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这个地方处处皆有故事,你一定去过!

探古迹 觅仙踪

据《斗门县志》记载,斗门地区曾是一片浅海,其形成可推及白垩纪燕山运动时期,岩浆侵入以黄杨山为中心的古代和中生代地层,使黄杨山崛起为陆地。后又经喜马拉雅运动,被夷平的黄杨山再次抬升,巨石裸露,花岗岩风化,长期受风吹雨蚀形成千奇百怪的造形,故而山上多以奇石成景,有乌龟、仙人面、石花等造型。

水的灵气与树木的芬芳弥漫山谷。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充满令人舒适的负离子元素,湿度适中,身体不自觉放松。几个曲折,水声变大,如鸣佩环,往前探去,眼前是一座水泥小桥,怪石嶙峋,溪流飞溅,激荡而下,闭目聆听,水流风动,皆有情有意。沿溪石小径上登,清涧不息,水汽蒸腾,蒲草攀爬在石头上,触目清凉。黄杨山上的奇形怪状的巨石,为游人带来一番有情趣、有意味的赏玩景致,处处皆有故事。

小贴士:

徒步路线:大赤坎村康王庙→水电站→龙搅函→水泥小桥→无底深潭→第一石门

线路难度:☆☆☆

登山时节:黄杨山冬暖夏凉,四季登山皆可。其中最美的是夏季,山花烂漫,层次分明。

以身心抵山水

有“珠江门户第一高峰”之称的黄杨山,青峰如云,山上生长着黄杨树、黄杨茶两种珍稀灌木,而得山名“黄杨”。黄杨山九峰相连,第一高峰海拔581 米,面积 31 平方公里。

其中黄杨山引以为傲的“黄杨八景”指的是茶田吐翠、清泉冽水、第一石门、赤脚仙踪、无底深潭、金台银瀑、环海镜面、“也”字山峰等八处山中秘境。

踏上几梯粗粝的石阶,便开始了登山之行。

远方的白云下出现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心情也随视野开阔。山里很安静,夹道绿植郁郁葱葱,听听虫鸣鸟叫,这些自然的声音,能让人心旷神怡。山坡下是一条小溪,潺潺流水自山石间流出,水声悦耳。

与一些规划铺设过的景区道路不同,黄杨山的登山小路更为朴实原生态,路旁的植被没有经历过太多人为干涉,更多的是随自然野蛮生长,这恰好为黄杨山保留下一份最真实的野趣。沙石小路婉转延伸至山后,山中特有的草木香气似有似无,诱惑着探险者揭开山林中的秘密。

秘境入口

行车抵达大赤坎村康王庙附近,便能看见路边竖立着的“黄杨八景”指示牌。循指示牌转入小路,一片葱绿的稻田闯入眼帘,深浅不一的绿在微风中波浪起伏,心情也随之舒畅。过了稻田不远即可看到黄杨绿道的入口,暂且将车停放此处,改步行往更深处探寻而去。在山间小径步行一段距离,不久便能抵达一处交叉路口,左边是落于山脚的水电站,继续前行的泥沙小路便是登山入口。

寻趣科普自然

黄杨山地处华南亚热带气候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植被。山中物种丰富,满山的山油柑、桃金娘正值花期,花朵的鲜艳在绿意中被成倍放大,让人无法挪开视线。仔细观察,乔木类的山苍子,灌木类的山芝麻黄栀子、野花椒,藤本类的两面针、金樱子、土茯苓、锡叶藤,草本类的铺地蜈蚣、山姜、铁线草等植物都一一藏匿于登山的绿境之中。

跟着热爱自然的人登山,在黄杨山上的乐趣之一是可以获得一些鉴定动植物的启蒙与科普。“地上开出紫红小花的是地稔,一般在 7-9月分批结果,果实外皮深紫色,酸甜可口,也是一种天然的红色素原料。”同行的夏天热情地与我们分享她认识的植物,“叶子一面白一面绿的这个是白楸树,叶片基部两个腺点会分泌含糖的液体,吸引蚂蚁。你看,这张叶片就有啃噬过的痕迹。”她又指向身边的一棵树,翻开叶子详细和我们展示,正好山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的同时,白楸树海也掀起滚滚白浪

