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最早“中国”:农历的源头是在这里
原标题:农历的源头在这里
近日,《这里最早叫“中国”》的连续报道,引发了公众探寻农历之源的热情。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一些天文爱好者到襄汾陶寺、乡宁云丘山以及历山等地探寻访古。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而夏历是国内最早的历法。它的月为“朔望月”,月份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年用设置闰月的方法调整到年平均日数达到回归年,二十四节气则是按回归年划定的。在夏之前的尧舜时代,山西就有关于羲和、羲仲在河洛地区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记载和“舜耕历山”对物候的观测记录。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则成为先民们观天测时的实物佐证……这些都构成了我国历法形成的源头,他们也成为我国历法形成的“奠基者”。
原址复原的13根观测柱。
遗址观测点
英格兰索尔兹伯里有一个著名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它由几十根巨大的石柱排列、组合成了几个完整的同心圆。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被明确标识的观测点,而未能完全解答所有的疑问。上图为古观象台遗址的观测点,它与石柱共同构成了地平历观测仪器系统,且比英国的“巨石阵”早了近500年。
2016初夏,记者跟随考古学家、天文学家、气象专家以及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学者走进襄汾、乡宁、垣曲等地——
日切山头缝里看日,20节令与24节气相差无几
农历四月,小满已过、芒种将到,麦收从南至北展开,大田里的庄稼、菜蔬长势正好。此时,正是农耕好时节。
从炎帝时代开启的农业文明,延续了几千年。今天的我们,虽然行进到了现代农业的时代,却依然离不开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就是其中之一。它对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的总结提炼,依然是今天的人们要严格遵循的法则。
闫玉宁是土生土长的乡宁人,他讲述了在稷山当地的几个传说,“当人们知道稼穑的时候,种的还是粟子,只是随便撒在土里,有的时候种了就能长出来,有的时候就冻死了,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慢慢地,人们开始总结这些规律,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所以,是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推动了农历的产生。”
夏至测日影
在观象台附近的一座中期大墓里出土了一件涂有黑、红、绿颜色的木杆,复原长度为180厘米,经考证为“圭尺”。上图为2009年夏至日,中科院考古所和中国天文台专家进行“圭表测日影”验证。
陶寺遗址是一座距今4000多年的都邑遗址,当时粟和黍是主要的农作物,且四畜俱全,家猪数量居多,农业生产达到了一定的水平。2003年,在遗址区偏北的位置,考古队发掘了一座大型建筑基址——观象台基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介绍,这里正是先民们观天测时的地方。
古观象台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是由13根柱子、12道观测缝和1个观测点组成的。观测者站在核心点圆上,透过高耸的石柱间缝,观测早上日切于崇峰山巅时是否在缝正中。如果日切在某缝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的某一特定日子。这些特定的日子正是我们现在依然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的源头。
在观测点、13根柱子和塔尔山之间,陶寺人根据地平历太阳观测,制定出了一个太阳年20个节令的历法,用于判定农时并兼顾宗教节日和重大气候变化临界点。这个历法是当时全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也是后来秦汉时期成形的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源头,具有鲜明的农业特征。
2003年12月22日至2005年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队进行了70次实地模拟观测,发现这20个节令与现在通行的“二十四节气”仅有几天误差。例如,第十个缝隙,前半年对应的是立夏,但比现代立夏节气略早几天。后半年对应的是立秋,比现代立秋节气略迟几天。这说明4000年前比现在气温略高。陶寺所处时代是世界性洪荒时代的后期,雨水充沛。
日切塔尔山
观测者通过柱石之间的缝隙来观测日切山峰的时间从而确定四季变化。13根柱子一共12道缝,观测者立于观测点核心圆上,如果日切在某缝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一特定日子。这12道缝中,1号缝不能用于观测日出,除2号冬至缝、12号夏至缝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缝各用两次。也就是说,可观测到冬至-夏至-冬至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时节。上图为东5号缝日切塔尔山。
观测星象判定季节,云丘山上确定“二分二至日”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掌握了天象、时令的规律,在古人看来,就是得到了与天对话的权利。
《山海经》记载,云丘山古称昆仑山。这里山脉突兀而起,险峻挺拔,势若顶天立地的支柱,无疑是观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轨迹的最佳位置。羲和就是在这里,昼观太阳运行,夜览星月交辉,领悟天体出现和隐没的奥秘,产生了最古老的夏代历法与节气。
据考证,羲和是四个人,即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他们被派到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分别观测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中星,并举行相关的迎日、送日仪式。
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和当地一些历史遗迹,当地专家认为尧王曾命羲和观测星象的地方,即是今天云丘山下的东社(现为东庄,后因分南、北二村改为南东庄、北东庄)、中社、西社、高榘四个地方。前3个地方在一条直线上呈东西方向一字排开,各相距三里。
他们以云丘山圆大阵为北顶高榘,观测日晷、北斗天象、昼夜长短和鸟兽羽毛更换等现象,确定中春、中夏、中秋、中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时令,使民众能根据季节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和生活。
经过长年累月的观测,他们制定推步历法,不但能准确确定两“分”和两“至”,而且能把一年的天数准确到366日,并能“以闰月正四时”。我国周代用19年置7闰,比希腊历“默冬章”早了160余年。现在,羲和庙与羲和陵就位于云丘山之南的山脚下,羲和成为古代历法的奠基者,云丘山也因此成为“二分二至日”和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中国夏历的产生地。
观象台遗址
观察自然总结规律,历山成为七十二候起源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4000多年前的陶寺,已经出现了仓储区,先民们将种植的粟、黍和稻谷,收回来进行储存,以备秋冬之用和不时之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晋中一带,老百姓在秋分前一定会把麦地腾倒出来,并尽量在秋分当日把麦子种进地里,然后静待冬天的一场大雪——“麦苗盖上雪花睡,来年枕着馍馍睡”。这些耳熟能详的生活经验,不仅有植物的,还有动物和非生物的,如“云走东,雨不凶;云走南,水满塘;云走西,水产陂;云走北,晒死贼”“枕头回潮、雨在明朝”等。
这些,即是我们所说的物候,观察记录的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物”指生物,“候”指气和候。《史记》记载:“舜生于蒲阪,渔于获泽,耕于历山。”历山就在垣曲与翼城交界处,当时这里的农业已经很发达,农耕的需求使人们开始细微地观察自然现象。尧的继承者舜,带领人们观察总结自然现象,“水始涸”“候雁北”“蛰虫始振”“虹始见”“萍始生”等诸多物候特征被记录下来,并用于指导当地的农事活动。其简单易记、方便实用的特点,在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为黄河流域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
汉代时,“七十二候”基本成型,其完整记载见于《逸周书·时训解》。“七十二候”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再之后,江南地区还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至此,历山地区也就成为了“七十二候”的发源地。
Hash:7322d26a281c23b6b5b0a18c8f109a8221c5b6cb
声明:此文由 山西黄河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