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张庆捷:丝路故事——太原隋代虞弘墓解读
(文章末尾可观看讲座全程视频内容)
2019年“晋界”讲坛——“民族熔炉”系列讲座第三讲
今年是山西博物院建馆一百周年纪念,同时也是虞弘墓发现整二十周年,希望能借助这样一个机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让我们重新回顾这次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
一、话说丝路
丝绸之路始自西汉都城长安,经过粟特绿洲国家以及今天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大秦(今罗马)为终点,全长3万9千余里(北魏里制)。这条路是连结亚欧大陆的贸易文化之路,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神奇之路,也是一条充满风险之路,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着无数商队、使团、游客和僧侣,在万里丝路途中,每天发生着许多故事。今天我们所谈的虞弘就是其中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二、发现虞弘墓——故事的缘起
1999年7月8日,北方进入盛夏季节,赤日炎炎,天气异常酷热,王郭村正在修路,一场大雨从天而降。住在村子东南角的村民王秋生想,路没修完,没修水渠,别让雨水浸泡了院墙,于是提锹出门,想在土路南边挖个小水渠,让雨水从路南流走。可是没挖两下,便蹬不下去了,一块硬物死死顶住铁锹。他好生奇怪,就把仅半锹深的路土铲去,一长段白色石头露了出来。他忙大声呼叫邻居来看,谁也看不明白,大伙七手八脚顺着石头四缘挖开,一个汉白玉石屋顶显现出来,还有四道墙壁将汉白玉屋顶围在中间。村民终于认出,原来这是一个墓顶已被破坏的古代砖室墓。
按村里习俗,农历五月不动墓,村民商量,等过了五月再说。消息传到了晋源区文物旅游局。晋源区文物领导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人员保护,并将此事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就这样,隋代虞弘墓便踏着历史沉重的脚步向我们缓缓走来。
三、虞弘墓概况
虞弘墓位于太原盆地晋源区王郭村村南一条东西向的土路上,路宽4米,路北边紧邻着村民的住房,路南皆为玉米地。距虞弘墓西南600米,原有北齐东安王娄睿墓,该墓已于1978年被发掘。据村民反映,在虞弘墓之南百余米处,地表上曾有体积较大的石猪、石羊、石狮等,修整土地时,被人埋入东面路边的土沟内。
虞弘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几部分组成。总长13.65米,坐东北向西南。墓道残存长度8.5米,宽约2米。甬道宽长1.25米。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墓室及四壁具体尺寸如下:东西弧边中部长3.9米,弧边两头东西长3.66米;南北中部长3.8米,两端南北为3.55米。砖壁厚0.34米,残高最低约为1.65米,最高1.73米,比墓室中部摆放的石椁顶部还低约0.3米。
虞弘墓为单室砖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砖壁略带弧形,砌法是三顺一丁,共四组。墓室地面无铺地砖,仅在四周墓壁下用砖平铺一层,呈方形框,以作为砖壁基础,弧形砖壁就砌在这方形砖基上。
经过艰苦的发掘,一个完整的汉白玉制的石堂终于摆脱了千年积土的重压,呈现到今人眼前尤其是,该石堂内外雕绘着贴金彩绘图像,骑马的,骑骆驼的,骑象的,还有不少狩猎图、出行图和宴饮舞蹈图,更令人吃惊的是,石堂上近百位人物,个个深目高鼻,服装奇异,前所未见。考古队按捺住心中的惊奇,沉心静气继续发掘,墓底的随葬品诸如汉白玉人物俑、砂石人物俑、墓志、汉白玉柱、汉白玉莲花座等也在考古队员的手下一一除去泥土,重见天日了。
墓内葬具仅存一具汉白玉石椁(堂),安放在墓室中部偏北之处。该石椁(堂)外观呈三开间、歇山顶式殿堂建筑,由长扁方体底座(石床)、中部墙壁和歇山顶三大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又由数块或十几块汉白玉组成。石椁(堂),总长295、宽220、高217厘米。
