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大火"烧毁整个长沙古城,让长沙至少倒退了一百年
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中国的大量物资和设施都成了日军侵略的资本。湖南省会长沙为国民政府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储备了大量战略物资。为应对日寇的进犯,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个“焦土抗战”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即当日军攻入距城市不到15公里的时候,放火将无法带走的物资和设施烧毁,防止其被日军所用。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11月9日攻陷岳阳,继续向南推进至岳阳新墙河北岸,湘北门户洞开。长沙距岳阳130公里,原本是抗战大后方的长沙,被推到了抗战第一线。省会长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谣传敌人即将进攻长沙,聚集在长沙的各军政机关纷纷撤退。战争的恐怖和阴影,将这座城市完全笼罩。
1938年11月11日上午9时,蒋介石的密令到达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张治中立即召来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徐权,两人下午4时就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并成立了“破坏长沙指挥部”。放火的中心地点则选定为天心阁。
“焚城计划”明确要求:“于11月13日凌晨两点以前,进入准备位置”。计划还对引火材料的发放和控制,起火的命令、信号、秩序、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放火的地点选定天心阁。按此计划,徐昆迅速将警备第二团以3人为一组,编成100来个纵火班,分发放火器材,调集大量消防车,灌入汽油,作为放火车,并在主要街道预备大桶的汽油和煤油等易燃物,有些墙壁上用石灰写着“焦”字,或画了其他纵火暗号,或用日文写着对敌宣传标语。
对于焚城阻敌的办法,张治中虽曾提出过异议,但蒋介石的命令张是不敢不执行的。张治中批示:“限明晨(13日)4点准备完毕,我来检阅”。而且张治中明确下达指令:“须在我军自汨罗撤退后,再下令开始行动。开始行动时,必须先发空袭警报,使居民躲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开始行动”。
11月13日零时,100多个纵火班携带汽油、煤油等燃料到达了准备位置,将燃料浇在了街道和建筑房屋上,使得整个长沙变成了一个随时可点燃的“汽油库”,此时距离张治中检阅的时间还有4个小时,纵火队员都在焦灼地等待。在等待中,长沙城内传播的“日寇已经到了长沙近郊新河”的谣言让人们惊恐不安,驻地军政机关埋怨政府没有安置他们的家属,担心会遭到与南京大屠杀一样的命运。在恐慌中焦灼地等待,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现在人们不得而知。
在距离张治中检阅的时间还差2个小时的时候,疯狂失控。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突然起火(是故意纵火的信号或是无意失火,至今仍然是谜)。当时,警察和消防队员都撤离了,无人到场灭火。不到一刻钟,南门已经三处起火。此时,不知真相的城内警备司令部见城外起火,纵火队员以为是信号,便实行全城放火,便纷纷将点燃的火把投向油桶或居民的房屋。不多久,连天心阁也火光四射,紧接着城内几百条火头相继窜向空中,长沙这座名城被骤然点燃了。
焚城的计划是严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动又是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发生的。故当火起时,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梦中。及至从梦中惊醒,还以为是日军打进城来了。正准备夺路逃命,但烈火已经临门,大多数的街巷已被烟火封住。熊熊大火中逃命的人们,在拥挤和混乱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烧死。凄厉的哭喊声,恐怖的嘶叫声,连同建筑物燃烧时的爆炸声,交织成为一个悲惨世界。无数市民争相逃命,在长沙城的湘江渡口还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
大火曼城时,周恩来和叶剑英都在长沙,他们急忙撤离,随身仅带了机要文件和一台老式收发报机,两人脱险后互相对视发现眉毛都烧掉了。第二天周恩来在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中,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形:“昨夜长沙火起,全城一炬,仓促出火城,衣被尽失,步行二十余里,始遇卡车转来湘潭”。
郭沫若当时也在长沙亲历了大火。《郭沫若传》中对情景进行了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显然火势还在蔓延。”
大火已无法扑救,只能宣布弃城。最终长沙大火延续三天三日(又说五日五夜),后自行熄灭。这场恐怖而又无情的大火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全城8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原来繁华的街道变成断壁残垣,学校、银行、工厂、商店毁于一旦。据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统计室编印的《湖南省抗战损失统计》估计,大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相当于抗战胜利后的1.7万亿元。据国民党当局公布的数字,直接死于火灾的有3000余人。
日军并没有紧接着进攻长沙,只是在大火之后,派飞机到长沙上空拍照,又在广播报纸中大加渲染,说火后长沙“全城如舔”等等,极尽奚落挖苦之能事。于是焚城真相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为平息民愤,1938年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并限两天内结案。11月18日的审判结果,原本是酆悌处有期徒刑10年,徐昆、文重孚二人各判7年,但蒋介石的批示为:“渎职殃民,一律枪决,张治中撤职查办。”20日,酆悌、徐昆和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在南门口外侯家塘刑场被枪决。
当时《中央日报》的社论:“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可怜一炬。”1938年11月19日,长沙城的废墟上重新出现了菜市:卖肉者3人,卖菜者2人。先锋厅的钟楼(中山纪念亭)有幸保存了下来。其他幸免的还有湘雅医院等少数建筑。
1938年11月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此次大火史称“文夕大火”。文夕大火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文夕大火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长沙作为中国唯一一个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人民流离失所,商业贸易、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等几乎完全被摧毁。但这只是大摧毁的开始。从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寇发动了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100多次。国军虽在前三次会战都获得胜利并重创日军,但在“文夕大火”中损毁严重的长沙成为了一片废墟。当时《中央日报》的社论:“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可怜一炬。”
2005年7月,长沙市首个以纪念“文夕大火”的建筑———电灯公司遗址纪念墙建成。纪念墙位于湘江风光带与劳动路交汇处。2005年11月4日,一座纪念“文夕大火”的警世钟雕塑,伫立在了长沙市天心阁公园内,雕塑由两个巨大的断壁残垣造型和一口大钟组成,钟高2.7米,重为2.8吨,距离地面1.4米,雕塑之下是仿古麻石地板,四周围有砖块和砂石,反映了当年被大火烧后的场景。
Hash:8b87738b4536cc91754054e65d79a653f276097c
声明:此文由 湖南艺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