山中惊喜不断,跟随有经验的登山者在山林中小心翼翼地观察、嗅闻和触摸,纵然是亲近自然的简单过程,也能让人心底获得一种慢而细微的愉悦与满足。

芒萁

林茂盛,受到的光照有限,倒是成全了蕨类植物。灌木丛中,四处可见肆意生长的芒萁。晒干的芒萁易燃,以前的人经常会把它们当做燃烧物。

黄粉蝶

有小段路无树林遮阴,路过会惊飞在草阴下乘凉的黄粉蝶,一群蝴蝶腾飞而起,空中起舞,甚是惊艳。人过后,蝴蝶群又扑回原地栖息,颇为有趣。短暂停留,山下小溪水汽氤氲而上,山边小路无树荫也不会觉得炎热。

山间寻宝人

经过一小片树干上挂着树皮的小林,便是桉树林。桉树生长速度快,树干高,根系发达,容易造成土壤沙化,不过它的木材用途广,最为常用的是造纸。在山间行走,偶尔会遇到正在山中寻宝的游人,他们在这里寻找山水之乐。

其中,遇一人下山时手中拿着一团蕨类植物,问及是什么植物。他笑言,自己并不知名,只是登山途中发现植物生长形态奇丽,准备采回家当盆景试种。

蚂蚁搬家

小心脚下!一窝蚂蚁在小路上建出一条繁忙的“高速路”。两条稍窄的蚁路,在路沿汇聚成一条大道,横跨人类的登山小路,很是壮观。日夜积累,它们已经凿出一道不深不浅的凹槽,忙碌的工蚁正扛着食物井然有序通行,凹槽完美保护交通安全,即便粗心的路人经过,也不至于出现“踩踏事故”。

龙搅函

登山入口处不远,可见一处深潭,长 6 米,宽 4 米,潭边有一形似恐龙头的巨石,嘴里含着青草,正惬意地享受着美食。周围村民称此处为“龙搅函”,潭中偶有小鱼游过,是附近村中孩童消暑泡水的好地方。岸边不远处则是村民开耕的农田,若在此劳作,恰好能顺道照顾自家孩子戏水时的安全。

第一石门

凡登黄杨山的文人墨客,必不会错过“第一石门”摩崖石刻。登上百级石梯尽头,在黄杨山天池中部便可找到。石门两边各有一巨石矗立,立面平整,对峙如门,形成一道“门洞”,涧水自“门洞”冲出,泻经石崖三迭。

左侧一面宽 4.50 米、高 3.89米的花岗岩上,铭刻行书横排阴刻:“第一石门”四字;竖排阴刻上、下款:“乾隆乙巳重阳”“朝山 杲斋 题”。据考,黄杨山第二峰乌岩山摩崖石刻,刻于清乾隆乙巳年(1785)。

如今的 “第一石门”摩崖石刻依然保存完好,是斗门唯一有纪年记载的摩崖石刻,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考释价值。

葫芦

在第一石门侧边,有一石形似半边石葫芦,高约 1 米,宽约 0.8 米,山溪终年穿流而过。传说这是仙人铁拐李在此休息时,将宝葫芦放置此处,葫芦没有放稳,倒下后将其中灵丹妙药流入黄杨山的河涌之中。

赤脚仙踪

传说韩湘子在第一石门休息时,乐极忘形,顺口吟一首诗:黄杨山上九峰连,好水好山别有天;日丽风和人欲醉,能饮能逛便成仙。说毕,脱鞋在此休息,提脚一蹬,在第一石门处留下一双脚印,这便是黄杨山八景之一的“赤脚仙踪”。

仙人玉池

第一石门下的“仙人玉池”传说是汉钟离一掌拍下形成,仙人故意将池子开得很浅,泡浴时将自己缩小成小鱼、蜻蜓等动物在池中戏水。浴池边上,有一处三角形的小浴池,据说那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专用浴池,清澈见底的水下铺满鹅卵石铺垫,极为讲究。

温馨提示:

黄杨山徒步路线巨石较多,

尽可能与经验丰富的伙伴同行。

山间气候多变,

建议带上避雨工具。

雨后路滑,注意脚下安全。

来源:珠海杂志

本号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Hash:794514f65b869d7f4057268ed4c6c747a4d4a5a1

声明:此文由 斗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