考古发掘到中期,石堂多半浮现出来,考古队看到图像中尽是波斯因素,不免产生疑问,这究竟是何人墓葬?来自何处?葬于何时?这些问题,将考古队的注意力自然的吸引到墓志上。考古人都清楚,墓志相当重要,它不仅记载墓主人的身份和履历,也将解释图像产生的基本背景。尤其面对的是一幅幅陌生的充满异国风情石堂浮雕图案,墓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谁也明白,如果没有墓志,读懂图像异常艰难。
虞弘墓志盖为盝斗形,长、宽均约 73 厘米,厚约 8 厘米,志盖顶中部先阳刻出九个边长约 11 厘米的方格,阳刻“大隋故仪同虞公墓志”九个篆字。墓志长、宽均约 73 厘米,厚约 7.5 厘米。共 25 行,行 26 字,除 右下角缺 25 字外,还存字 625 个, 分志与铭两部分。
石槨(堂)四周内外皆为雕绘,由五十多个单体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内容宏富,具体有宴饮图、乐舞图、射猎图、家居图、行旅图等。其中狩猎图中,多为骑马、骑象、骑骆驼搏杀狮子者,人狮搏斗的场面甚为激烈。图中人物皆深目高鼻黑发,人种属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种。图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以及花草树木等,均源于波斯与粟特诸国,典型的有带绶鸟、带绶马、“胡腾舞”和带端为葡萄叶形飘带及长帔等,波斯、粟特文化色彩非常浓厚突出,有些画面甚至和祆教有关。
四、保护为主
面对一个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前所未有的珍贵文物,保护工作成为比研究还重要的问题,首要问题是如何保护彩绘色彩不掉。石堂才露出一半,省文物局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报告该项发现,同时请调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国博有关专家速到现场,制定保护方案。
省局文物处长宁立新和省考古所所长张庆捷到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拜访柴泽俊等几位古建专家,根据古建专家意见,采取古建筑壁画传统的色彩保护办法,即以胶矾水为主,配置一种不改变原有色彩的保护剂。经过反复试验,找到最适合汉白玉彩绘的保护配方,成功保护了虞弘墓石堂图像。这种保护剂寿命大约在30年左右,现在已经过去20年,因此,加强监护,制作寻找新的保护方案和途径应该开始考虑和试验。
虞弘墓石堂图像的价值
五、价值几何
虞弘墓出土后其实并未得到广泛宣传,其后西安安伽墓和史君墓石堂相继出土,在《文物天地》作了报道,该刊物编辑介绍祆教资料说:“直到 1999 年,中国的祆教画像石才开始被学界注意。太原隋虞弘墓祆教画像石墓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一场地震,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虞弘墓之所以珍贵,还有几个因素:一是因为虞弘墓是经过科学发掘的,无可怀疑;二是墓志上有准确纪年,时代明确;三是墓志上清楚记载虞弘乃鱼国人,地处西域;四是虞弘墓出土石堂是完整的,图像齐全。有此四大优势,所以虞弘墓的问世,除可证明国外类似图像资料的真实性外,更为重要的是,还为流散国外时代不明的类似零散图像资料提供了断代标准。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入华粟特人及其活动的记载,但墓葬壁画和墓志很少发现,反映其民族系列生活的图像更是少而又少。从这个角度讲,虞弘墓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白,撩开了古代入华粟特人的神秘面纱。
六、山西与丝绸之路关系的探讨
丝绸之路始自西汉都城长安,经过粟特绿洲国家以及今天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大秦(今罗马)为终点,全长3万余里(北魏里制)。这条路是连结亚欧大陆的贸易文化之路,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山西与丝路联系由来已久,先秦已有交往,晋侯墓有西来玛瑙首饰。各地汉墓中也出土有胡人俑,可证山西与西域的联系。然山西与丝绸之路保持最密切关系的时期,莫过于北朝。丝绸之路像一条大河,有主流也有支流,涓涓细流,保持了丝绸之路的繁盛和延续不断。
北朝时期,山西有两个城市非常重要,一个是北朝前期的平城,一个是后期的晋阳。北魏后期起,晋阳地位日益重要,“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北魏后期的尔朱荣、高欢,都是依靠雄踞晋阳、掌控并州精骑而遥控朝廷、争夺天下。
