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洋房背后的传奇故事,你一定要知道!

嗨朋友们好呀~

我们在周一为大家介绍了 “上海老洋房之最” 后

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有网友表示:

“上海的每栋洋房都代表了上海过去的历史

值得大家去了解,知晓它背后的故事”

收到!安排!

所以我们今天为大家带来了老洋房·第二集!

我们上次介绍的第一个是陕西北路上的荣宅(如今Prada上海中心),而这集介绍的第一个,是在《安家》里第二套上线的洋房向公馆——其“真身”是在南京西路北凤阳路上与荣宅齐名的应公馆

这幢房子建于一百年前的1919年,据说耗资10万两白银,建了整整3年。

应公馆的主人是当年的地产大亨应子云。1900年从宁波到上海谋生,后再做了洋行买办积累了人脉和资金。

他所充当买办的洋行是做地产生意的,到了1919年,正好长子要成婚,他就利用职业便利,造起这样一座杂糅这古希腊-古罗马-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意大利文艺复新等各种建筑风格的洋楼。

再说这应家,与宁波蒋家是亲戚,应子云的二夫人,是蒋介石二夫人的堂姐。尽管蒋介石后来娶了宋美龄,但在北伐之前,对二夫人还是非常好的。

另外,应子云还与蒋纬国的生父戴季陶交情深厚,与当年的中国农民银行总经理李淑明也是关系密切。

这一切使得应公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一直是上海政商两界上层社会的聚会之地,应公馆的沙龙和舞会的请柬。对于那些有攀附欲望的人来说真是一函难求。

之前在后台收到了好几位粉丝朋友的留言,提及他们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一栋非常漂亮的老洋房,希望能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并介绍给大家。

其实这一栋建筑背后的故事也不简单!

现在的东平路9号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院内有好几幢法国风格的漂亮洋楼,其中最著名的一幢,是当年宋子文买下来,送给妹妹宋美龄的结婚礼物。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宋子文在东平路9号,买下一座较大的花园洋房,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这座英式花园别墅,曾是蒋介石的行宫,提名为“爱庐”。

蒋介石在庐山有“美庐”,在杭州则有“澄庐”,再加“爱庐”,可谓鼎足而三。不过,20余年间,蒋介石入住“爱庐”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来时则接见一些沪上人士或南京政府要员,故有“蒋介石行宫”之称。宋美龄住此的时间则稍多,往往将母亲倪桂珍接来同住,共叙天伦。

“工业救国的典范”、“代表了民族复兴的希望”,这是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对吴蕴初的评价。

1921年,吴蕴初把瞄准了当时垄断世界的日本“味之素”。和夫人一起在上海租了房子,在阁楼里研制提取谷氨酸钠的技术。

工艺成功后,找到上海张崇新酱园老板张逸云,合作建立“天厨味精厂”,创出至今仍在使用的“佛手”牌味精。

南昌路203号的一幢现代式花园洋房。底层为拱卷式门窗,饰有罗马柱,是吴蕴初的物业。1938年,吴蕴初将房产捐赠给中华化学工业会,作为该会活动场所。现在会所的大门口还立着味精大王的半身像。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是一组老洋房民宅,共建有16幢,其中15幢西班牙风格的3层新式里弄住宅,只有1幢为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这幢洋房当年为华成烟厂总经理陈楚湘的私宅,又称“陈家花园”。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国人热心提倡国货,华成烟厂出品的"金鼠牌"香烟销量直线上升,同年10月又生产"美丽牌"香烟,成为上海滩的名牌香烟。

抗战前,华成公司职工达三四千人,成为规模最大的民族卷烟企业。陈楚湘创办华成烟草公司,常以"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12字自律。

这幢酷似马勒别墅的花园洋房,其中一楼半及二楼半的楼梯房墙上开有彩色玻璃大窗,其图案有西班牙海盗船、西洋美女等。这些图案就是当时上海滩上畅销香烟的商标。

如今这里住着9户普通上海人家。

永安公司是郭家的家族企业,由郭标、郭乐、郭泉、郭葵、郭浩、郭顺六兄弟合力经营,郭葵之子郭棣活是郭家的第二代掌门人。

父辈先是在香港创办了永安百货、永安保险、永安大东旅行社和永安维新织造厂等企业,四年后再到上海创办了永安百货公司。十五年间,先后开了五间大纱厂和一间印染厂,成了纺织业的大王。

