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瞧太原!这33处国宝足以惊艳世界!

太原有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从远古时期的历史遗迹,到充满宗教色彩的道观、庙宇,还有那精美绝伦的雕塑壁画,以及巧夺天工的建筑、墓葬……五千年中华文明在此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1、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2、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位于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龙山山顶,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石窟内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龙8条以及双凤藻井、仙鹤等诸多石雕

3、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古城营村周围。是一处春秋至五代时期的遗址。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分为古城遗址和寺观墓葬遗址两部分。

4、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位于太原西北20公里的上兰村,北靠二龙山,左傍烈石寒泉,右临赵戴文祠,是祀奉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chōu)的祠庙。

5、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

6、王家峰墓群

位于太原东山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目前,共发现三座北齐时期墓葬,徐显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7、狐突庙

位于清徐县城西南八华里的西马峪村北。

8、净因寺

位于太原西北20公里的土堂村。坐北向南,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杂树交荫。寺旁古柏,长势奇特、怪异,俗称“土堂怪柏”,为太原一大奇观,亦为晋阳一景。

9、清源文庙

位于清徐县城清源镇内,是金至清代文庙古建筑。中轴线上自南而北建有棂星门、状元桥、大成殿,东西两侧各设庑殿五间。棂星门、状元桥为清代所建。

10、不二寺

位于太原阳曲县城大运路东侧。寺名“不二”源于佛语,意为凡能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者,谓之“入不二法门”。不二寺的创建者把寺喻为门,寓意为佛教信徒由此门(寺)而入,就能达到不二境界。因该寺为佛教中的禅宗派别,故又称不二禅院。不二寺的价值在于它的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

11、明秀寺

位于太原晋祠南、王郭村西,距晋源新城3公里处。寺内供奉掌握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背衬金龙盘绕五彩佛光,其雕塑及壁画具有极高价值。

12、多福寺

位于太原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建于唐代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原名崛围教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唐宋两代香火很盛。

13、永祚寺

位于太原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因寺内双塔耸峙俗称双塔寺。这里牡丹花也很有名。

14、帖木儿塔

位于阳曲县史家庄村,由三座塔组成,中为石塔,东西为砖塔,均为元代建筑。

15、阳曲大王庙大殿

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内一处高台之上,是一座“无梁殿”,始建于明成化三年 (公元 1467年)。殿内存有壁画。

16、大关帝庙

位于太原市解放路宽银幕电影院背后的庙前街上,是一组布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17、清真寺

位于太原市解放路,现存寺宇,是明代重建后的遗物。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较好的清真古寺之一。寺内现存有明清两代的匾额多方,均为当时名人所题。

18、纯阳宫

涅槃变相碑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附近,独具匠心的布局国内罕见。在太原,有四件文物被列为国家禁止出国的国宝级文物,其中,两件在纯阳宫:涅槃变相碑(唐)和常阳天尊石像(唐)。

19、悬泉寺

座落于太原城区西北28公里处的柳林河畔,是一座古老的梵刹。该寺建造在悬崖峭壁上,寺内有明代泥塑8尊、明代铁铸像11尊及壁画、铁钟、铁磬、明清碑刻等。

20、辛庄开化寺

明代遗构。位于阳曲县,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大雄宝殿,单檐悬山顶;以及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垛殿、天王殿、斋堂、厢房等。

21、太山龙泉寺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太山,是明、清时期建筑。

22、崇善寺大悲殿

位于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殿内供奉三大士像,高达8.5米,色彩绚丽,栩栩如生,为明朝雕塑精品;

23、唱经楼

明清遗构。位于省城繁华地段鼓楼街中段,是明朝以来科举考试宣唱考生客次的地方。

24、阿育王塔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二中院内。据记载,阿育王曾在世界各地建造8.4万座舍利塔,其中中国共有21座(一说19座),山西独享5座。晋源阿育王塔为其一,现存塔体为明代重建,高25米。

25、晋源文庙

坐落在晋源镇东街。为明代太原县城内遗构。比太原文庙规模小,但比其建设年代早。

26、清徐尧庙

位于清徐县孟封乡尧城村,现存帝尧殿为明代遗构,殿内无柱、无梁架结构,故称“无梁殿”。“无梁殿”盛行于14世纪末至16世纪,即明初和明中期。

27、古交千佛寺

位于古交市金牛东大街杨家坡,明代遗构。正殿内后壁镶嵌有千余尊石刻小佛,每尊小佛约高8厘米,保存较好。28、太原文庙

位于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为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修建。现中轴线基本保留了原有建筑格局。

29、山西大学堂旧址

位于太原市侯家巷,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和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一道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30、太原天主堂

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350号,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后焚毁,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重修,现存礼拜堂系罗马式建筑,总高约37米,另有附属建筑70余间,保存完好,为太原地区最大的教堂,亦称太原总堂。

31、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内文瀛湖南侧。原是明清时期山西的贡院,1906年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7年后更名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省立一中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太原市暨山西省中共党团组织的诞生地,被称为山西革命史上的“南湖”,在中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君宇、王振翼、贺昌、王瀛、张叔平、张友清、彭真等曾就读于此。

32、古交遗址

太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化遗存。出土的大量砍砸器、刮削器,表明旧石器时代(距今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早期就已经有人类在太原地区生活。

33、娄烦古城遗址

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娄烦国南下后建都,被赵武灵王攻破后的都城遗存。年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6年,曾一度与晋阳古城并存。出土器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盆、罐等,刀戟、铜箭头,战马骨骼和插有箭头的人头盖骨。

Hash:8a5dbc6a5a17aec1d8d68419999dbb5590af1088

声明:此文由 家在太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