翻阅《汉书·西域传》、《后汉·西域传》和《晋书·西域传》,分别记载了西域诸国到达中国京师(东端)的距离,《汉书》记载诸国距京师的距离,是以长安为目的地;《后汉书》和《晋书》记载西域诸国距中原的距离,均以洛阳为目的地;时间进入北朝,翻阅《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记述西域诸国,则都是记载距离代(平城)多少里。可见在古代史家心目中,北魏王朝所在的平城成为该时期唯一的丝绸之路东端,而整个并州地区皆成为粟特人活动的重点区域。
七、平城、晋阳的丝路遗存
平城遗址有关丝路的遗迹和遗物,最著名的当属云冈石窟,是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直通平城的最大物证,中西因素相互结合,独一无二。在平城遗址内,还出土许多丝路器物,如鎏金高脚酒杯、仿波斯银盘、琉璃碗、银质耳杯、镶宝石金戒指、波斯银币,外来造型的四狮环立石灯、各种中亚伎乐俑和牵骆驼的俑、丝绸之路东传乐器等,充分显示出丝绸之路与平城的重要关系。东魏北齐时期,晋阳是军政中心之一,“齐氏别都”,商贸发达,留下许多胡人活动的记录与遗物。据碑刻墓志资料记载,北朝以降,晋阳定居着许多粟特人等。
八、宗教和技术
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佛教、祆教、等外来宗教文化,也让中原人领略到先进的外来技术。《魏書·西域傳·大月氏國傳》記載:“世祖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云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山中,于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至此中國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2002年冬季,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葬中出土一个玻璃壶,形制与北魏墓中隨葬的陶壶接近,可视为本地生产玻璃器的物证。
九、虞弘其人
虞弘与丝绸之路关系密切。然而带来许多问题:
1.虞弘何许人也?
墓志清楚记载:“公讳弘,字莫潘,鱼国尉纥驎城人也。”鱼姓改为虞姓的例子在史书中也有记载,《隋书·虞庆则传》:“虞庆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
2.来自哪里?
他是鱼国人,却并非来自鱼国,墓志记载:他“年十三,任莫贺弗,衔命波斯、吐谷浑。转莫缘,仍使齐国。”,以后便在北齐、北周和隋为官,一度“检校萨保府”,卒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年)。
3.何时到达并州?
“齐国”,北齐于公元550年立国,这期间柔然使齐的记载有多次,如天保元年两次、二年两次。天保三年,因此推测,鱼弘来并州时间,当在天保初年。来的目的,显然是为增进两国关系。
4.何谓萨宝(保)府?
萨保一词源于印度地区,原为商队首领,作为官职,是在粟特地区。随着粟特人移居中国,萨宝一职被带入中国。萨保府是一个政教合一的胡人管理机构。袄教及萨宝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至晚在公元四世纪初叶,即西晋后期。
围绕虞弘其人,还有着很多谜团等待我们去探索,搞清虞弘身世,利于下一步考察石堂及其图像内涵。
十、石堂图像的布局
虞弘墓石堂图像是一个以中亚、西亚为背景展开的、由几方面内容组成的整体,是一个由许多单幅图像组成的历史画卷。在这种观点下,根据画像自身的内容和布局,我们将虞弘墓石堂图像分成三个部分,之所以这样分,既是我们的主观看法,也感到它符合客观存在。
区分的标准主要有四个,一是图像本身的内容及其与墓主人的亲疏关系;二是图像本身在整个布局中的位置;三是当时的图像设计师对各部分画面的重视程度,即依据设计师重点表现的部分,这些重点部分被设计者表现出来,除通过布局位置显示外,还通过制作工艺精细来表示;四是从各画面主要人物表现的气质、尊卑、服饰、社会地位等来展示。
由此四方面出发,将石堂图像分为三个部分。中部由九块大石板组成的石堂墙壁应是第一部分。各浮雕出一大一小主辅两个画面,然后再加以彩绘,主画面大,气势非凡,位置格外醒目,浮雕工艺精良,人物身份高贵,无疑在所有画面中占有主要地位。与北朝墓室壁画相比,它们的位置相当于墓室四壁的壁画。
