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难得一见的唐代建筑风格寺庙

城迹沈阳——寻找有故事的城市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更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展示着一个城市的风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品格,是一个城市魅力的集中展示。

沈阳,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当你置身其中解读这个城市时,可以读出这个城市深邃、厚重、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是这个城市有多好,只是因为这个城市里,有让你无法割舍的东西,更有让你无法离开的理由。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盛京古城的历史、奉天老城的魅力、沈阳城市的繁华……

沈阳回龙寺,旧称舍利寺,坐落在沈阳塔湾,始建于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

中国佛教大凡有名的寺院,有寺必有佛,有寺必有塔。辽代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无垢净光舍利塔始建之时,旁边便有一座佛寺,它便是回龙寺的前身。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极颁布圣旨,命重修舍利塔,并建成塔寺回龙寺。从那时起,回龙寺便成为盛京城一座标志性佛教建筑。

据史料记载:舍利寺塔在县城西十二里塔湾舍利寺,清崇德二年(1637年)敕工部重修,赐名回龙寺,邑中八景塔湾夕照即以此得名,传唐时建。乾隆元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舍利塔一名回龙寺,在城西塔湾,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以后随时修补,寺前有塔,名舍利塔。此时的回龙寺在沈阳地区香火极旺,是人们焚香祈祝的圣地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回龙寺被毁。跨越千年,昔日庙宇荡然,空余舍利宝塔。2008年开始,政府投资,开始重新修复舍利塔和回龙寺。

关于回龙寺、舍利塔以及前两者所在的塔湾地区,还有这样一个说法:辽代修建舍利塔的地方,是当时辽河水经过的地方,正好在塔处有一道河湾儿。于是,人们便给起了一个随缘的名字“塔湾”。1641年,清朝入关前,重新修建了舍利塔,并建了一座寺庙,这时辽河水已经改道,这里没有了河流。从塔湾没有水开始,人们想起了龙,梦想着这地方重新有水,便给寺庙起名“回龙寺”。

1877年以后,清政府开渠引浑河水灌溉农田,新开河水流经舍利塔,“塔湾”之名重新起用。

当年,乾隆皇帝回老家沈阳,亲自为舍利塔、回龙寺题词:“万福之源”。1904年日俄战争,舍利塔、回龙寺被曾一度被毁,民国时修复。

清人有诗云:“一湾塔影水流春,寒食烟生树树新,疑是雨余青到眼,十三山色欲留人”

盼了一百年,重现塔湾的回龙寺复原了寺庙的唐代建筑风格,主殿高度为舍利塔高度的二分之一,天王殿菩萨殿、大雄宝殿,俱是法相庄严。

唐代的建筑风格,是宏伟、高大、典雅、尖顶楼阁,很有气势;楼、庭、堂、榭,蜿蜒曲折,各建筑物之间,结构相连,避风遮阳,曲径通幽,震撼一方。

新建成的回龙寺,主体建筑古朴大方、雄伟庄严、气势恢弘,具有浓郁的唐朝风格。

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其风格奔放,但又不失典雅,再加上唐式建筑斗拱与柱比例甚大,更使它的结构之美显现的淋漓尽致。

回龙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寺,在盛京古城屹立了上千年,虽然历经岁月风霜,但伴随着战乱与朝代更迭,舍利塔、回龙寺命运坎坷,飘摇不定,一次次起死回生,一次次被战乱损毁。在焚毁与重修的交替中,不断的在续写舍利塔寺合一的历史。现在的回龙寺,虽少了几分历史的沧桑,但是重建后新生的“古寺”在经历了百年的寂寞后,又开始变得香烟缭绕,继续向世人讲述这座千年古刹的秘史、变迁和未来。

遇见,从来不是偶然的事,无论是对人对物还是对事。城市街巷里的人或物,对我来说都很特别,每次去寻找都会有一个特定的故事,和一些人走了一段路,留下一段情怀。

【版权声明】:图文原创,转载请务必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寻求合作,请私信联系作者。欢迎推荐各种资讯,让我们一起用文字和图片分享给更多的人。作者已开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等主流自媒体,欢迎关注大辽之宁。

Hash:a947444577ea130a129269444bc8f16b399d8456

声明:此文由 大辽之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