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出鞘]仰望与低头

漯河许慎文化园门前,有一座六书广场,矗立着六座花岗岩石柱,上面分别镌刻着由东汉著名文字学家、经学家许慎创立的“六书”。稍有汉字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六书”分别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前四种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资料显示,每座石柱高6米,重25吨,每一柱都是由整块花岗岩切割雕琢而成,因气势高昂,让每一位来宾“须仰视才见”。

同行的专家人士说,许慎是漯河市召陵区人。他花费了近30年的心血,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汉字字典《说文解字》,为汉字的规范统一和流传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形就是直接画出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外形;指事就是画出词义所概括的有关事物以暗示某些无法直接画出的特征;会意就是画两个形体通过它们彼此的关系来显示一个意义;形声就是取两个已造出的形体,一个取义,一个取声合成一个新义。如果一个人在看书识字的时候懂得了这些,就能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许慎被尊为“字学宗师”、“字圣”;后人专门研究许慎和《说文解字》的学问叫“许学”或“说文学”。

真是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在那些不了解“许学”的日子里,我们一天又一天地与文字打交道,把偏旁部首、辞书字典等工具拿来即用,接触了一些“许学”知识以后才知道,我们站在了“字圣”这位巨人的肩膀上,乘凉在前人的大树下,对于许慎们能不感恩和仰视吗?

走进许慎文化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处影壁墙。上面刻着24个金黄的楷书:“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句话出自《说文解字·序》,是许慎对文字功用的概括和诠释。但我从这里分明感受到文化的真谛,因为自古至今中华文明都是靠汉字来传承的,汉字是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垂后”、还是“识古”,都需要靠汉字来完成。连宋代大文豪苏轼都认为“人生识字忧患始”,民间传统也一直认为不识字就是没有文化。可见识字是文化的起步阶段,“许学”是文化大厦的基石。没有许慎老先生对汉字的规范统一和总结提升,哪里有文化长河的激流澎湃?

穿过影壁墙,是一条鲜花簇拥的汉字大道。在这条黑色大理石铺就的汉字长卷面前,无论你是多著名的作家、诗人、书法家或其他什么流派、风格的文人雅士,都要低下自己的头颅。

全长80米的汉字大道,用书画卷轴形式铺展在文化园正中,浓缩了五千年汉字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南向北,穿越时空隧道,你能见证汉字从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以及隶草楷行等发展演变的过程。我在亦步亦趋中仔细辨认,默默识记,似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舟,撷取浪花朵朵。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在汉字大道里,被刻入名字的人或许当初没有想到自己的“不朽”,只是因为在汉字发展历史中的杰出贡献才让人记住了他们。许慎就是擦亮汉字不朽魅力、使之发出生命之光的文化巨人,在他和他创造的“许学”面前,我们依然该低下谦卑的脑袋,躬身前行。

Hash:8b4c4980bde3e5941c2c4b5b90159667b456a080

声明:此文由 中国商丘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