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余姚这个社会公益组织让人感动!

有“阳光”的地方

就有温暖

余姚这个社会公益组织让人感动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做的好事数不胜数。他们就是姚西北一带家喻户晓的 阳光义工。余姚因为他们而更加美丽,也因为他们,更多的人爱上了美丽的余姚。

下面,就跟着余文明

一起去了解他们吧~

酝酿已久的想法

余姚市阳光义工服务中心是由诸黎明发起成立的社会公益组织。他从很早开始,就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泗门镇做好事、参与公益活动。在此过程中,他逐渐萌生了创办义工团体的想法。

2017年6月,诸黎明邀请了身边十多名热心公益事业的朋友,组成了现在服务中心的雏形。随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12月,经市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余姚市阳光义工服务中心。中心设立党支部及理事会,理事会下辖服务总队。目前,该服务总队旗下已拥有社区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应急救援队、驻第四人民医院服务队、助残服务队等5支服务分队,还有一支民兵雷锋服务队挂靠在泗门镇人武部名下。目前,中心共有正式队员230人,嘉宾队员400余人。

阳光义工服务中心现已与姚西北地区多个乡镇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实现了有效对接。“现在很多人都有做公益、做义工的想法,只是缺少一个参与的平台,我发起成立这个组织,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了给大家助把力,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诸黎明说。

随着活动的日益规范化,阳光义工服务中心现在每个月都会按照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今年4月,我们已经与宁波市残联联系协调好,并在宁波明诺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超煜电器有限公司的配合支持下,每个月末开展助残扶残活动,内容包括为残疾人理发、初级体检、心理疏导等。5月下旬,我们还要与泗门镇残联合作开展‘残健共融’主题活动,预计将有40多名残疾人到场,中心将派出志愿人员实行一对一服务。”诸黎明向记者透露近期计划,“随着国内防疫形势的不断好转,预计5月中下旬中心将恢复文艺宣传队排练。”

竭尽所能的担当

“我昨天半夜3点多回家以后就睡不着了,一直想到天亮。毕竟黄金救援时间72小时即将过去。”这是5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泗门镇的市阳光义工服务中心“根据地”大湾房产中介所时,诸黎明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当天也是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帮助当地群众搜寻走失八旬老人的第三天。

据诸黎明回忆,这位老大爷是5月6日中午12点左右在泗门镇走失的,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应急救援队接到家属求助后马上开始行动。应急救援队安抚家属情绪后迅速查找周边监控,并在当天下午2点成功发现老人行踪。下午3点,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应急救援队紧急集合43名队员进行搜救,并联系了黄家埠镇的鹦山搜救队开展联合行动。截至当天晚上7点,搜救队人数已经达到110人。两支搜救队实行轮换搜救,每位队员休息三到四个小时就要继续投入战斗。“人命关天,我们必须保证不间断地搜救。”诸黎明说。

在搜救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一开始的搜寻范围大约是走失地点向周边扩散十公里左右,但是搜寻无果。”诸黎明说,“第二天各种疑似发现老人的消息接踵而至。先是有人说看到老人往临山方向走了,后来又说在九龙山看见过这位老人,还有些疑似地点荒无人烟,野草长得有一人高。我们队员对这些地点一个个细致排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还是一无所获。后来我们及时调整方案,把重点集中在老人最后出现过的地点——光明北路尽头这一块区域,实行50米三个人的地毯式搜索,暂时还没有找到。”

5月8日当天天气晴好,能见度高,阳光义工应急救援队决定出动无人机进行空中搜索,不坚持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5月9日下午2点14分,诸黎明在微信上告知记者,走失老人遗体在泗门镇十塘和十一塘之间的荒地内找到。之后,阳光义工服务中心积极协助老人家属处理善后问题。

这次在记者看来惊心动魄的搜救行动,其实对于阳光义工服务中心的应急救援队来说,却是常有的事。就在搜寻老人的途中,服务总队副总队长冯永波和队员朱栋还遇到了另一位来自小曹娥镇的走失老人,报警后他们陪伴老人找到了家属,才放心离开。“我们看到有个老人独自在走夜路,这么晚了,肯定要上去问一下的。”冯永波有点腼腆。

抗疫当中的付出

去冬今春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我国的疫情一度也不容乐观。

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在本次疫情中出动队员共计117人、1200人次。主要志愿服务泗门的各个镇级、村级卡点,以及宣传册的发放、通知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同时,中心会员还积极配合社区探视孤寡老人,到集中隔离区打扫卫生。他们前后参与时间长达32天,累计服务时间超过6000小时,是整个泗门镇参与抗疫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志愿人员。

“当时队员们报名十分踊跃,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党支部和服务总队经过综合考虑,最后挑选了117名队员。年纪大和身体弱的尽量让他们待在家里,这同样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说到这件事,诸黎明十分感慨,“其实他们心里还是特别希望到一线参加抗疫。后来我们在他们当中组织成立了一支厨娘后勤团,每天为镇级、村级卡点送夜宵,前前后后总共送出了2300多碗夜宵。”

在这个人人比较担心和害怕的时刻,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并没有停止为人民服务的脚步。因为疫情关系,医院不再接受自助挂号,于是,驻四院服务队的队员就守在医院导医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咨询服务。

最让诸黎明记忆深刻的是2月16日,据他回忆那天几个队员正在值后半夜班,天气下着雨,还夹杂着雪子,气温降到零度左右,队员们的衣裤湿了用火烤,烤干了又被雨水打湿,但无人发出一声抱怨,一直坚持到早上6点半才换岗下班。

记者在5月8日的采访中得知,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及其队员们付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各级有关部门也给了他们一份应有的荣誉:今年2月,中心党支部被评为余姚市第一批战“疫”先锋团队,成为泗门镇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Hash:40cd1602f166003b1776ff8faafb49e87df30545

声明:此文由 文明余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