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那个美丽的吕家村,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井陉南障城镇吕家村,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晋冀交界处。西邻大梁江古村落,北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于家石头村仅七公里。地处东汉光武帝刘秀御封的四十里干槽沟中部,为沟口岸村,背后山沟纵横达数十公里,山高林密,是绿色天然屏障。据吕氏谱书记载,元末就有人在此居住。明永乐年间(公元1360年-1424年)本县南障城洪河漕吕氏迁居此处,以地名称汪儿村,后吕氏人丁兴旺,遂于清顺治年间改为吕家村,沿用至今。从建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厚,2012年11月1日获批河北历史文化名村。

一、基本情况

吕家村地处中国北方,属温带气候,降水较小。全村482人,耕地650亩,果园100亩,山场面积2万多亩。植被以原始次森林为主,覆以荆棘、葛针、牛荆、黄栌等灌木,植被覆盖密度较高,绿化率达60%。村中的土地多为梯田,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谷物、小豆、大豆、红薯等。近年来,也有村民开始种植油葵花生经济油料作物。本地的主要经济林木花椒树、柿子树、苹果树、黑枣树、核桃树梨树等,特别是花椒和柿子由于产量大,品质优,每年都吸引大批客商前来采购。

村内房屋具有黄土高原土窑的特点,就此取材,以石头为主,筑为石窑,依山而建,俗称"靠山家",具有冬暖夏凉的功效。村子以古建筑群为中心,房屋按时代的顺序向四周扩展。由于靠近山西,受山西风俗习惯的影响,以面食小米为主食,传统的民间艺术主要有打扇鼓、扭秧歌等。

吕家村虽深处山区,但交通却较为便利。村口即元大线公路(元氏-大梁江),每天来往有四趟班车通过,出行十分方便。与307国道及太旧高速公路旧关入口处仅相距8公里。便利的交通保障了物资的顺畅出入,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村庄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开始走出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走出山村,到石家庄太原阳泉大城市打工经商。村里于2003、2004年全部对村中道路进行硬化,2008年硬化了开发区道路3公里。因本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农牧经济和个体经济为主,集体经济薄弱。

因本村古建筑多,建筑格式多,风格不同,且生态环境美,山势高峻,是太行山民居的代表,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参观。特别是我省的美术院校,多次前来写生,被定为写生基地。2011年,由文化部门等多家单位集资修建的太行学生实习基地正式破土动工,现已基本完工,可一次性容纳500余人。

二、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

吕家村历史悠久,村内保存古民居较为完整。古建筑群主要以明清老院为主,共有76处,最具代表风格的12处,保存完整的主要有八家。清末冯光才在此修筑抗击英法联军的工事--庚子长墙,高2米,宽1米,绵亘数十里,至今蜿蜒挺立。1938年2月,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自到此设立指挥所,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并取得了胜利。

(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

1、三滴水院:该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该家族人丁兴旺,五世同堂,生活富裕,凭着自家有劳力,便动手修盖此院。该院在当地称为"三滴水"院。因房屋分三个层次而得名。一进大门第一层院,南北厢房各一层(南厢房现已改成平房)。第二层院,南北厢房为二层结构(南北楼)。第三层,堂屋(俗称上房),分上下两层。底层为石拱券窑,一明两暗。上层为木石砖瓦结构,两边耳房。全部房屋都是瓦顶。从外向内看层层拔高,象征生活蒸蒸日上;从内向外象征儿女满堂后继有人,连接不断。此种格局方圆百里独一无二。

2、绣楼院:传说此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此院近似抱厦门楼,木制屏风。堂屋及东西厢房均为二层建筑。上房与西厢底层都是石拱横窑。上层是木制结构,都是平顶。更具特色的是,西厢房二层乃是一绣楼,从石阶上企危转西厢房顶房穿过门楼顶棚可到房顶,平时在楼内烦闷时可到房顶或企危散步,真是一条房顶暗道。东厢房因年久破碎,于民国二十一年拆除重修。1945年,路南第五区政府在此企危利用房顶暗道"福寿院"搭木板连接"房上房"居住。他们白天在此办公研究工作及休息,夜晚深入敌区(于家一带村落)开展革命工作。

3、日月楼院:此院建于清朝中期,原是一小院,都是二层建筑。堂屋,石拱横窑上层木制结构。此院的特点是:里南窑,顶上企危倒坐(南边另建一小院,吕拴科院)。当时是一大家。外南窑是窑上窑。东厢房是三层建筑,下边地窑上层楼。清末明初,东厢房破碎拆除。又将基地向东移出。下边券起地窑,上边盖起东楼与南窑,修了门楼,成为现在之状。

