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寺与龙窝石窟

井陉龙窝寺曾是河北西陲古驿道上一座悬空古刹,因寺在山崖峭壁,宛若空中仙境,因而早在明清时期就以“栢簷石壁,畿陲灵境”誉满京畿与晋冀。虽然这座千年古刹在建国初期被拆毁,但残存崖壁的摩崖造像及款识题刻,仍不失为国内摩崖石刻中的精品之作。

龙窝寺启于唐末宋初。方志记载:“龙窝,在县西(天长镇)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栢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而,龙窝寺以西大龙窝村,以东小龙窝村皆因寺得名。

史称,龙窝寺为山谷跨拱,桥连山崖悬空构建。山谷间桥上殿宇,桥下驿道,两侧山腰依山开凿半石窟楼阁殿宇各一座,采取逆向施工而建。即:先摩崖开龛造像预制殿内山墙,之上开凿人字脊檐,预留房檩构架杵洞,然后临崖起墙借山势架构樑檩椽,再盖顶铺瓦,建筑技法随心所欲,出神入化。外观,古刹寺借山势,山依佛威,建筑特色匠心独具,巧夺天工。殿内,摩崖石刻既有宋金两代开龛造像,又有明清雅士题记,堪为井陉佛教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也为国内款识摩崖之最,且造像也有讲究。尤其崖壁中部五窟较大佛龛,开凿明显早于其它,高浮雕佛像形态,极富代表性。五窟之中四窟佛陀像均为结跏趺坐式,身披袈裟,袒胸露肩,虽形制大小有别,但面相圆润丰满,敦厚温和慈祥,不怒自威;而另一窟内菩萨像却截然不同,佛像头戴王冠,身披缨络袈裟,呈左腿盘曲、左手扶地,右腿跷起、右臂伸直搭于右膝上,极富佛心“静谧”、佛身“自在”、“身心动静”观自在唯美形象,明显带有井陉宋代佛教文化思想世俗化的特征。这种“静谧之美”,是菩萨给人一种静态的神秘之感,因为是神,所以神秘,因为是偶像,所以是静态;“自在之美”,是大自在之感,其大无边,其形有态,非常人可及;“动静之美”,是一种绝美艺术体现,物我合一状态。佛的慈悲、菩萨之美,借偶像形骸形神兼具展现,给人飘飘欲仙的感觉,看似动实则静,望似神近似人,雕刻风格唐风宋韵三七纷呈,既有晚唐余韵,更有宋代写实意境之美。

然而,更难能可贵的还在于“器物重铭文,书画重款识”的独特价值,也就是史上过往古寺的名人雅士题词、题字、落款真迹。如:明嘉靖间吏部尚书栾城人石珤《游龙窝寺》“石磴嵯峨偶一登,尘埃身到白云层。万山舒尽平生眼,欲把闲心付老僧。”明崇祯间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河南虞城范志完题“栢簷石壁”,并落款附诗一首,“石上无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风谡谡兮栢青,水谌谌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灯营营。”崇祯间李栖鹏题诗“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开。栢簷何壮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尘心顿作灰。”清康熙间范可铨题诗“龙窝偏占碧山何,王事驰驱喜再过。谷口云封行处断,山前花落坐来多。灵禽共听生公法,香草高栖燕子窝。暂供烟霞消暑处,夜眠长喝紫芝歌。”道光间礼部尚书山西寿阳祁隽藻题诗“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甘雨,莫教余怒决平川。”咸丰间胜保题词“畿陲灵境”。并赋诗一首,上阙:“昔年仗钺此经过,今日重来访曲阿。多少青山应识我,峰峰相对耸烟螺。”;中阙:“几家茅舍缘荫浓,打麦声声水碓舂。立马高岗西望处,夕阳不断万山重。”;下阕:“白云层层出深山,依旧青山云不还。底事无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间。”

这些不同朝代的珍贵诗赋及款识遗迹,不仅是千年古刹畿陲灵境的礼赞,同时也是见证龙窝寺的珍贵史料,更是厚重的佛教文化在井陉社会化、世俗化的真实写照。古寺遗迹虽微,却仍能窥一斑知全豹。因此,在1993年龙窝寺遗址就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建筑是隐于山野的空间美术作品,它依照科学和美学的规律构建,首先满足了信仰需要,同时其空间意象往往是具有不同角度的审美、认知,并兼备崇拜的精神意义。作为圣迹的龙窝寺所释放出的魅力,自然会感召四方游子,寓教诲或启迪旅游之乐。而依山构建的龙窝寺,那些供人拾级而上的缘梯里,一定被灌注或点化了某种哲理与启示,所以有了“畿陲灵境”、“青山识我”、“出山那若在山间”的匠心独悟。

Hash:6d528627d1527c149ad838027556ba811b03f9e9

声明:此文由 井陉生活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