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点名!南昌再刷屏!

南昌又又又又火了!

近日,南昌频频刷屏央媒

日前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

密集关注南昌

再次刷屏!央媒密集聚焦南昌!

自古南昌就有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南昌不光是一座文明之城、

一座英雄之城

更拥有根深蒂固的红色基因

94年前

南昌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60多年前

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

第一枚海防导弹先后在这里诞生

如今的南昌

红色力量生生不息

文明之风,吹拂英雄城

这两天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

再次聚焦南昌

人民日报

江西南昌——

文明风尚传递红色力量

江西南昌又叫“英雄城”。94年前,南昌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先后在这里诞生。

红色力量生生不息,如今的南昌,红色志愿者传递红色力量;图书馆、特色书屋营造“书香南昌”;老旧小区“旧貌变新颜”……文明之风,吹拂英雄城。

讲好红色故事

2021年3月7日,一场名为“军旗升起的地方”的红色故事百人团成团暨授旗仪式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举行。活动现场,几张稚嫩的面孔格外引人关注。

来自南昌珠市小学的8名小学生,是百人团里年龄最小的。别小看这些娃娃,他们都是见过“大场面”的讲解员,其中百人团少年团团长章子逸,更是有着3年讲解经验的志愿者。

9岁的章子逸,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太姑奶奶夏香苹,是参加过八一起义的烈士。在纪念馆老师的帮助下,章子逸和妈妈一起收集了夏香苹的相关资料,并报名成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志愿者。

早在2015年,珠市小学便成立了“小青苗”红领巾宣讲团。宣讲团成立之后,一直活跃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多个红色文化展馆进行宣讲,如今成员已经达数百人。

近年来,南昌运用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方志敏烈士陵园、小平小道等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红色培训品牌和党性教育基地。仅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自2月底以来接待游客就累计超过30万人次。

在南昌东湖区方志敏广场,稚嫩的童声响起,来自豫章路小学爱国路校区五年级的李嘉好,正带着自己的小徒弟——二年级的赵子豪熟悉纪念馆的讲解词。

“当了讲解员后,我增强了对红色历史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讲解,我还通读了《可爱的中国》等书籍,丰富讲解资料。”李嘉好说。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传播力量,讲好红色故事。目前,正在扩展红色志愿者计划,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一名义务讲解员。”方志敏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营造书香氛围

走进位于九龙湖公园的未时书馆,现代感十足的两层书屋内,儿童区、乐高馆、咖啡吧一应俱全。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直面大厅的红色专柜。

“书馆营业近一年,已经接待上万人次。红色专柜是我们开辟的红色宣传阵地,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昌市各级党委宣传部牵头,文化、财政、城建、规划等多部门形成合力,整合各方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仅2020年下半年全市就建成并免费开放9家精品图书馆。图书馆不仅是市民“充电”的空间,还成为宣传红色文化的阵地。

“是你啊,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了卓绝的艰苦斗争……把一个信念牢牢地植在亿万民众的心头……”4月11日,位于心怡广场的抱扑书屋内,来自新建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的学生,满怀激情地诵读《火红的七月》红色诗歌作品。

这是新建区“阅读红色经典,弘扬红色精神读书分享会的第一站。“听劳模故事、分享红色经典,每到周末,这些主题活动总是爆满,每场都能吸引400至500人参加。”负责运营的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区分公司副经理曾丽萍介绍。

据统计,3年时间里,南昌市新增公共图书馆(书吧)48家、智慧书屋200余个;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253.04万人次,增长了150.2%;总藏书量达351.2万册,增长22.6%;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1%,增长了1.3%。

做实民生实事

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老工业区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2019年,南昌市对4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其中就有洪都生活区(全部11个老旧社区)改造提升工程,涉及约2.3万户住户。

说起过去的小区环境,居民喻艳标眉头皱了起来:“改造前楼上住户水上不去,楼道电线乱如蜘蛛网,楼下乱搭乱建,都不好意思让亲戚登门。”

如今,坑洼的路面变成平整的沥青路;违章建筑被绿化带取代;破损的墙面刷上了新漆……65岁的洪都集团退休职工吴泉林说:“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5月12日,西湖区绳金塔街道住户余达凤,早早就忙完手里的活,快步往社区办走,“大姐急着去哪儿啊?”碰到打招呼的邻居,余达凤嗓门里带着点得意:“去提意见!请街道帮咱解决问题。”

“坏了的路灯能否修下?”“马上找人来看!”“街口路面坑坑洼洼。”“这个我们近期研究解决!”……不大的办公室里,围着圆桌坐满了人。会议刚一开始,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提意见、讲建议,在场的街道负责人现场答疑。

2021年以来,西湖区共收到“圆桌会议”反映问题272件,累计解决59件,213件正在加快解决。“‘圆桌会议’的目标,就是凝聚治理合力,提升居民的文明自觉性。”西湖区委书记黄小燕表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南昌市让文明城市创建有“厚度”更有“温度”,实现文明创建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共长。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央视《新闻联播》

南昌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现代文明城市

5月2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文明城市谱新篇”专栏报道:江西南昌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努力创建百姓安居乐业的文明城市。

江西南昌被誉为“英雄之城”,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当地充分发挥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一批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培训品牌和党性教育高地。与此同时,把红色基因融入文明城区创建,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等一批民心工程。

南昌市文明办副主任郭国亮说:“我们要不断地汲取红色力量,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力解决群众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彰显初心使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聚焦南昌高光时刻

共同描绘南昌发展新画卷!

为南昌点赞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南昌新闻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Hash:948166a8bbc091dac4d8eb2820ee8f871afce56a

声明:此文由 东南沿海消息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