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 信仰丰碑 ——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打造党性教育“红色名片”

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

青山胜利突围

纪念广场

大青山胜利突围

纪念亭

抗大碑林

青山胜利突围

纪念碑

烈士墓区

综合报告厅

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是费县县委、县政府依托“大青山胜利突围战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群众工作基础,高点定位、错位发展,高标准打造的一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基地位于费县薛庄镇驻地北11公里处,占地200余亩,累计总投资7000多万元,由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抗大碑林、纪念亭、烈士墓区及综合报告厅等部分组成,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之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2015年11月23日,被国防大学命名为传承抗大精神教育基地,2016年9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主题鲜明 特色突出

纪念馆序厅

抗大学员学习场景

尾厅雕塑

陶艺长廊

多媒体沙盘

馆藏文物

作为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于2011年8月启动建设,以“理想信念、鱼水情深”为主题,以大青山胜利突围战为主线,全景展示了战斗中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事迹,诠释了英烈们“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沂蒙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布展过程中,注重深入挖掘战斗中抗大学员浴血奋战、军民团结一心的典型事例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并大量采用历史图片、实物、多媒体沙盘、视频、油画、雕塑、场景复原、陶艺长廊等各种展陈手段,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增强了直观性,极具感染力。纪念馆采用了“两馆一轴”独特布局,游线流畅、清晰,既有对大青山突围战背景系统的叙述,又有对战斗场景的生动再现,还有对大青山突围战的总结、升华和延伸,为参观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他们随着展陈布局的推进或激昂、或悲壮、或叹息、或沉思,达到了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的教学效果。

内容独特 形式新颖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现场教学点

抗大一分校旧址现场教学点

辛锐牺牲地现场教学点

重走突围路现场教学点

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始终坚持“边使用、边提升”的原则,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在搞好展馆教学的基础上,高标准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抗大碑林、《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辛锐牺牲地、抗大一分校驻地旧址等多个辅助现场教学点,延伸了教学脉络,增强了培训效果。以《抗大校歌》《沂蒙山小调》等曲目为主,编排、打造了“走进青山 唱响经典”激情教学。围绕南涝坑会议、李行沟突围、南北陡山阻击战等战斗旧址重点打造了“重走突围路”体验式教学。组织专家对党史、军史资料进行梳理加工,抢救性地采访了110余位亲历大青山突围战的老战士、老学员及其后代,制作了教学专题片《英雄大青山》。以陈明、辛锐,汉斯·希伯、秋迪·卢森堡,李林、甄磊三对革命夫妻为艺术原型,创新性地推出了情景剧《信仰的力量》。目前,基地已经形成展馆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影像教学、“三同”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培训 成效显著

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建成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前来参观学习。自开馆以来,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已累计承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组部干部学院等各类班次5700多个,累计培训学员达30.3万余人,接待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161.9万余人次。

文章来源:中共费县县委党性教育工作办公室

Hash:cde0956143b5416bd2f4010c82a662c9a49b20f4

声明:此文由 费县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