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八水 万古润长安之灞河
一条世界上罕见的河流。
灞河,长安八水中最东边的河,是一条不平凡的河流,一再引起世人的关注。
中华民族
文化的源头
根据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列子及其弟子所著《列子》、清朝时期编撰的《西安府志》等史籍,传说里中国上古时期理想的盛世乐土华胥国就在灞河流域,黄帝曾梦游到此,并以华胥国为范例打造天下。今蓝田县华胥镇一带,有华胥陵、华胥沟、华胥窑,还曾有华胥渚和祭祀华胥、伏羲、女娲的三皇庙。
正是因为有这些记载和遗址,上世纪50年代,在蓝田县设立了华胥公社。
蓝田县华胥镇宋家村75岁宋安民自豪地说:“我村北边的华胥沟里,曾砌有老砖,上面有‘黄帝梦游古华胥’字样。上世纪60年代才被人毁了。”
宋家村69岁的村民李会安告诉记者,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当年就住在他们村北边半原上的华胥窑里。华胥窑和西边的华胥沟相通。华胥沟口有一潭水,叫华胥渚。传说,一日雷神由白鹿原翻越灞河川道,返回北边骊山上他居住的雷家庄时,在华胥渚边沿上留了个脚印,华胥去打水,踩到这个脚印,便怀了伏羲。上世纪70年代,为了给北边原上耕地抽水,在华胥渚处打了个大号井,灌溉几百亩地,结果华胥渚没水了。三皇庙在他们村南边的张河湾村,但现在已经没有庙宇了。
在李会安等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先探看了幽深的华胥沟,其东崖上可见与华胥窑相通的洞口。然后参观了华胥窑,窑前松柏苍翠,窑内有华胥画像和“母仪华夏”等字样。
在宋家村西的孟岩村,记者看到华胥陵碑和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碑,但不见墓冢。当地群众说,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封土堆被平了。
有学者考证,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因此提出“华胥”就是“华夏”。有人据此认为,华夏文化就是华胥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就是华胥文化,就在灞河流域。
旧石器时期文化展示带
早在200多万年前,灞河就受到人类的青睐。
1957年,专家在灞河上游右岸蓝田县厚镇涝池河沟发现旧石器时代猿人遗址,1963年夏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灞河右岸蓝田县洩湖镇陈家窝村南又发现了60万年前左右猿人遗址,引起科学界重视。科考队对灞河兴趣更浓,继续向灞河上游寻找,次年春便在灞河左岸蓝田县九间房镇公王岭发现了猿人遗址。1983年科研人员经对其古地磁测量,公王岭遗址为110-115万年前人类遗址,比曾轰动世界的北京人遗址还要早40万年左右。2004年,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公王岭遗址为163万年前遗址,为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遗址。
事情没有就此完结。2007年中国科学院专家在灞河右岸、相距公王岭遗址直线距离4.5公里的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发现猿人遗址。经国内外专家测定,他们去年在国际性科技期刊《自然》上公布,其为212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这比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云南“元谋人”还要早42万年。这一发现引起国际学界高度关注。国际学界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人类先祖曾两次“走出非洲”,第一次大约在177-185 万年前。然而,上陈村遗址的发现令人们不得不重新考量。
灞河,可以说是一条受到世界瞩目的旧石器时期文化展示带。
“水火车”曾解西安城用水之困
灞河不仅有旧石器时期遗址,也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在洩湖村北灞河二级阶地上,就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至龙山文化的聚落遗址。随着时间的流动,灞河两岸的居民越来越密集。至东周末,秦昭王在灞河下游右岸设芷阳县。
灞河右岸的灞桥区洪庆镇岳家沟村有个传说,秦朝时期,岳家沟一带是片森林,飞禽走兽很多。一次,秦始皇到此打猎,不小心从马上跌落摔伤,身边大臣急忙用旁边沟里溪水为他洗伤口周边的血,摔得晕晕乎乎的秦始皇立即感觉伤口不痛了,以为上了药,连赞:“药佳、药佳!”由此,人们发现这条沟里的溪水能治外伤,就叫这条沟为“药佳沟”。因为这条沟的水质好,人们逐渐移居这里。后来嫌药字不雅,改写为关中方言的同音字“岳”,成了“岳家沟”。
芷阳县还不是灞河边最早的县城。在芷阳县上游,东周的秦献公时期,就设有蓝田县。蓝田县城虽曾迁徙,但均在灞河之滨。明朝年间,蓝田修青泥坊渠,引灞河水入县城,供城内居民使用。清朝时期,又多次修复,除生活用外,还灌溉数顷农田。
灞河不仅仅只给流域内县城供水。席王街道南牛寺村83岁的张君祥回忆,由于长期受到生活用水的污染,西安城内地下水多为苦碱味,无法饮用,少数几口“甜水井”供不应求。上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通至西安后,铁路部门安排两列火车专门从灞桥火车站向西安运灞河的水,人们称之为“水火车”。“水火车”为西安城内供水一直持续到1950年。
当今西安重要水源地
灞河两岸产生了大量关于水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灞河左岸灞桥区席王街道官厅村曾有口水井,人称“梆子井”。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追杀汉室后裔刘秀。刘秀逃到官厅村口渴难耐,见路旁树下有口水井,水距地面仅二尺,可惜没有打水的东西。一过路的卖油郎看到,将舀油的梆子递给刘秀,刘秀用梆子打上水,解了渴。刘秀当了皇帝后,赐名那口井为“梆子井”。此后当地百姓将一个木梆挂在井旁的树上,供过路行人饮水。