4、吕拴科院:此院与吕聚怀原属于一家,后分为两家。建于清朝中期,在吕聚怀院里南窑顶上建企危三间,当地称为倒坐企危。东部两间宽敞明亮住人。西部一间因西厢房二层楼隐黑,成为暗屋,可存放东西。进院后攀登层层石阶直入堂屋。堂屋后墙留有门口,打开可通往吕聚怀院企危。这显示了前辈人们利用地形设计的艺术高明

5、新院:该院始建于民国初年。当时该家族祖孙三代、七八个劳力,而正是年轻力壮。其中三四个会石匠。依自家劳力动土修盖。农忙种地,农闲盖房,历经三载修起此院。此院为石头四合院。大门为抱厦门楼,门庭为二层建筑。石墙瓦顶,石砌屏风。东南侧风道巷另开有侧门,南上房石头拱券式石窑四眼。东西厢房为石券横窑,双门、双窗。上房天地庙屏风石柱均有石刻楹联,此楹联与大门隐风石上的胖娃娃(已坏)都是东家吕温亲手雕刻

6、福寿院:此院建于清末年民国初年。此宅,门楼为歇山式,青瓦双坡,砖石木制结构。其特点"外照门、内互屏"。因门庭镌有"福寿"二字,故以福寿院名之。跨上层层石阶,进入宅门,从隐屏东、西向进入院内。石墙、石房、石院,连上房月台,农家供奉天地的神龛都是青一色石头精雕而成。东西配房均为四间,双门双窗。正房为一明两暗拱券式窑洞,在月台东西向风道处各安置一门。出东门北侧,紧靠上房山墙建有一小耳房,这是存放生产器具的小库。出西门,可进入西院。攀石阶上房顶,可进入房上房。

7、吕玉峰、吕俊庭院:此院建于明代末年,为石砌四合院,大门前有石砌台阶,迎门设砖石屏风。南窑、西窑为石拱横窑,西南北三面以前均为二层建筑,上层是倒坐企危,后毁于烟火,现在北面房舍已经拆除翻修,唯有东面为二层阁楼。阁楼底层是里外两间石拱榨油坊,榨油房向北十米是地窑碾坊。院内天地龛下有大块石几,门外有条形石槽,是十乡八里罕见的石器。

8、吕兵拴院:此院始建年代不详,据老人传说,吕家的故宅院,此院建筑最早,约在明朝后期。堂屋为石拱横窑,上层是木制结构,但与其它企危有所不同,该企危隔扇与前前墙直起,而攀石阶上企危第一间属过庭式,北厢房二层楼市平顶。曾受过朝鲜首相金日成勋章将的战斗英雄、已故少校吕步谦就出生在此院。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石榴树已近二百年仍枝繁叶茂。

(二)别具风格的历史遗迹

1、关帝庙

正对村口有一座关帝庙,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最早的重修记载是清康熙十三年。每逢正月十六、五月十三是这里的传统庙会,成百上千的善男信女都会自发赶来烧香祈福。近年来又做了大规模的修缮,庙会的规模一年胜过一年。吕家村是旧时晋冀的交界地,关公庙是南面和北面战备围墙的合拢点,庙前公路是连接平定府和正定府的交通要冲。

2、玉皇阁

始建年代已无考,据光绪年间重修碑记载,此前已大修过四次,一直雄跨于村口河道之上,为石头拱券楼阁,阁旁建有蓄水池,吕家村南有三十里山场,每年雨季都会有大量的雨水从村前流过,但因为有古阁和蓄水池的科学合理的配置,再大的水也没有漫出古阁道口,反应了乡民治村治家的聪明才智。同时对水流形成的威震与控摄,古阁也被村民形象的誉为"神阁"。

3、迎客古槐

为建村时所栽,有近500年的历史,需两人合抱,枝干突兀嵖岈,进入村里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棵古槐,据传,先人为迎接客人专门植下的,表示对每一位来到村里的客人的欢迎。近现代,古槐也经历了由盛变衰再转盛的过程,以前,古槐一直长的很旺盛,后来古槐的上方建起了学堂,古槐不敢冒尖,长势就萎顿下来,等学校搬走以后,古槐又老树新枝,蓬蓬勃勃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4、古榨油坊