第一代创始人郭乐在美国病故后,郭泉被世人誉为“华侨巨贾”,郭家的这些大纱厂,最后交给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麻省毕法弗学院纺织工程系的郭棣活主理。

郭棣活将工厂完善为多功能的新型纱厂。抗战开始之前,他把在国外花了250万美元订的一批纺织机器和原料抢运回国。

因此这位老上海纺织大王,解放后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得到陶铸市长的大力嘉奖,之后还荣升为广东省副省长。

郭棣活这位于华山路的洋房建于1948年,高二层,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外观颇似铜仁路上的绿房子,讲究几何造型,因玻璃砖贴面而被称为“玻璃洋房”。圆柱体楼梯间、弧线型阳台、转角的玻璃窗等都与绿房子很像,有时尚感。

郭公馆落成时,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及陈立夫、陈果夫纷纷到场致贺,名望盛极。

改革开放后,郭棣活将自家公馆无偿长期借给民建上海市委和市工商联使用。这里一度成为了上海工商联合会的办公地点直到2000年5月,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迁入延安东路55号的工商联大厦。

1918年,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来到上海。1930年,他购进了租界以外约60亩土地,盖了一幢私人别墅,名为“Sasson’s Villa”,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名字,也透露着主人的向往——伊甸园。

这是一座英国古典式乡村别墅,建造前沙逊不惜工本从英国运来了高档橡木和其他建筑材料,造价高达317银元/平方米。

进入门厅,南面是起居室和餐厅,北面是会客室和书房。起居室的木构架裸露于墙面,外观很是有特点。别墅周围有大面积草坪树林,庭院里有雕塑、马槽、饮水池和玻璃花房。

沙逊经常到那里度假,或到旁边的高尔夫球场打球,或在空地上遛马。举办盛大的宴会时,“伊甸园”张灯结彩,甚至延伸到虹桥路上。

酒菜一般由华懋饭店承包,时令蔬菜则一直等到下锅前的半小时,才到附近沙逊的私家菜园内采摘,以保持鲜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沙逊别墅曾经是接待日本军政人员进出虹桥机场的招待所。

抗战胜利后,沙逊就以12万美金把别墅转让给当年上海金融界大亨厉树维,并改名“虹桥俱乐部”,成为需要好几百美元入会的高档消费会所。会员大多是上海、南京财政金融界的大人物。

上海解放前夕,陈毅曾将这里作为临时指挥部。后来就被房管部门当作机场招待所。上世纪80年代末,沙逊别墅成为龙柏饭店一号楼。

1990年,定居香港的厉树维后人带着房产证明来上海要回产权。经有关部门核准,别墅真的还给了厉家。如今,厉家后辈住在里头,周边是龙柏饭店的花园。

建国西路365弄5号为香港船王董浩云当年在上海的一处私宅。这是一座简化的西班牙式风格的独立住宅。

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即于1937年5月出生于此,并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直到1949年才随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如今已经是“72家房客”的公共住宅了。

永福路52号,是一幢漂亮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由当时沪上颇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哈沙德洋行设计。

最初业主为阜丰面粉厂创办人孙多鑫、孙多森两兄弟,后孙氏兄弟将此宅转卖法国传教土布哈德。因此,这栋建筑也被称为布哈德花园住宅。

解放后,小楼成了上海电影厂的文学创作部,也就是打造电影剧本的加工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福路52号是中国的电影编剧,尤其是有志于电影剧本创作的文学青年仰望的地方,对于电影导演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许多优秀的电影剧本就出自这座“小白楼”里。现为上海永乐电影电影(集团)公司。

永福路151号是一座非常气派的有明显巴洛克风格特征的西班牙式建筑,其首位主人叫罗迪功,是一位在抗战时赚得盆满钵满的煤炭商人。

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是机关托儿所,1982年1月1日起,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领事官邸。

为什么老洋房如此吸引人?

正如《安家》里的男主角徐文昌所说,“每一个老洋房都有自己的呼吸,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主人。”

老洋房,是老上海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录了一个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也记录了一段斑驳陈旧的时光。它们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承载着上个世纪上海滩的传奇故事。

大家还知道什么

老洋房跟“大王”的故事吗?

快来留言板跟淘小最交流一下涨知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整理by淘小最,请勿私自转载

边吃老香斋爆款糕点边看苏宁影城新片 然后放心把新家交给极家精装!人生完美!!

平常食材平常做

3-19

Hash:1849e7253cce8c8a28e51715c9f108ab2600ea00

声明:此文由 淘最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