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的果汁帝国是怎样走到退市的?汇源果汁帝国的前世今生

汇源果汁,相信大部分人都喝过,非常的香浓好喝,但现在,这样一个良心的民族品牌,目前在启动退市,从1992年到现在,这个28年的果汁帝国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走到退市这一步的呢?

“有汇源才叫过年”,这是当年国民果汁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可如今呢?已经破产了,再也喝不到浓香的果汁了。

年关将至,汇源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百亿债务濒临退市汇源老总朱新礼现身外宾见面会。大家赫然发现数月未露面的朱新礼,曾经的浓密黑发,竟然是满头灰白。忧愁使人白头,而对于汇源来说,愁人的事儿也没结束,曾与马云同为赢在中国评委的朱新礼在10年代的最后一个月被限制消费。

二十八年的汇源帝国

时光倒回到一九九二年的春天,山东大汉朱新礼和冯仑潘石屹一样,在时代的感召下决定奔赴上海

而汇源的前身是山东沂源县的一家濒临破产的罐头厂。当时这个罐头厂在九十年代初竟然负债千万。很多人嘲笑朱新礼。说他是丢了铁饭碗,自讨破碗要饭吃。

此时的中国市场,罐头产品利润低,市场饱和。但朱新礼打破僵化思路,主攻果汁,

此时,中国果汁的消费还在萌芽阶段。于是他只身一人远赴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就请当地的留学生义务帮忙;下不起饭馆,就拿出国内的煎饼充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德国展会上,朱新礼成功拿到了第一笔五百万美元的大单。拿样品参加展会,买国外的设备代加工产品,再把产品卖到国外。一个无人相信的奇迹,就在朱新礼的手中诞生了。

此后的几年,作为国内果汁行业的第一批代工加工企业,汇源频繁参加国际的食品展。

汇源果汁卖到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首战告捷。但是朱新礼内心十分清楚:代加工利润低,一旦人力成本上升,必然朝不保夕。汇源的目标是把产品卖到中国人的首都,把品牌应在消费者的脑中第一步走出县城,立足北京

就这样,在北京组织了三十多人的团队,他们白天跑店铺,晚上做车间。咬牙坚持之下,汇源果汁逐渐打开了北京本地市场。

一九九七年,汇源广告在央视播出: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这广告让汇源果汁变得家喻户晓。山东小县城走出来的果汁品牌,不负众望,成为了饮料行业的龙头。而朱新礼也和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众多教父级企业在家坐镇。

汇源的没落

应在中国指点江山挥斥方琼新日创造神话的国民品牌,如今为何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十二年前。2008年,朱新礼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汇源果汁主打央视广告模式,品类单一,互联网时代渠道更迭。在并购之后,既能利用可口可乐广阔的销售渠道,打开业务范围,又能引进先进的管理拓展品类。尽管中国的水果市场产量很大,品种很多,但是中国果汁行业的果浆,却是高度依赖进口。汇源果汁生产橙汁的原浆,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行业发展,始终难以突破瓶颈。收购之路对于汇源来说,可谓是势在必行。可口可乐也是最好的卖家。

彼时的朱新礼,在企业家的角度喊出了自己的商道:企业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万万没想到汇源把自己的儿子当猪卖,却引发了外界空前的舆论危机。民众听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消息,群情激奋:什么民族品牌卖给可口可乐不行,保护民族品牌坚决反对。在当时央视的一项民意调查中,高达百分之八十三的民众表示强烈的反对。

汹涌的民意之下,收购行为被叫停。朱新礼听到消息时,沉默无言,他默默的离开公司,中断外界所有联络。

汇源为了卖身自断臂膀,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九千七百二十二人减少到了2008年底的四千九百三十五。其中裁掉的大部分都是销售。

并购失败,一切都得从头的、体型庞大的汇源,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2009年,汇源业绩首次出现亏损。一年时间亏了一个亿,随后几年业绩每况愈下。给国民饮料致命一击的竟然是当初那些叫嚣保护民族品牌的人。

如今时代发展,社会舆论已经宽松,创业、并购、退出已经成为日常,民众也已见怪不怪了。

二十多年前,朱经理试图卖掉汇源时,曾经说过汇源就好比一个少女,时机太早就不够成熟,太晚的话,它就太老了。

十多年过去了,朱新礼已经是满是白发,而汇源果汁也依然待字闺中,垂垂老矣。不知当年以爱之名的人如今做何感想。

Hash:d3901d3a0a6e0810eddc26392a3e7744349374b9

声明:此文由 现代记事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