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太山龙泉寺金棺秘密揭晓!金棺中惊现23粒佛舍利(图)

12年前,太山龙泉寺唐代佛塔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金棺银椁,震动社会各界;金棺里面究竟有什么,一直为世人所好奇。12年后,这个秘密有了答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太原文物局联合太原广播电视台推出五集系列专题片《古城·古藏》,其中《盛世重光》,揭晓了太山唐代佛塔地宫里的秘密。金棺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23粒佛舍利熠熠发光,述说着太原一段过往岁月的辉煌。

两层锦囊与23粒佛舍利

12年前,神秘地宫惊现龙泉

2008年5月8日,太山龙泉寺挖消防蓄水池时,发现了一座神秘地宫。发掘表明,这里原为一座佛塔的基址,塔身早已不知所踪,只残留下长方形的塔基,而神秘地宫就出现在塔基之中。当六角形的地宫慢慢打开,一件石函赫然在目。打开石函,大块残损的木椁片散落其中,一件精巧的鎏金铜椁躺倒一侧,历经千年,仍光泽如新。

地宫内中有石函

2008年6月12日上午,太原电视台现场直播了考古专家开启石函金棺的全过程。由于木椁已散乱,最先开启的是鎏金铜椁。铜椁并不大,长约21厘米、宽约10.5厘米、高约13厘米,但非常精致,坐在雕琢精美的鎏金铜质须弥座上,四周镶嵌有佛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铺首衔环等,椁壁上镶嵌的龙虎等图案,都是用大约0.2毫米厚的铜片嵌上去的,椁门两侧立有两尊菩萨。里面或许还应该有更美的风景,人们屏息以待。不出所料,一个精致的银椁出现了。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高约7厘米的银椁上,雕刻着与铜椁一模一样的神秘瑞兽图案及花纹,其形制及浮雕、镂雕、錾刻、鎏金等工艺与铜椁基本相同,更有绿松石、石英石、红玛瑙等各类宝石点缀其间,门口一只小巧纤细的仙鹤头顶,竟然嵌有比小米粒还小的红色宝石,精细程度令人惊叹。打开银椁后,椁内金光闪闪,一个手掌就可托起的小巧金棺出现在银椁内。

精美纹饰雕铜椁

银椁之上镶宝石

金棺长约8厘米、宽约4.5厘米、高约3厘米,除后档部浅浮雕佛足外,再没有多余的纹饰,一条丝带绾成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完好地系在金棺上。

至此,石、木、铜、银、金五重棺椁呈现在世人面前。

外一层内一层银椁金棺藏玄机

金棺银椁的饰纹,处处都透着玄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道教图案,须弥座、栏楯、菩萨风格却属于佛教。在铜椁、银椁和金棺的后档处,一对佛足分别出现,这是佛足第一次出现在金棺银椁上。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汉唐考古专家孙福喜认为,过去在考古发掘中,法门寺仙游寺、庆山寺等都出现过类似文物。但太山金棺银椁不但函数多,而且工艺精美,展现了盛唐时期高超的工艺技巧和所蕴含的盛唐文化信息。而且,石函上清晰的供养人名字,同样含有重要的历史信息。这次发现,为研究中国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经济史、科技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金棺外系漂亮蝴蝶

一条唐代的丝绸缠绕着金棺,并优雅地系上了一个蝴蝶结。考古专家介绍,“在我国其他地方出土的金棺,要么没有丝绸包裹,要么丝绸已经腐烂,保存完好的唐朝的丝带缠绕金棺,还是第一次发现。”但历经岁月,金棺上的千年丝带已不经一碰。这是开启金棺的最大难点。

太山金棺银椁出土后,专家们曾将其与西安法门寺发现的佛指舍利资料相对比,太原龙泉寺石函从外形、纹饰以及棺椁的放置顺序,都与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极为相似,因此,专家们推断金棺内存放着佛舍利。借助一种类似于X光的专业透视设备,专家发现,金棺内有舍利状物体。

对于金棺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国家文物局非常重视,提出唐朝的蝴蝶结一旦解开,就无法复原,所以要求打开金棺时,不能解开蝴蝶结,而且不能切断缠绕金棺的整条丝带。保护难度如此之大。因担心技术手段不完善,专家建议,太山金棺择期再行开启。

武则天造字隐一段历史掌故

太山位于晋源区龙山蒙山之间,龙泉寺距晋阳古城遗址仅三公里,位于晋阳古城以西2000米的西山一脉宗教祭祀区内。该祭祀遗迹区除龙泉寺外,还有著名的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童子寺、燃灯石塔、高欢避暑宫遗址、开化寺遗址、蒙山大佛、连理塔等。据太原旧方志记载,龙泉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500多年后毁于金元战火,又于百年后的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再次重建。

那么,金棺银椁是何时遗物,又为何放置于太山龙泉寺之内呢?

根据石函上“臣”字的特殊写法(即忠字上面一横,意指臣子一生只忠于一人),专家判断,这是武则天当政之年所修的佛塔塔基。因为一横一忠所拼的“臣”字,正是武则天年间所造的字之一。另外,石函铭文中有“安息大都护”“田杨名”的字样。《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记载,田杨名是武周时期坐镇西域的封疆大吏,政绩卓著。供养人姓名中还有田杨名的妻子。专家据此分析,石函为盛唐时期文物,塔基当建于唐武周至睿宗时期。

太原北控大漠,南向中原,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原又是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其政治地位与军事战略地位在当时都非常重要。唐代曾数次营建晋阳城,并相继定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在中国历史上,武周时期佛教的文化氛围达到鼎盛,并留下众多的历史印记。作为并州人,武则天曾多次到山西祭拜,并曾到离龙泉寺不远的蒙山大佛和龙山童子寺礼佛。因此,武周时期,太原的佛事活动频繁,香火旺盛。

太山金棺的发现,对梳理太原的历史文化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巧取金棺丝带宝物面世

从金棺银椁出土的那天起,保护工作就从没有停止。太原文物部门先后邀请国内及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十多位顶级专家,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合作,解决不解开蝴蝶结、不断开丝带开启金棺这一难题。

专家组的方案是用科技手段增强丝带的韧性和弹性,从金棺较小的一头,把丝带整体脱下来,“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丝带,材质非常酥脆,一动就碎了。我们的方案是利用化学等科技手段,增加丝带的弹性,这样就可以在保持色泽、蝴蝶结原形态的情况下,把缠绕金棺的丝带取下来。”

银椁、铜椁曾被送到湖北荆州文保中心修复,2018年9月18日,修复后的银椁、铜椁回到太原。

如今,金棺已经打开,23粒佛舍利自珍藏在两层编织精美的麻质锦囊内取出。从1000多年前的盛唐到当代盛世,这些宝贝历久弥新,向后人展示着各种文化的融合,印证着太原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辉煌文明。

来源:太原日报

点 扩散给身边的朋友↓↓↓

Hash:dba6848156bfeab2b957b29f7aea94f19b33bf88

声明:此文由 山西达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