细,用工讲究,是潮州少有的哥特式四层建筑。

据附近老人介绍,这栋楼被称为“高楼”,她的小时候还经常去玩。解放之后,这家人带着房契到外地去,房子为公家使用。前几年有在计划整修为酒店,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停工了。

中山路敬斋

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中山路77号西平路口,始建于清末,乃明朝黄笠芗之书斋,名曰“铭雀砚斋”,是潮州内八景之一。

1932年被杨雪立购置作为养老之用,并改名为“敬斋”。杨雪立(1876-1956),原籍安徽,落籍潮州,清末拔贡。曾任汕头孔教会会长兼时中学学校校长。1953年被聘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汕头市第一届人代会特邀代表。

敬斋于2013年6月改建成“湘桥区文园木雕艺术馆”。建筑内部的鱼塘虽小,但错落有致,从门厅看去,有苏式园林借景的韵味,小桥流水通楼阁,别有一番滋味。

杏花巷 遯斋

位于西马路杏花巷20号,始建于民国时期。原主人许少岳(1886—1947),晚清秀才。

年幼患牙龌难愈,遂发愤自学中医古籍,自治痊愈。其医术高超,善用中西药配合治疗肠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于潮州享有盛名。1920年由其发起成立潮安县中医公会并任首届会长,该会是潮州最早成立的群众性科学技术团体。晚年著有《遯斋丛书》一书。

其子许华国,擅书法,民国年间曾为益隆布行司账。幼子许觉真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通晓中西内科,曾任潮安县卫生院院长、潮安戒烟医院院长等职。1951年以潮安县医师公会名义参与发起创办了《新医导报》。

该建筑坐北朝南,三进二火巷一从厝布局,后厅二层,通面宽19.21米,进深26.51米,占地面积约557平方米。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如今年久失修,许家后人称有一部分已经倒塌。

长山里南巷高阳旧家

位于太平街道长山里南巷2、3号的高阳旧家,始建于民国。 故居为民国潮商许广成号所营建,许广成号1926年创建的“盖一电池厂”为地方国营汕头电池厂前身,一直营业鼎盛,享有商誉。

门匾遂作“高阳旧家”,上款“丙子(1936)五月之吉”,下款“唐驼题”。唐驼(1871-1938),江苏武进人。我国近代印刷业的开拓者。其书法秀美遒劲,含蓄朴茂,时称唐体,与沈尹默、马公愚、天台山人并称民国时期题额写匾四大圣手。

长山里南巷3号坐东南向西北,二进二从厝带后楼布局,占地面积约564平方米,中西合璧,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构架,有木雕装饰,廊步为民国时期典型夔龙方曲梁架。后座为二层小洋楼,带巴洛克风格,装饰精美。

家伙巷大夫第

位于太平街道家伙巷24号,始建于清末。主人陈姓,创顺隆号经营杂货,主要销往东南亚。

宅邸坐北朝南,五进布局,后包为二层小洋楼。通面宽29.39米,进深48.34米,占地面积约1175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主厅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有木雕梁架装饰。

屋主介绍,后楼现年久失修,已锁起来防止坍塌伤人。

图/市自然资源

家伙巷郑宅

位于太平街道家伙巷21号,始建于民国。主人姓郑,先辈是潮安江东柚园人,民国年间到城里做生意,向23号王氏购买此宅居住。

民居坐南朝北,三进一火巷布局。通面宽12.54米,进深30.44米,占地面积约367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有木雕梁架装饰。

图/市自然资源局

东安里三横 太丘旧家

位于湘桥区东安里三横5号。宅第原主人方涂书,潮安人。1923-1924年曾任潮安县长。后转售与陈绍忠、陈绍文(少舫)兄弟,绍忠为旅居泰国的潮人。

该建筑具有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始建于1924年。坐北朝南,三进三从厝布局,有一后花园。通面宽30.02米,进深44.44米,占地面积约1312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面,抬梁构架,有石雕装饰。

现为陈氏后人居住,屋主陈伯说,自家民居,不便游客来访参观,请见谅。

广东省银行潮安办事处旧址

位于太平路296号百货大楼正对面,系原潮州第一家银行发迹地。

1926年8月,孙中山广州创办的中央银行(广东省银行前身)在潮安县成立中央银行潮安经理处,地址设于汤平路口。1937年4月,由中央银行改组的广东省银行在潮安县成立广东省银行潮安办事处。

1939年潮城沦陷,广东省银行潮安办事处疏散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立广东省银行潮安办事处。1949年10月,潮饶丰边县行政委员会军民合作社来潮接收国民党银行机构,重新建立新的银行。后曾作为潮州工商银行支行太平办事处。

该建筑坐东向西,系两层小洋楼。通面宽12.62米,进深15.78米,占地面积约197平方米,现活化利用为咖啡厅。

在潮州这座千年古城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历史的痕迹。

民国洋楼也好,古民居建筑也好,都是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现。

只是,这些痕迹正在渐渐地被人遗忘,在街边随处可见的老招牌,深巷中的古建筑,似乎像一个阅历丰富的耄耋老人,只是现在它已年老到讲不出话来了。

▲太元路维新茶楼旧址

▲路边的旧墙又添新墙

名人墨迹的老招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辜厝巷林宅

若能够旧城“修旧如旧”,让 一座古建筑能够披着现代技术的盔甲,同时保留着古时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于更多有意思的建筑和故事,或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关于传承和创新这个问题

还是边喝茶边思考吧

专注原创,独家视频

changguanglizhang

Hash:3e0473b70f21ea3de6eafda9e04289ab387df2c7

声明:此文由 长光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