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金台书院的背影
一座书院,一座古代的金台书院,坐落于桂东县桥头乡乌石寨山麓的一个僻静山岗上。据《县志》记载,该书院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我来的时候,与它相距了186年,见到的是,遍地长满了茶叶树、茶油树、杉树、松树、棕树……山岭上躺着几块废弃的石料,还有静默的屋基,在无语地诉说着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老人的指点,仔细地察看,书院的轮廓犹存。书院的布局大体可分跑道、操场、书院。跑道在半山腰,依偎着圆形的山岭转了一周,大约华里长、宽约五六米。从跑道往山岭上行几步,便到了操场。离开操场,往上走,就是书院了。
从高处俯瞰,书院的平面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面积超过了两亩。而今,书院成了废墟,没有了墙体、木门、木窗、木椅、木桌、黑板……甚至连一片瓦都没剩下,完全是一个遗址。如果要想打捞出它的历史文化信息,得从别处寻找。
退休老校长何自谋是在金台书院读过书的。他说,印象中的书院,建筑是土木结构,屋基是石灰泥,墙体为干打垒,盖着小青瓦,进大门处,两个石门墩,门楣上有户对。教室窗子有木雕。他的同学有陈祥清、黄光前……教书的老师有黄守规、何志良、王明玉等,院长陈泰然,接下来是何承德、方传学。
头发花白的陈祥清老师,今年80岁了。他告诉我,1946年,他走进金台书院读书。他记得,书院坐北朝南,大门外有两根木柱。书院为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前进为书院大门,大门进去,靠西是校长室,靠东是教导主任的住房。中进有一个天井,挨近天井是个比较宽敞的大厅。后进为大成殿,大成殿正房中间供奉有孔夫子像,两边房子放置了学生的皮箩、餐具等生活用品。大成殿东西两侧,是两排长长的廊屋。西边的是书院的读书室、厕所和1—4年级学生的教室,教室分上下两层,有木板楼梯上下。东边的是5—6年级学生的教室、宿舍和厨房。大成殿的前面置有一个花坛,种植了月季花、栀子花、茶花,还有柚子。院内还置有遮雨的环形走廊。书院四周筑有围墙,植有梨、梧桐等树木。
那时,读书,学生不交学费,有田租作为办学经费。初小1—4年级一个教室,大约50个学生。读高小五年级时有两个班,到了六年级,学生越来越少,书院老师就把他们拼成一个班。那时,男女不仅同校,而且还同班,不过女同学相当少,他班上只有两个。
书院有朝会,校长会进行讲话,要求学生尊师、爱师,同学之间互相友爱,做一个有学问、有思想品德的人。老师讲课与如今老师授课差不多。初小的课程有:国文(即现在的语文),算术、图画、音乐。高小时,增加了历史、地理两门功课。与今不同的是,国文认字拼音用的是国音字母(又称注音符号、注音字符),比如:汉语拼音a o e ie,所对照的国音字母是ㄚ ㄛ ㄜ ㄝ。
陈老师一边讲述着,一边饶有兴趣地背起了少儿时所读的国文课中的一段——“中华,中华,可爱的中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你更伟大……”他说,这篇课文是爱国的,言简意赅。他记忆犹新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国文课本,打开第一页是旗帜,下面是“国旗党旗”四个文字;再翻一页是孙中山的像,下有“国父遗像”四个字;第一课是“来,来,来,来上学。”第二课是“好,好,好,来上学。大家来上学。”读到四年级时,桂东县就解放了,上学没有课本。对于学习成绩好的,老师会发一本旧教材,学习成绩差的没有,学生不得不抄写课文,直到1950年下半年才有教材。
金台书院,曾是桥头乡文化传播的一个亮点。在书院的推动下,耕读之风甚炽,人文蔚起,培养了一批读书人。
在书院出的人才中,最显赫的要数王光前。他,1936年10月出生于桥头乡白水村,1956年考起了华中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与电气化专业,五年后,毕业分配在北京,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在科学家周光召、邓稼先部下,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科学研究工作。王光前说:“早先,跟亲戚、朋友交流,不敢谈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是秘密。其实,他从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一辈子从事的工作就是核方面物理研究和计算机应用研究。过去,条件很艰苦,啃窝窝头,吃玉米、黑米,冬天野外工作,常遇白雪皑皑的天气。但为了国家,他走过来了。”
陈老师说,由于金台书院在那山顶上,缺水,煮饭时,老师、工友就得挑水。学生用水得两个人扛,加上书院两旁的高墈土面临着崩溃,1953年,书院搬到了离金台书院不远的圩镇上,就是今天桥头中心学校的位置。金台书院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立足山顶仰望,仰望着金台书院曾经的浩淼天空,深邃、空灵、深沉、深远。
Hash:f09f88301354f88102ea24733ad79eeed04fb4c6
声明:此文由 桂东桥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