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看宜君县皇后村的幸福变迁……

春末夏初时节,百花绽放,天朗气清。“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采访团一行来到宜君县尧生镇皇后村,看这个位于宜君洛川白水三地交会处,有鸡鸣听三县之称的小山村,从一个贫穷的家家住窑洞、曾经20年未娶一个新媳妇、2015年人均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贫困村,到户户住进移民新村、3年办了4场婚礼、人均收入突破万元、80多岁老太太要给县领导发压岁钱、实现脱贫退出的“幸福村”,感受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家几代曾住在光绪年间的土窑里

说起皇后村,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某朝,这个村里曾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被皇帝看中,选入宫中做了妃子,后来当上了皇后。据说,当时姑娘从村里走时,山路两边的荆棘怕勾着姑娘穿的罗裙,刺都倒向背边。当地村民说,直到现在,这里的荆棘刺都是一边倒。

尧生镇副镇长、雷塬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延红介绍,传说是美丽的,但因皇后村是地处偏僻偏远山区的单一村,被洛河和大山与外界隔离,道路不畅、交通闭塞,与周边县、周边村人际与物资交流困难,加之干旱频发,教育医疗条件落后,村民文化程度低,导致贫困户发生率高,生活十分艰辛。截至2015年底,全村共有贫困户47户146人。“宁跟枣杆郎,不嫁岭里(现合并到皇后村)做新娘”,这是以前皇后村一些村组婚嫁情况的真实写照。昔日的皇后村贫穷落后,产业发展无门路,农民收入低下。2016年前,全村40多户人家,全部居住在土窑洞和土坯房里,村民先后外迁十多户,年轻小伙20多人到周边条件好一点的县里当上门女婿,村里近20年没娶过一个新媳妇。

“就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弯多路窄坡陡,每逢下雨下雪,道路泥泞不堪。”今年56岁的村民王存福,对于以前村里出行难的印象极为深刻。

“1987年的春节前夕,我到县城给大家置办年货,返回途中下起了大雪,足足有一尺多深,根本看不清路在哪里!我当时开的小四轮被困在了距村里20余公里的半道。我让人帮忙给村里捎个话,让大家赶紧来背东西,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等来了他们。”王存福回忆说,后来大家一起背着年货冒着风雪回的家,这事在他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那时的过年就是过难啊!

村民陈立新说,他家2016年以前住的窑洞,听老辈人说是清光绪三年挖的,几代人一代一代在土窑里生活,阴暗潮湿不说,最怕下雨下雪天,根本就出不了门,买个药都很难,到最近的镇里去,几十公里基本都是走土路小路,来回就得一整天。

记者们专程到几公里外该村村民住过的窑洞处查看,这些位于半山坡的土窑还真是不宜居住,低矮阴暗,有些已经塌陷,有些窑背上裂着大缝。皇后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国红指着窑洞前的窖井说,当时村民吃水主要是靠下雨下雪积攒的窖水,遇上干旱天气,就要到十多公里外山下的洛河,甚至到外县去拉水吃。种庄稼、栽果树更是靠天吃饭,一年卖不了几个钱,村民们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从镇村干部和村民的介绍中,可以想象到这个小山村昔日贫穷破败的景象和村民生活的艰辛。

精准扶贫让村民收入翻番

穷则思变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为加快皇后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改善村子贫困落后面貌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在县镇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级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皇后村两委会班子根据山村独特的气候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决定走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的路子,逐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摘掉贫困落后的穷帽子。

说干就干

2015年,该村制定了三年产业发展规划,以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为指导,以“脱贫攻坚”为载体,充分发挥皇后村土壤、气候、资源等优势,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村两委会统筹产业项目、资金和劳力安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上攻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攻坚,由单向突破向整村推进上转变,由外力推动向自主开发上转变。同时,大力推广新产业,积极引进新项目,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努力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贫困户+技术服务队”以及“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脱贫新模式,做大做强苹果核桃、玉米、花椒中药材和畜牧产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村民增收。

据皇后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德介绍,2015年以来,全村新栽苹果400亩、核桃200亩、花椒500亩、中药材200亩,使苹果总面积达到1600亩,核桃面积1100亩,花椒面积713亩;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存栏31头、猪165头、羊500只;动员贫困户入股养兔场,年可分红8万元。另外,根据农时季节,大力开展苹果、核桃、花椒、中药材及养殖产业的技术培训,使全村每户至少有1人熟练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而通过产业发展,使每户群众至少有2个增收产业。

