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属木,木色为青。青州这座国家级馆内藏着不少“举世无双”的宝贝
东汉“宜子孙”玉璧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被誉为“改写了东方艺术史的一次重大发现”
鲁中山区沂山山脉北麓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坐落着历史悠久的古城青州。青州之名,始见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青州地区古文化遗址众多,先后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有“弥淄流域的典型遗址,看来以青州为中心自称一区系”的论述。1984年青州出土的一件刮削器,据考证是1万多年前先民用来切割、剥皮、去毛的工具,这说明青州地区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
漫漫历史长河中,山东青州孕育着厚重的中华文明,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瑰宝。青州博物馆得地利之宜,藏有许多珍贵文物,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县级市的国家一级馆
从山东省潍坊市一路向西,行至青州市范公亭西路的西端,可见一片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群,正门上悬蓝底烫金字匾,上书“青州博物馆”,系书法家舒同题写。该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家综合性地志博物馆。而要说起青州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上溯至清光绪年间。
1887年,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在青州培真书院内设立博物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西洋博物馆,也是青州建设博物馆之肇始。20世纪初,国民政府在县文庙内设金石保存所。1930年,建立民众教育馆,内设金石陈列室和古物陈列室,免费向社会开放。1959年,青州博物馆的前身益都县博物馆成立,馆址在今青州市偶园内的冯氏宗祠。1984年,青州博物馆在现址建设新馆,并于1989年正式开放。
青州博物馆占地42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12个展厅。建筑主要为单檐、重檐歇山式,金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各展厅间有回廊相通。虽为县级博物馆,但馆藏文物足有5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多达3000余件,门类齐全,包括陶瓷、青铜、书画、石刻、雕塑、玉器、杂项等,有“小大博物馆”之称。馆内常设展览有青州历史、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陶瓷精品、古代书画艺术、石刻雕塑、石刻碑碣等,突出青州特色。
2008年5月,青州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首批83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一家县级综合馆。青州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介绍,青州历史文化悠久,使得博物馆藏品丰厚,并且以青州当地出土文物为主,信息较为完整,这是纳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重要依据。馆藏的战国玉人、东汉“宜子孙”玉璧、明赵秉忠殿试卷以及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或为全国唯一出土,或为天下仅存,堪称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举世无双
在青州历史厅,一份字迹清秀的小楷折页舒展开来,这是明代青州郑母镇人赵秉忠殿试中状元的答卷,右上角有御笔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引人注目。
古代殿试也称“对策”,就是考生在皇帝面前答题。第一部分弥封,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为仿宋体,共4行。正文全文共2460字,用馆阁体小楷写成。正文之后是大学士及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和姓名。
据介绍,赵秉忠在殿试中慎用笔墨,一气呵成,字迹端正,无一误笔。他用中肯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三大论点——实政说、实心说和天民说。这一番披肝沥胆的策对,使万历皇帝龙颜大悦,朱笔钦定“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
这份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于1983年捐献出来的。据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殿试卷为明代原物,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成为海内外孤本。
青州博物馆另一镇馆之宝,当属东汉时期的“宜子孙”玉璧。彼时,青州的东部和北部属北海国管辖。1982年,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一座甲字形的大型墓葬出土了这块玉璧,据考证,墓主人应该就是东汉中晚期北海国的王室成员。
这是一块典型的出廓璧,由上等和田玉雕刻而成,下为圆形,内区饰蒲纹及158个乳丁,外区饰螭虎纹,廓的部分为两条透雕盘龙出没于祥云之中,二龙之间用篆书刻“宜子孙”三字。这是“长宜子孙”的简称,为“子子孙孙宜室宜家”的吉祥语,体现了封建家长的一种期许和要求,希望自己建立起的家业,包括封建家庭的伦理、礼仪和财富能被妥善继承,并使子孙后代能够安享富足、舒适的生活。
这块玉璧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雕饰充满动态和灵气,堪称汉代玉器的上乘之作。它以体形大、雕刻精湛而著称,是国内罕见的刻有汉字的汉代大型馆藏玉璧。
龙兴寺佛像蜚声海外
青州博物馆南侧即为龙兴寺遗址。1996年10月,此地窖藏出土佛教造像400余尊,因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全,贴金彩绘保存之完好,雕刻之精美,跨越年代之久远,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近年来,这批佛像到北京等地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展出,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改写了东方艺术史的一次重大发现”。
这批造像年代跨越北魏至北宋,约500年,绝大多数集中在北魏晚期到北齐时期,造像种类分为背屏式造像、单体圆雕佛造像等,集中于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厅展出。由于龙兴寺佛教造像在造型和神态上与众不同,故被称为“青州风格”。
一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东魏时期的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这是出土造像中最大的一件。浏览其间,有一尊北齐时期的佛像风采动人,是这批造像中保存最为完整的,着通肩袈裟,上饰贴金彩绘的田相,服饰轻薄贴体,将身体线条勾勒得十分清晰。这种风格被称为“曹衣出水”,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种绘画风格。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画家叫曹仲达,他笔下的人物,衣褶多用细笔勾画,似身披薄纱,又像刚从水中出来,后世将这种绘画风格命名为“曹衣出水”。但遗憾的是曹仲达没有作品传世,直到龙兴寺佛教造像出土,人们才得以一睹“曹衣出水”的原貌。专家认为,龙兴寺佛教造像是“曹衣出水”在石雕上的具体体现,代表了中国佛雕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
除此之外,青州博物馆的彩绘陶器也异常珍贵。2006年,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被发掘,出土了各类陶器、陶俑、青铜器、铁器3000余件,这些陶器、陶俑表面大都保留色彩鲜艳的彩绘,是目前我国同时期同类文物中彩绘保存最好的一批,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王瑞霞介绍,由于场地所限,馆藏展品不能全部展出,故而采取轮流展览的方式。目前全年客流量达65万人次,其中30%是学生,几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青州博物馆一直在大力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让更多人能通过网络了解青州的历史文化。此外,一些精品展览也更多地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瑰宝。
Hash:61b780ba80434cda3d05747773e5eedef53ead2b
声明:此文由 游金地新媒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