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15万只鸟类过冬 岳阳成“中国观鸟之都”

岳阳广电全媒体中央厨房讯(记者/严清海)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让鸟儿自由飞翔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随着岳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鸟的种类在增加,种群数量也在增多,“中国观鸟之都”名片不断刷新。

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姚毅是一位鸟类专家,也是一名摄影师,他每次下湖用“大炮筒”拍摄后,都要及时将海量的鸟类照片上载到电脑上保存,每年都有新的发现。

姚毅表示,“这是洞庭湖最近两年发现的鸟类分布新记录,彩鹮、白颊黑雁、秧鸡,这三种属于水鸟,这个小的白领凤鹛是林鸟。”

入冬以来,君山区濠河湿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反嘴鹬来这里栖息觅食,当它们集体起飞时,在空中翻起了波浪,场面蔚为壮观。濠河也因此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来到这里,从不同角度抓拍鸟的镜头。

岳阳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杨一九称,“每天都能够给我们摄影人创造大量的惊喜,有很多美好的镜头,我们也很希望能够把洞庭湖的美景多拍一些,告诉大家。”

据悉,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采桑湖来了800多只小天鹅,它们与野鸭、骨顶鸡一道在湖中觅食,离马路边最近的不到20米,即使有行人和车辆经过也不飞走,附近村民和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杨一九表示,“感觉洞庭湖的鸟这几年越来越不怕人了,我们摄影人在这儿拍摄,前些年,它们有时看见人就跑,现在你在这儿拍它也不走了,爱鸟意识也增强了。”

近年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实施了湿地生态补偿项目、三峡后续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姚毅表示,“新增了野外管理站房,使我们的管理人员能够更近距离的监测保护鸟类,另外我们还增加了一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这样的话能够实时24小时有效地监控和管理鸟类的活动状态。”

不仅洞庭湖中的水鸟与人亲近了,珠颈斑鸠、乌鸫等林鸟还来到了市中心城区居民家的阳台上做窝,下蛋后繁殖小鸟,市民对它们都是呵护有加。

从今年秋季到冬季,成千上万的丝光椋鸟来到金鹗山公园安家落户。每天下午5点钟左右,这些丝光椋鸟就像乌云一样大集群飞舞,傍晚时分,形成“落霞与万鸟齐飞”的美丽画卷。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要开展夏候鸟和冬候鸟调查,为了尽量精确地计算鸟的数量,工作人员还采用了计数器。

2016-2017年度环洞庭湖越冬水鸟调查显示,整个洞庭湖监测到18万多只冬候鸟,其中东洞庭湖达15万多只,比往年增加了25%。其中小天鹅由10年前的1500多只,增加到了3700多只,反嘴鹬由6年前的12000多只增加到了26000多只。

Hash:c4d1ed196ea8917010b3434411691e0ffb2d9c82

声明:此文由 岳阳广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