本地称榨油为压油,此油架为单杠式榨油。清朝中期开始榨油,一直沿用至今。这种古老的榨油工具方法,看上去很简单,而操作起来是很细致很科学的。压油前,须将油料(包括芝麻大麻籽、花椒、花生、樗树籽等)到十米外的石碾坊压碎,然后用铁箍套住,麻达包好,放在油架底盘石上,然后两人抡大锤同时两边用力加楔。把大梁挤紧。利用大梁的压力挤出油来。有些油料还需用笼屉蒸发才能压出油来。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5、古农耕器具

吕家村祖祖辈辈是以农业耕种来维持生计的,典型的、大量的表现农民生活劳作的农具、生活用品得以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榨油坊、碾坊、手搬磨、马灯、耒耜,实用、古朴、凝重;民间的手工制作塑面、绣鞋、剪纸等等浓艳、生动、灵巧,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6、古家谱

吕家村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分成 大股,每一股都有详实的家谱案,记载着每一家族的宗主,现已经发展了多少代,每代人的姓名、配偶等基本情况,能从家谱上直观地了解这一家族人口的兴衰与发展。每年的正月初一的"大拜年",就是五服同族的平辈人联合一起给轮持家谱案的长辈并先祖行磕头礼、报平安。能明显地感受到吕家村民慎终追远、认血统、重承续的宗族观念和知本报本的孝敬精神。

(三)传承史诗的红色旅游资源

1、庚子战备防御洞

清朝末年,法德联军进攻山西,清军将领刘光才为防止法德联军的进攻而修建的,与同时修建的战备长墙是微水东天门防御工事的延续,属第二道防御工事。防御洞在村西楸树坡山腰上,贯山而过,洞长60多米,直径2米,洞内崎岖盘旋,因势就形,宽敞处能容数百人,狭隘处仅容一人猫腰而过。站在东洞口,洞宾山巍峨雄姿一览无余;站在西洞口,脚下是百丈深崖,稍一不慎就有失足的危险,视野极为开阔,村西的小梁江村和从西向东蜿蜒公路一览无余。

2、庚子战备长墙

属庚子年抗击法德联军的第二道防御工事。村南、村北都有,如左膀右臂一样把整个村子环抱起来。南坡的一段保存较为完好,通体高约2米,厚1米,长200余米,长墙北面山石裸露,南面却是柏林高耸,草木丰茂。沿着长墙向上攀爬,可直达深沟寨垴。战备防御洞、长墙在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中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3、长生口战役129师指挥所

这是一座"福寿"石宅。1938年,129师伏击日寇的长生口战役指挥部就设在这里。1937年11月8日太原被日军占领后,1938年初为协同国民党反攻太原,八路军总部命129师集中兵力进攻正太铁路东段驻井陉日军,以切断其后方交通,达到牵制敌人和减轻国民党军压力的目的,1938年2月,386旅陈赓旅长奉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之命率772团、771团在核桃园和旧关之间设伏,在2月23日伏击了自东向西行进的日军,共击毙敌人130余人,炸毁军车5辆,缴获迫击炮2门,九二式重机枪2挺,各类武器百余支,弹药等军用物资甚多,生俘一人,日军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也在激战中丧生。

在长生口战役前夕,邓小平政委深入实地亲自观察地形,了解敌人的动向,在吕家召集党员开会,研究对策,明确提出:我们打仗要有四不打,第一地形对我们不利的不打;第二得不到胜利品的不打;第三要我们做出巨大牺牲的不打;第四对老百姓损失太大的不打。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拥护。

4、邓小平旧居

这是享誉第一大宅院的石头建筑,过福寿宅南行40米,便见到了这座宅院。在指挥伏击长生口日寇的战役中,邓小平政委就住在这里。此宅大门为抱厦门楼,门厅为二层建筑,石墙瓦顶,有石砌屏风,是一座占地两亩许的石头四合院。北正门外,东南侧风道巷另开有东南侧门。南上房为石头拱券式建筑,共四间,依次为警卫室、作战参谋室、邓政委办公室、邓政委卧室。东西各厢房均为指挥部、科室人员办公室。从东侧门进入,登十三级石阶可抵达房顶。上房天地庙有"天高降百福,地厚纳千祥"石刻楹联,横额为"大德曰生",两侧为二龙戏珠浮雕飞檐。此宅旧为吕氏兄弟温、良、恭、俭、让共有,现为吕增琳故居。福州军区吕增华少将就出生在此宅。大门外西侧有两方碾盘,一副磨盘,可见大宅院昔日的富足和豪华。

