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岐山县:周太王庙(今周三王庙)
陕西岐山县:周三王庙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民众的爱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族,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豳,渡过漆水和沮水,经过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顿了下来。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携弱,复归古公到岐下。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于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房舍,让人们分别居住,并设置五官,各司其责。人民安居乐业,都歌颂周太王的功德。孟子曾经赞扬太王专爱他的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故而“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周太王祠(又称周太王庙,今称周三王庙),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岐阳村,在周太王陵(即古公亶父陵)南300米。据《岐山县志》载:“岐阳周太王陵,隋唐时犹存”、“ 创建无考。”从明正统年间行访者郭仲南《重修太王庙记》中,可窥见太王陵庙的一些情况。
民国时期拍摄的周三王庙
(刊登在古焕坤总编、古小彬执行总编《中华古氏宗祠图志》一书)
古小彬(左)、古培才(右)于1997年冒雪前往岐山县考察周太王庙时留影
古小彬(左)、古培才(右)于1997年冒雪前往岐山县考察周太王庙时留影(四川成都古志波陪同并摄影)
现存正殿隋唐时名曰“周太王祠”,祠内原有山门、献殿、祭台及正殿等,祠院碑石林立,松柏参天。
在金崇庆元年(1212年),敷武校尉杨德滋重修了太王祠。但由于此地处在南北通衢的要道,争战频仍,太王庙便毁于兵灾战火。加之随后关中出现的史有记载的年馑荒灾,兵毁坍塌的太王祠一片废墟,已无人能识,没有人知道这片废墟原来的功用,民间俗传为周赧王庙及陵。
直到明朝正统年间,有位行访文人郭仲南在探访岐周遗址时,在残垣败迹中发现了一方石碣,揩拭干净,辨识文字,方知此庙此陵为周太王庙和陵。郭仲南于是顿生感叹慨然,动意发起维修倡议。嘱咐了时任知县王泽。在正统乙丑年(1445年)孟春月周太王庙重建而成,郭仲南作《重修太王庙记》。
企业家古培才(左)、教育家古为今(中)与古小彬(右)1998年 留影
企业家古培才(左)、教育家古为今(中)与古小彬(右)1998年在周太王庙前留影【当时尚未修缮】(王彦拍摄)
在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时任岐山知县韩庭芳重修周太王祠时,增附王季、文王塑像,尔后名曰“周三王庙”。清朝同治初年,因回民暴动而毁,同治11年(1872年)重建。庙内有献殿5间,悬山顶,有斗拱,规模宏大,“文革”中被毁。正殿5间仍在,硬山五脊顶,进深三间,前檐有回廊,门额上“绵绵瓜瓞”四个大字至今保存完好。它出自《诗经·大雅·绵》首句,意为周人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据传,集权社会时期,凡在岐山县作知事的官员,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岐阳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岐山县志》记载的民国年间岐山举人薛成兑《谒周三王庙》《谒周太王陵》诗就是明证。
据村中老人回忆:上世纪中期三王庙(太王庙)里尚有历代石碑几十通,后在“文革”中因修水库砌涵洞几乎用完了庙里的石碑,只剩下了两块残破的石碑剩了下来,一块为嘉庆十九年“重修周三王庙记”,另外一块残碑则字迹模糊,无法辨识。
清朝嘉庆十九年重修碑记(古小彬拍摄)
修缮后的周三王庙(原周太王祠,古昊拍摄)
2015年8月,古氏文化促进会策划的广东、江西、广西三省“古氏寻根问祖行”来到岐山县时拍摄的周三王庙(古战林摄影)
岐山县京当镇吴镇长、京当镇文化站张宏良站长,与前来寻根谒祖的古氏宗亲留影(古战林摄影)
2000年,古小彬编著的《周都寻根》,列为周文化系列丛书出版
2000年,古小彬编著的《周都寻根》,列为周文化系列丛书出版
周三王庙广场
------------------------------------------
Hash:8ce0436452d1d8d829bb1a9a4d384f09c90cab78
声明:此文由 学研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