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建筑丨​张掖山西会馆

张掖山西会馆山门

张掖山西会馆牌坊

张掖山西会馆大殿

张掖山西会馆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南大街,坐西朝东,南面与张掖大佛寺毗邻,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 年)。2006 年,张掖山西会馆与张掖民勤会馆一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张掖会馆”。

光绪九年(1883 年)《重修山西会馆碑记》载:“如我甘州市南旧有山西会馆,帝□……□雍正二年,其由小而大、由朴而华,经营奚止一次。偶于同治十年九□……□殿、陪殿、禅堂、僧寮胥为焦土……”同治十年(1871 年)毁于火灾。光绪十七年(1891 年),杨恩配等人添建了卷棚等建筑。宣统二年(1910 年),武维亮、庞毓海等人集资修缮了牌楼及其他建筑,并刻立《重修山西会馆大殿卷棚厢房牌楼碑亭记》,碑文载:“今又重修卷棚、南北献殿六楹、厢房十楹、牌楼三楹以拥卫正殿。余又修碑亭三间……”民国五年至六年(1916 ~ 1917 年),又对牌楼以东的建筑进行维修, 民国八年《重修山西会馆碑记》载:“乃因故址,改修山门三间为五楹,易山门左右阛阓为砖壁,入山门,数武反躬而□……□照耀。与山门相连系者曰舞台也,舞台南北如双峰对峙而中夹甬道者曰看楼也,循甬道而□……□四柱枋, 而钟鼓楼左右翼之。覆以瓦兽,施以丹黄,规模款式,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商人曾于馆内设私立三晋小学。

现存张掖山西会馆总占地面积 1700 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是一个狭长的院落,分为前后两院,东西向贯穿一条砖砌甬道。

第一进院的东端是临街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高两层,中间为前后出歇山卷棚廊勾连搭形制,正面为重檐结构,背面为单檐结构。一层檐下施七踩斗栱,并饰藏式蜂窝枋。门外两侧有砖砌八字墙,墙顶砖砌仿木挑檐结构,墙面上分别镌刻“忠”、“义”二字。中间下部开门洞,进深一间,上层是戏台, 下层为通向内院的走道。戏台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宽 8.25 米,深 9.6 米, 两边开月窗。院内南北两侧为砖木结构二层看楼,南北对称布局,面阔七间(21 米),进深一间(3.6 米),二层室内铺木地板,后檐墙上绘制壁画,东端各有木构天桥与戏台相通。看楼西端分别连接钟、鼓楼,平面呈正方形,边长 5 米,砖木结构二层楼,四面坡攒尖顶。院内西端甬道上建一座木构牌楼,四柱三间三楼结构,屋面为歇山顶,面宽 8.3米,高约 10 米。从木牌楼向西,可进入第二进院,正面为大殿,坐西向东,面阔三间(13 米),进深四间(15 米),单檐二层歇山顶前出卷棚抱厦形制,前檐额枋上施各种木雕花草吉祥图案,殿前接一座单檐歇山卷棚顶抱厦。抱厦前有单檐卷棚歇山顶碑亭,面阔、进深均三间,无外围墙,四面敞开。山面用四柱,内部无柱,前、后檐柱间用斗栱承六架梁及其上部梁架,檐下施七踩斗栱,角科用 45 度斜栱;两侧面屋面增设了垂脊四条,原碑亭两侧各有一座献殿, 已毁。碑亭东面之左右分别建有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甘肃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政发 [2009]3 号),其保护范围为:“东至山西会馆山门第一级台阶外 20 米处,南至南厢房后墙外 20 米处,西至大殿后檐外20 米处,北至北厢房外20 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200 米以内。”

(甘肃省文物局)

Hash:95612ae07880ed703a0019fb0862f95226c89937

声明:此文由 发现甘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