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华夏文明,7处散落在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

甘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结出最绚丽的经济文化果实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黄金段。“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既是对甘肃厚重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7处世界文化遗产,你可都知道吗?

锁阳城遗址

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晋昌故城”等,遗址位于甘肃省的安西县,是一处隋唐时期(公元581至907年)的郡城遗址。锁阳城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隋唐时期古城址,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城墙为夯土板筑而成,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东西长565米,南北长约469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角还有以土坯砌成的墩。此外,还有瓮城4座,马面24座。外城有环墙两道,总长约8.5公里。其东北角有一正方形小城,周长约300米,墙高6.5米,厚14米,这座小城即是隋代的玉门关。此外,在城址内还发现有当年铸造兵器遗留下来的积炭堆和陶渣等。

锁阳城具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北魏之前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明代始称炳灵寺。今存窟龛196个,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

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

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

该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麦积山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位于天水东南约30公里山中。据文献记载,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

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在中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素有“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诗圣杜甫赞美麦积山:“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形象地勾勒出来麦积山高耸的外貌。正如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玉门关遗址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是长城西端重要关口。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南边是沼泽地,北边是哈拉湖,再往北是汉长城,长城北疏勒河故道。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历史上的玉门关颇负盛名,唐宋元明清都有骚客文人吟咏。“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等。唐代诗人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流传千古。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六十里,香旧图云,汉(阙)佛龛百姓更营造。”推测文中所记佛龛当指此。

据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创年代应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同时代建造。据出土简文记载,悬泉置遗址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清代又称“贰师庙”,“吊吊水”,其名取之南侧山中悬泉水。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

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土坯砌筑,坞内有两组房屋建筑。坞墙设于东墙正中,宽3米。坞东北及西南角有角墩。悬泉置遗址是继居延遗址之后简牍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该遗址的科学发掘,对研究汉晋驿站的结构、形制和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简牍及其他各类遗物为我们了解汉代邮驿制度及西北边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

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

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时间最早创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嘉峪关

嘉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万平方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有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在两门外各有一瓮城围护,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嘉峪关关城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来源:玩转西部

广告推广

瓜州在线

甘肃瓜州新媒体领导品牌

生活.新闻.活动.美食.玩乐.公益.推广

合作:133-6937-1840 客服微信:hagyan

Hash:f16e4586d686be4d563ac47d08f037617b2d5a33

声明:此文由 瓜州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