5、抗战烈士碑

吕家村是革命红色圣地, 早在1942--1943年时,就有八路军游击小组到村里宣传抗日救国,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全村自愿报名参军的青壮年就有33人,奋勇献身的14人,为使后人不忘他们的功勋,村委特建烈士碑坊在村口以作纪念。

三、奇特的自然景观

吕家村为环沟口岸村,山体成天然屏障。上万棵古柏绕村四周,郁郁葱葱,生机无限;两万多亩山场植被覆盖密度高,数十几块百亩松林点缀其间。春天桃花烂漫,连翘金黄遍野;夏日蝉虫鸣叫,百鸟欢畅,恍若仙境;深秋红叶遍山,如火如荼,令人神往;冬季白雪雾凇,蔚为壮观。

1、深沟寨垴

在吕家村对面,海拔920米,山势高耸入云,两翼环抱吕家村落,紧紧犹如一副巨大屏风。顺战备长墙攀援而上,到最高处就是寨垴,寨垴四壁悬崖,顶端却是方圆十亩的平地,有围墙环绕,松柏茂盛。旧时为村民躲避兵荒马乱的天然堡垒。站在寨垴俯瞰,太行山脉连绵起伏奔走于脚下,蒋家、支沙口、流沙硼、大小梁江村舍俨然,回护错落。北望,依稀听得见县城火车鸣笛的长鸣声,南与骆驼岩遥相呼应,东达甘陶河水,西接三晋平原,绵延四十里的干草沟尽收眼底,是游者、文人观光游览、畅怀吟啸的绝佳去处。

2、溶洞

洞宾山属于太行山系孤山多峰,在障甘河岸中游,因吕洞宾在此修仙部道而得名。此山奇峰巍峨,景色独特,峡谷险要。 在深沟寨垴的北翼,相传吕洞宾在次山中修炼布道,所以被取名洞宾山。山腰际有天然山洞,钟乳石咬牙交错,深不可测,据当地老人说,洞宾山是座空山,在西边洞口燃火,在东边山腰洞口就有轻烟袅袅飞出,但由于洞内地形复杂,狭小处仅容人匍匐而过,所以至今无人深入勘探过。其中溶洞有:蝙蝠洞、无底洞、玉龙洞格子岩,洞内景色千姿百态。蝙蝠洞蝙蝠成群飞舞,倒吊钟乳石壮观惊人;无底洞深有数丈,灯光打下不见底,是一个神密洞穴;鸽子岩,通过悬空云梯,进入鸽子岩,洞内熔岩千姿百态,坐落在悬崖峭壁上,是最险要、最开阔、最美丽的自然岩洞。鸽子岩上方是悬空台,险要,惊奇;旁边是悬空桥,足下千尺,英姿不凡;又有千斤顶,一块方石能承受数吨巨石的压力,站在山腰栈道上,可观山川村落,可看土地良田,可观山寨峡谷。

四、丰厚的天然绿色资源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吕家村绿色资源丰富,这里的土地均为顺沟梯田,土质肥沃,山高沟深,利于树木生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猪成群,山鸡横飞,狼、狐、山羊、野鹿等出没山间;柴胡、连翘、五加皮知母瓜蒌、细辛等上百种野生药材遍布山野;婆婆丁、苦菜、马齿菜、山韭、山蒜、地菜等数百种野菜储量丰富,尤其是这里的山蒜个大,味足远近闻名;近乎绝迹的楸树为数不少,山上柏树不计其数,花椒品质,享誉四方。方圆几十公里无工厂企业、矿产资源开发等污染项目,加上山体自然封闭,环境易控制,具备较大的绿色产业开发潜力。

五、潜质无穷的软环境

吕家村风敦厚朴实,多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无上访隐患显现;两委班子敬业干事,村民勤劳团结;两万多亩山场未实行承包,村委掌控利于兴业;自来水入户,街道硬化,一条通沟主道已硬化,另一条沟路农用车可简易通行,五千多米旅游道路直达山顶,农业学大寨时一个两万多方蓄水池稍作修整即可投入使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洞宾山绿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商标注册工作正在酝酿之中,太行深处古村落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文/侯福顺 图/高永锋

Hash:19de2df72a77082f9eb18eb0cdd21814e6ce52f6

声明:此文由 井陉大家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