郭延红说,由于扶贫政策到位,扶贫措施得力,各级帮扶单位和干部给力,加上村民积极肯干,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使皇后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收入上,2016年该村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043元,2017年增加到6398元,2018年更是突破万元,达到10400元,全村47户146名贫困户全部脱贫;住房上,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共安置贫困户31户94人,其余安置28户82人,危房改造共16户53人,合并后的皇后村155户村民全部告别土窑洞,住上安全舒适的平房;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水泥路达到组组通,甚至一些生产路都铺上了水泥,直通田间地头……简单地说,截至目前,皇后村及各村组通水泥路和巷道硬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安全住房达到100%,电力入户达到100%。

改变不仅如此,村里还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建成了文化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设立了村卫生室村,新栽绿化树木1200余株,组织村民开展“周五卫生日活动”清洁街道门前屋后卫生,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大大改观。

让县长落泪的“压岁钱”

——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采访中,从几位贫困户励志脱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皇后村的前后变化和村民们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

今年65岁的陈立新,就是那位和家人曾住在光绪年间传下来的窑洞里的村民,上有86岁的老母亲,下有要照顾幼童的女儿,地里家里的活几乎全压在他身上。比常人更为艰辛的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生产队打草时,被机器轧断了右手,但这个坚强的汉子一直保持着乐观情绪。记者见到他时,只见他单手熟练地操纵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水桶一趟一趟地为果树、庄稼浇水灌溉。他说:“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前些年想干想摆脱贫困,但没有门路。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只要肯干,不愁日子过不好。我现在种了30多亩地,其中20多亩玉米、十多亩果树,另外每年还养四五头猪,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个三四万元,2016年底,我们家就脱贫摘帽了,还不掏一分钱住进了现在这套60多平方米的欧式房里,实现了几代人住洋房当‘城里人’的梦想。”

在陈立新家中,三秦都市报记者注意到沙发靠背上摆着不少证书,那是他获得的村、镇、县三级“好人”以及“自强自立勇于致富户”等的证书;而墙上挂着几张照片,两张是2016年移民搬迁时“旧窑新房门前合影留念”,还有一张是县领导慰问时的照片,一进家门就能看见。

“他是县长,我认识他,来看过我们好几次了!”陈立新的老母亲拿着照片笑着说。

据雷塬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延红介绍,今年在陈立新家中还发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腊月二十九,曹县长来慰问,陈立新老母亲作为长辈,要给县长压岁钱,她告诉县长:‘这些年,我把你们害苦了,年纪大了也到不了县城去看你,现在生活好了,给你发点压岁钱。’”,据郭延红回忆,县长当时就落泪了,“他叮嘱老人,有困难随时找村干部,他会常来看望老人家的”。

“这个故事在皇后村甚至在雷塬都已是家喻户晓了。”驻村第一书记姚杰说。

20年迎来第一个新娘全村人喝喜酒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嫁到这里时,是用牛车拉来的。”在村集体大棚猪舍内,村民杨爱绒正忙着给猪圈打扫卫生。杨爱绒今年54岁,两个女儿出嫁在外,儿子也在早些年去蒲城做了上门女婿,家里就剩了她和老伴。“当时咱这里条件不行,娃娃年纪也大了,这条通村的路还没修好,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在问及老两口是否感到孤单时,杨爱绒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说:“现在的条件比起我们那会儿真是好多了,村民的收入也是越来越高,我家今年养了10头猪,种了40多亩玉米、十余亩小麦和5亩油菜,收入预计能达到七八万元,好日子这才刚刚开始呢!”

村支书张玉德介绍,过去的皇后村一些村组由于贫穷,每年几乎都有青年招赘到外县当上门女婿,近20年没有娶过一个新媳妇,姑娘更是不愿意嫁到这里来。转变是从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发生的,由于皇后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积极实施移民安置工程,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好转,也让村里村外的人看到了希望。加之村里的青年踏实肯干,为人厚道实在,终于赢得了外村姑娘的芳心。2016年2月,该村木瓜滩组村民党鹏飞与尧生镇车村一位姑娘喜结良缘,这可是多年不遇的大喜事。结婚当天,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喝喜酒。席间,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20年没有娶媳妇了,今天能喝上喜酒,真要感谢党的政策好啊!”

张玉德说:自那以后,皇后村的村民们收入越来越高,村子条件也越来越好,陆续又有外地和外村的3位姑娘嫁过来,大山深处终于唱响了幸福歌。

如今走进皇后村,只见一栋栋漂亮的移民搬迁新居整齐排列,街道干净整洁,广场上村民们扭着欢快的秧歌,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了解,该村2017年被评为铜川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村,2018年又被铜川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我们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抓好产业提质增效,让好政策落地,让帮扶见实效,皇后村将会一天比一天好,村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有奔头。”对于皇后村的未来,张玉德充满信心。

来  源:三秦网

本期编辑:姜红梅

Hash:afdf7e61a4f2e69ab5267817ebe22106dad117b5

声明:此文由 宜君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