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主丨这个以柿子为名片的小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美的像世外桃源

余姚柿林村,不久前入选了“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沿着蜿蜒的山道公路进入四明山腹地,经过一片苍翠高台,就能望见坐落在山腰上的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很喜欢的地方——柿林村。

这个位于余姚大岚镇东南部的村子,与丹山赤水岩壁分隔峡谷两岸,相距不过数十米。整座村庄静静的卧在山峦之间,淳朴而自在,仿佛四周秀美的景致都是为了陪衬她得静谧。短短的时光,游走于青瓦灰墙的老街,浮躁的心都会慢慢平静。

沧桑

初入柿林村,一眼望去觉得整个村落略带古朴和沧桑,大概是因为这个村子满载着六百年来历史沉淀的痕迹,处处都是青石板路,青灰色屋檐,就连一条条互相交错的巷子,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

淳朴

这里的村民敦厚质朴,村民隐逸山林,自供自足,质朴善良,却也并未因此闭塞隔绝,反而用嘴淳朴的乡村性情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青石路间穿梭,客栈与饭店随处可见,却丝毫不突兀。

明艳

既是柿林村,顾名思义,村内最具有特色的便是这“柿子”了。从2003年起,这里每年都要举办柿子节。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走出门,到山上摘柿子,红彤彤的大柿子星星点点遍布在村中每一处土壤,平静又热情,随处可见却又独具一格。

进村后的一步一柿树,足以证明柿子对于柿林村的特殊意义了。这里的柿子品种繁多,有的呈扁平四方形,大大的个儿,淡淡的桔色;有的如倒挂的小水滴,橙色中透着红;有的分明像一盏盏小灯笼,大红的色泽惹人馋。

丨青瓦红柿丨

每年入秋后,柿子开始逐渐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特别漂亮。尤其配上四周古色古香的粉墙黛瓦,怎么看都是一卷独特的山乡风情图。

村口有一棵树龄600年的柿树王,它已经成为了柿林村的名片,也成了村民的祈福之地,枝条上悬挂的许愿条寄托着他们美好的愿景。

这里的村民,最喜欢的就是在柿树王下摆起摊子。在深秋阳光的照耀下,村民明媚的笑容挂在脸上,和身边的柿子相映成趣。他们会热情地招呼来往的游客:“要不要尝个柿子,很甜的......”

看着红彤彤的大柿子,老人总会笑得合不拢嘴。一个个柿子被放在担子里挑到集市上,他们走过的路上,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

丨柿子酒丨

在柿林村有一种特殊的酒——柿子酒。游走在古朴的巷子里,你会看到许多小酒坊,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老柿林酒坊。在这里,你可以尝到当地人自酿的柿子酒。

丨村中人丨

柿林村是一个单姓的血缘村落,全称皆姓沈。据资料记载,为周文王的后裔,古时一路从河南迁徙至此,自古就有“一个村,一个姓,一口古井饮千丁”的说法。

丨村中井丨

这口百年古井——“同心井”比村庄的历史还要久远,古井水常年不会干涸,水质清甜甘冽,且冬暖夏凉,当地村民至今保持天天喝古井水的习惯。

丨村中巷丨

和大多数传统古村落一样,由于山中平地有限,柿林村的屋与屋之间距离很近,村中巷弄非常狭窄,伸手便可碰到两边石墙。

柿林村中巷弄为三横三纵,即古井路、沈氏路、御碑路、牛引路、水坑弄、岭头弄,均以鹅卵石及丹石片铺成。

古井路连着全村千人赖以生存的古井——同心井,沈氏路的顶端是沈氏宗祠和莲峰庵,牛引弄和御碑路可直通村东峡谷,就到了著名的丹山赤水风景区了。

丨沈氏祠堂

在柿林村的西南角,有一处占地一亩左右的古建筑群,粉墙黛瓦,庄严肃穆,这就是沈氏宗祠。

建于道光四年即公元1824年的沈氏宗祠,是一座两进两厢、四合院式的明清建筑,沈氏子孙在此供奉祖宗。

赤水桥

落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赤水桥,曾是四明山区和鄞县杖锡一带群众通往鄞西章村、鄞江的必经之路,如今仍巍然屹立,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赤水桥由峙岭沈云章于咸丰九年(1859年)发起,到同治元年(1862年)建成,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身全部由石块垒砌而成。

还有,创村始祖沈太隆当年读书之处“梦溪草堂”、受封于道光年间的贞洁牌也是重要历史遗迹。其中最让人所景仰的还是北宋皇帝宋徽宗所钦赐的“丹山赤水洞天”御碑,吸引无数慕名者前来朝拜。

丨丹山赤水丨

如果逛完了村子,那么你可以去村内的丹山赤水看一看。丹山赤水是国家4A级景区,这里气候宜人,是一处以峡谷景观为依托,以绝壁、奇岩、古桥、流溪、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它是绵绵四明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却如同柿林村一样低调。

春夏时节,苍翠的峡谷,茂盛的竹林,澄澈的飞瀑清泉,清新怡人修身养性;秋冬之际,满山红叶,耀眼绚烂,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

这里有一条大溪,因溪水流经红土层,又在红色山岩映照下,略呈红色,所以叫赤水溪,顺溪而下,依次有白虎潭、青龙潭、华盖潭、灵龙潭和秋水长滩,潭高低不一,错落有致。溪水流入潭中,因落差较大,形成多级小型瀑布。水流撞击溪中巨石发出的哗哗声,在幽谷中回荡;撞击激起的水雾,在幽谷中升腾,形成迷人的幽谷奇观。

丹山赤水之奇,还在于岩壁的一些小洞口,这些洞口能吹出阵阵清风,盛夏季节,凉风习习;严冬腊月,和风煦煦。不但在景区内,而且村中的农家室内,也有这种奇异状况。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40f7c0a9feda9e27aad5757c4d27565e637b6109

声明:此文由 镇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