同样在这九块石板的其中七块上,即左右两侧和后侧椁壁朝外的部分,又各用白地墨线画了一个侍者,画面很大,工艺简单,五男二女,或跪或立。这类身份的人,在传统墓葬壁画中,身份低下,都是墓主人贴近的人物,往往被绘置于墓室中,考虑及此,所以我们把它们看作虞弘墓石堂图像的第二组成部分。
虞弘墓石堂椁座外壁上下也都有图像,其中正面、背面、左右侧面的图像都是浮雕加彩绘,背面只有彩绘,四面共有图像29幅,主要雕绘于椁座四周外壁特定的壁龛和壸门内,内容和民族成分较为复杂,表现的是游牧民族基本成员现实的日常生活,气质、服饰都不及第一部分的中心人物,虽然他们也是单独画面,但是画面较小,分布密集,所以我们将这部分画面看作虞弘墓石堂图像的第三组成部分。
该石椁图象内容分三个部分,实际上最重要的仍是第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解读石椁图像的关键。依我们对这部分图象的排列顺序反复推敲,9幅图像又可细分为两组,前四幅(1-4)为一组,后五幅(5-9)为一组。因此我们认为,这两组图像可能分别表现了墓主人的生前和死后,第五幅图是区分两组图像的界限,以第五组为界,前后两组表现了两个阶段、两种生活、两个境界。前一组的四幅图画,表示了墓主人虞弘生前作为凡人的经历和本民族的生活情景。后一组的五幅图画,表示了墓主人死后所希望进入的生活境界。
虞弘墓石堂图像中,有三个民族的人物形象,即粟特人形象、波斯人形象与突厥人形象。粟特人形象最多,占大多数,在图像人物数量中所占比例最大,石堂图像内计有人物85人(包括2个人首鷹身者),其中粟特人形象的约50余人,达到多半以上。粟特人是“昭武九姓”诸国人的泛称,由许多国家的人所组成,服饰、发式均有一些差别。探索虞弘石堂图像的内涵需要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多视角考证。
石堂中最大的一幅画面是宴饮图,中间一位胡腾舞者引人注目。
其实唐诗中就有关于胡腾舞的详细描述,李端的《胡腾儿》中写道:“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揽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鸣鸣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在各地也不乏精美的胡腾舞俑的发现。
十一、品味虞弘墓石堂图像
虞弘墓图像题材丰富,表现了墓主人生活的各个侧面,有通过狩猎、搏杀群狮等情景描绘粟特、波斯、突厥民族勇敢精神的,有通过乐舞、宴饮等情景表现这些民族美好生活的,有通过祭坛、神灵等细节显示这些民族的信仰和神话的。由于每幅图像都有表面的意思和在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具有的深层意思,加上我们对其文化背景尤其是葬俗和有关信仰所知有限,因此每幅图像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恐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
十二、艺术特色
石堂图像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浮雕,其次是绘画,绘画又分为彩绘与墨绘两种。精华部分是浮雕加彩绘那些图像。画面均为单幅图像,每幅图像或自然用椁壁区别,或人为使用壁龛、壸门等形式分开,主要画面模仿了波斯遗存的摩崖石刻和波斯银盘表现英雄和重大事件式的纪念性画面,内涵深厚,中心人物突出,布局简洁疏朗。可以将这些图像统称之为“仿波斯风格的图像” 。追溯其源,一是波斯,二是中亚,合二为一。
图像中几乎所有人物、动物、飞禽表现的都是侧面或半侧面,弯弓射箭者,有弓无箭,也是模仿波斯艺术,与北朝墓葬画像截然不同。超现实的夸张形式,如许多飘带头不是朝下,而是朝上。狩猎是游牧民族图像艺术中恒久的主题,除波斯和粟特常见的人狮搏斗图外,还有即使在波斯和粟特也罕见的牛狮搏斗图、犬狮搏斗图、象狮搏斗图、马狮搏斗图,甚至还有骆驼与狮子撕咬的图景。
虞弘墓志与图像中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鱼国究竟在哪里?鱼弘和《隋书》记载的虞庆则是何关系?隋代鱼姓为何改为虞姓?等等诸如此类的谜团还有很多,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都能一一得到解答。
(此文仅为讲座概述,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视频)
Hash:241dc00b0e38808df7d0338d4bfa15233edb931a
声明:此文由 山西博物院社教之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