由于灞河的滋润,灞河两岸的地下水特别丰富。人们除了通过水渠、水库等引用灞河水浇地外,就是用井水浇地。
灞桥区新合街道兰家庄70岁的赖勤学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以前,他们村的地下水位高,平时井水深3米左右,弄个勾搭就能打水,下雨了直接用桶一舀就行了。浇地有直径两三米大井,安的水车,人或骡子、牛推。
1950年以后,为了满足城市需要和未来大发展,曾考虑在灞河支流辋川河建水库为西安城区供水,后来虽然放弃了这一方案,但灞河仍然是西安城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而且主要是靠井水。
3月17日,在连霍高速灞河大桥南,记者看到灞河中有一排水泥桩。河堤路边的简介牌上介绍,1956年开工建设了灞东、灞西水源地,1958年在灞河中修建35个架输水管道的水泥桩。后来由于西安城市用水量进一步增加,便在灞河河床下铺设了管径更大的输水管道。2011年,因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需要,拆除了废弃的管道,保留了管桩。
经过装点的管桩,像一座漂亮的软桥景观。
水到鱼行
灞河不仅为西安的水源地。
根据《西安市地理志》《西安市水利志》等记载,灞河一年最多可运来935万吨沙石。浐、灞两河沙石蕴藏总量5.07亿立方米。经过灞河的千淘万洗,这些沙石质量非常好。
由于浐灞沙石质量好,远销西北各省,当然也成为西安城市建设所需沙石的最主要来源。张君祥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为了运输沙子,专门修了两条从灞桥火车站到浐灞岸边的铁路。
随着改革开放,西安建筑业迅速发展,上至蓝田,下至灞桥,浐灞河的沙石被大量采掘。赖勤学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灞河满河滩都是沙子,跟他们村子的地一样高,后来当地挖沙卖,河床才逐渐下去了。如今由于河床已经下降,浐灞采沙受到严格控制。
俗话说,水到鱼行。早在唐代灞河就有渔夫。唐代诗人王维在诗中描写到:“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上世纪50年代以来,蓝田、灞桥、未央,都在利用灞河水养鱼,上世纪90年代,西北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西安地区最大的鳗鱼基地都位于灞河两岸。
灞河流域还曾为西安提供了大量蔬菜、水果,其中席王乡被誉为“葡萄之乡”,“未央二号”鲜桃以其个大、色艳、汁饱、味甜享誉全国。
天造地设的绝佳画廊
灞河自古景色迷人。灞河流域有个传说:王母娘娘曾下凡游玩,被灞河的风光所吸引,驻足戏水沐浴,灞河源头箭峪岭有个石盆,就是王母娘娘曾经沐浴的地方。
周襄王时期,秦国国都雍城在今凤翔县一带。秦穆公却相中灞河,在灞河下游右侧营造离宫霸宫。汉文帝也喜欢灞河,把自己的陵墓没有放在先皇陵区渭北咸阳原,而是定位在灞河左岸,并用灞河名做陵号——霸陵,同时将灞河右岸的芷阳县作为自己的陵邑,易名霸陵邑。根据《灞桥区志》,霸陵邑县治大约在今灞桥区洪庆街道田王村一带。
唐代诗人王维长期隐居在四面环山、茂林修竹的灞河支流辋川河谷,最终葬于辋川河畔。他留有“水上桃花红欲然”、“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等大量描写辋川景色的优美诗句。
辋川右侧的灞河支流蓝桥河谷里景色依然迷人。蓝桥河右侧凤凰山、王顺山、莲花山等秀山峻岭连绵起伏,左侧为蓝关所在的峣山。蓝桥水清澈明媚,诱惑得两侧山石争先恐后向蓝桥水展示那雄健的肌肉。这里真乃水软山雄,天造地设的绝佳十里画廊。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到这里游览,并赞叹:“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历史上,灞河下游亦以独特的景色著名,那就是被列入“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早在秦汉时期,灞河两岸就遍植柳树,春季柳絮纷飞如雪,古人云:“灞柳风雪扑满面”。
上下200万年人类历史文化演化展示带
灞河景色的美,当属今朝。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灞河面貌可以说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记者采访时,灞河下游一带还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土路坎坷。当时我市有关方面提出要在几十公里的灞河下游两岸建滨河大道,并在河堤上下植草栽树,建林荫人行道,恢复灞河的“灞柳风雪”,把浐灞河建成西安的黄浦江,重建盛唐时代的生态环境等等。看到这些新闻报道,当时许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近日记者在灞河两岸采访时看到,虽然划定有公园区域,但出了公园似乎还在公园中,处处景色优美,河中水光潋滟,两岸垂柳依依,正如唐代诗人吴融所言:灞川南北真图画。
可以说,今日的灞桥景色,比十多年前设想的还要美。灞河上游的九道沟以及支流辋峪河、蓝桥河等,也都成为今日游人青睐的地方。
纵观灞河上下,上有旧石器遗址,中有周秦汉唐遗存,下有现代化生态城市风采,灞河不仅仅是旧石器时期文化展示带,更是上下200万年人类历史文化演化展示带,为世界上所罕见。
源自 | 西安日报
●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公布 蓝田县入选
Hash:8b388ff3a16b5ec42de1bbc753d01c44699a9733
声明:此文由 蓝田旅游快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