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两古街——深藏发于南江人内心的记忆
刘旭文/图 巴中日报
古街,是深藏于内心的记忆。12月20日,烟雨迷离,记者来到南江县下两镇下两社区的古街,伴随着小雨穿梭在古巷中,就像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雨水滴落在小巷青石板上的声音遮盖住了城镇的喧嚣,仿佛感受到时光的倒流,回到从前的生活光景。
漫步古街,依然可见这里保存的有南江县下两公社旧址、黄桷树、农机站和成片的百年老宅。看似陈旧破残的老宅,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先辈们营建的,又一代代传承下来。老宅承载着当地居民记忆和成长的时光,是他们精神的庇佑之所
石头屋基
千米老街 米仓道上的水陆码头
下两古街沿河而建,从头到尾一条巷子贯穿全镇。记者发现,古街最宽不过3米,街巷狭窄,两边房屋陈旧低矮。一栋栋老宅依次排开,相互连成一片,户与户之间共用板壁,每户当街,又各自形成独立的门户。
漫步在下两古街,一块块青石板,一条深远的巷子,一排排古香古色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到古代。只是,街上不再繁华热闹,留下的只有古老的建筑和留守的老人。这些老宅多建于清代中后期和民国时期,已有上百年历史。
岁月已逝,古迹留痕。下两是北上的重要出川通道,是米仓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水码头船只络绎不绝,南北客商汇聚于此。码头、客栈、商铺逐渐成形并影响深远,逐步形成颇具规模的古街现状。
古街上的商铺
清代中期,下两古街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便利的水陆交通,逐步发展形成聚居地。“在这个阶段,古街建筑是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穿斗、土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这一时期的建筑保存较少,多为遗存的地基。”下两镇文化站站长陈玲说。
20世纪初,随着居民的逐渐增多,下两新建了一部分建筑,以青砖、穿斗、土木结构为主,形成了1000余米长的古街规模,就是现在所看到的样子。21世纪初,村民生活渐渐改善,这一阶段出现了少量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但依然保留了原始民风民俗,以及大量的传统建筑。
如今,随着省道S101线的贯通,巴陕高速的建成通车,古街引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那些古老的建筑物,斑驳的青石板也安静下来,只剩那深深的马蹄印向世人述说往昔的繁华。
“南江县下两公社”旧址
传统建筑 典型的川东北民居风格
从街头到街尾,约20分钟就走完了,一路上难见年轻人,几乎都是老人,或弓腰前行,或静坐在门槛,或躺在竹椅上。昏黄的灯光下,92岁的张兴英躺在椅子上,双目微闭,安静而又祥和。“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不想离开。”满脸皱纹的张兴英话语间对老宅满含感情。
走进张兴英屋里,记者看到,四四方方的前堂地面铺的全是石板砖,泥土墙壁有些轻微开裂。前堂侧边有条走廊,进去别有洞天。后院还有一个小天井,功能分区明确。做框架支撑的木头梁柱早已泛黄,年代感很强,但保存较完好。
陈玲介绍,古街民居建筑式样多为四合院,外院为商铺,后院居住。每个院落的建筑风格基本相同,人字水、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内有阁楼。
卫生院旧址
在昏黄的灯光下,记者看到房屋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十分协调、精美。为采光需要,壁面还设计安装了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窗格子。窗棂雕刻精美,寓意深刻,图案有“五福临门”“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多子多福”“三阳开泰”“卍字格”等,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或如意缠枝花卉。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院落柱石之上也多有雕刻,或飞禽走兽,或福寿花木。
