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回首往昔,她从历史中走来!

古村落,慢慢走!上一站小爱和大家一起去了屏南,领略了那里的人文山美景,第九站,我们继续前行,今天要到达的是——古田

古田县是千年古县。古田人民勤创业历史上以产铁、铸锅、造曲、制茶而出名,又因朱熹流寓而称为“先贤过化之乡”。

邹洋:慢步邹陵,静画心灵

邹洋村位于古田县大甲镇,这是一个风景恬静,人文深厚的地方。邹洋被评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之一,至今有880多年历史。因崇尚孟子,邹国出孟子,因此取名邹陵,希望子孙后代像孟子一样知书达礼,后改为邹洋。

村内古迹丰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一宫、二祠、三古屋、四排栋”为代表的40多栋(座)元明清建筑

“一宫”:为毓麟宫,也叫夫人庙、水尾宫。建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坐落在邹洋村尾之湖滨

进入大门,穿过天井,登上石阶,即为大殿,庙内供奉着临水陈、林,李三夫人,东岳泰山大帝及张圣君,观音菩萨等神像。临水娘娘是邹洋村民众最崇拜的神灵。

三个天棚上均绘有凤凰彩画,宫壁画有渔、櫵、耕、读等,年代久远,至今犹存,弥足珍贵。

“二祠”:为邹陵阮氏宗祠和邹洋支祠。邹陵阮世宗祠始建于南宋宁宗嘉定间,明洪武间毁于兵燹,建文四年重建。明成化间又毁于倭寇入侵。万历间重建时,增盖两旁小厅及支祠。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不慎失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再度修复。

历经历史沧桑,三次旧地复建,规模不断扩大,为邹洋村最高大、最宽敞、最华丽的古建筑。自古以来,邹洋阮氏宗祠除了祭祀祖先外,也是宗族执行家法、宗亲举行重要仪式活动的场所。

“三古屋”:指三处明代古厝,邹洋明代遗存的古厝小巧而玲玲,古朴端庄,不饰彩绘,格调高雅,设计考究。无论是插屏、门窗、隔扇等,还是外露的梁枋等都尽展中国明代建筑经久实用的特点。三栋古屋至今仍有烟火,保存十分完好,是古田县明代民间建筑的标本

“四排栋”指四栋连成一排的清代古厝。其主体建筑以厅堂为中心,布局对称,大门、二门、天井、廊庑、大厅堂顺序排列。如此布局有利于采光、通气、冬暖夏凉和人们活动的需要。

如此规模的民居建筑全村共有48座之多。古民居除了精密规划外,还有许多令人叹服的木雕、灰雕、楹联、匾额和书法作品等。

邹洋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大街小巷,交错纵横。巷子窄而幽深,高高的风火墙把一栋栋房子隔成一个个独立的院落,将户与户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

走在崎岖不平的鹅卵石路面上,驻足于书香飘逸的古宅民居中,就如同生活于阮氏先辈崇尚儒家文化,安享宁静恬淡的田园生活中。

前洋:“五朝齐列一村寨,一眼望穿千百年”

前洋村位于古田县卓洋乡北部,无论谁,只要去一次前洋,都会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因为前洋村特点鲜明,可以用四个词语表达:风水宝地,传承千年,民风纯正,地灵人杰。

图/李贵烈

前洋村有千年历史,宋代已有人居住。村里的古民居贯穿“五朝”,历宋、元、明、清、民国。宋、元两朝的建筑已基本为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摧毁,只存遗址。如今保留较为完整的是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古民居群落。

图/黄谷上

明代民居群:位于村落西北部,保存比较完整的有10栋。由于明太祖曾号令天下厉行节俭,并严格限定了各级官员及百姓房屋的规模和格制。其中规定平民的房屋不得超过三开间,禁止使用斗拱,禁止奢华装修。

因此,明代的古民居建筑都相对较为低矮,内部装饰也比较简单。然而前洋余氏明代的落堂祖厝之一,今余养健厝,堂屋轩昂,斗拱众多,装饰精美,显得相当豪华。

图/林泽健

这既透视出当年屋主的富贵与权势,也使此厝成为不可多见的明朝村居代表性建筑。

清代古民居:前洋清代民居约有50栋,俱建造精工,各具特色。其中声名远扬的有余氏三栋排厝、余三江祖厝、余文明祖厝等。其中三栋排厝位于村落中北部。气势恢宏,厝前还有跑马场,如今犹村遗址。

排厝三栋的规模格局相似,建厝人为三兄弟,有的以财气著称,富甲一方;有的以文化著称,厝内至今悬有“文魁”匾;有的以武功著称,厝中原悬有“武魁”匾。

图/谢丁洋

民国民居群:民国历史较短,故前洋村此时期的民居也较少,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有5座。民国民居位于村落中南部,结构大体上模仿清代,但又与之有所区别,内外部修饰也显得简单得多。

民国古民居与清代的存在较大差异,孙中山倡导务真求实,反对奢靡之风。前洋的民国古民居,虽无精雕细琢,但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地位绝对不容忽视。

古田是块风水宝地,千百年来,古民居荫护了前阳人,也孕育了古田的人文荟萃。

以上内容摘编自《古田古民居》,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排版由【爱宁德】小编组完成,尊重原创,转载烦请注明出处。

Hash:f156708a970234ee48bbdac4c2dace1424a14f10

声明:此文由 爱宁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