沿着古街,两旁的房屋前都有阶沿,其宽窄不等,而且材质不一,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阶沿外便是青石铺就的古街小道。“堂屋正前的阶沿称大阶沿,一般都有北水柱,面阔三间的为两柱,面阔五间的为四柱。”陈玲指着阶沿告诉记者,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雨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以前逢场之际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十分繁华。
临水而居、长街窄院、砖木结构的古街风貌将川东北特有的建筑风格呈现得淋漓尽致。下两古街民居建筑选址重视风水、顺应天然,又不拘泥于形式,格局依山而建、沿河就势,自然飘逸,整体风格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环境观和生态观。这些百年老宅普遍陈旧,且低矮阴暗。部分老宅因长期无人居住,墙体已经斑驳,即将顷圮。但对居住在古街上的老人们来说,正因如此,古街才有了沧桑与厚重感。
孝节牌坊
遗存丰富 见证老街兴衰沉浮
除了老建筑、青石板,古街范围内还有文星塔、寺庙、祠堂、石刻等遗迹。沿着蜿蜒山路,走进位于下两古街东北1公里处的岳家石刻所在地,一幅幅精美石刻巧夺天工,形象生动逼真,且布局规整,整体保存较好。
记者看到,石刻为双面浮雕,每面由五幅取材不一的花鸟、人物构成,每幅之间有立柱,上下石栏镶嵌,立柱上刻有精美花卉。“具体凿刻年代不可考,据当地百姓口传雕于唐代。”陈玲说。
石刻
细观石刻,上面福寿花木、人物指点江山、飞龙在天、双凤朝阳等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中最为精美的便是“五人擒鹿”这幅图,画面人物动作形象生动,有的拽着鹿头,有的抓住鹿蹄,有的拉着套住鹿身的绳子,人物表情、肢体语言丰富,尤其是鹿子扭头挣扎那一形象,仿佛听见了小鹿的哀鸣。
距离古街不远处的犀牛桥横跨在河沟上,斑驳的石壁上已满是青苔。相传在北宋年间,此处经常洪水泛滥,经常有人畜被冲走,由于地势陡峭,无法行船,则两岸望河哀叹,严重影响往来。经当地乡绅和百姓上书衙门,奏请修建大桥,以通两岸。
大桥落成,无名。河面水质清澈,两岸青山叠翠,其河北面有一巨石凸起,游鱼山鸟常聚于此,阳光薰薰,水声潺潺,倒映如霞,如诗如画。往返于巴州、汉中的商贩运送货物经过此地时常常天就黑了,因此,这里成为商贩的休憩之地。一夜,皓月当空,河中顿时波涛汹涌,河水陡涨三丈,波高数尺,商贩见一硕大犀牛腾出水面,望月而哞数声后便沉于河水中。从此,“犀牛望月”的故事在下两相传。而后,大桥称为“犀牛桥”。
行至古街尽头,一棵黄桷树尤其引人注目。在一场大火中,黄桷树烧掉了近半的树枝,但另外一半依然生机勃勃。据百姓口传,黄桷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该古树所遮之地,皆为绿荫清凉之所,炎热酷暑之际,当地居民来此乘凉、嬉戏玩耍,也有商贸摊店在此贸易。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春风吹入大山,人们争相外出务工,古街失去了昔日的喧嚣,但宁静的古街伫立在下两河,安详宁静,依然别有一番景致。
黄桷树
黄桷树见证了下两古街的百年兴衰沉浮。相传下两古街又名长虫街,码头之处是为龙头,古人在此种下黄桷树以镇守龙头。今日,有百姓烧香挂红祭拜,络绎不绝。
黄桷树之下便是老码头,如今河上已看不到往来的船只。陈玲介绍,老码头处原水位深数十米,水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船只停泊起航。下两自宋代起就有船舶往来,兴盛于明代,后发展一“木船社”。“木船社”借便利水道优势,将所需物资从南江沿河而下运往巴州、万源、重庆等地。“兴盛之时,千帆竞逐,万名船工,号子震天响,俨然一幅盛世景象,好不热闹。”陈玲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下两古街已经没了当年的热闹,唯有这些历史遗迹还能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记忆。
Hash:91061745a9ca337c681e6ef529eea05699542ae3
声明:此文由 秦巴美好江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