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普照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

唐代灭亡之后,北方经过五代、宋、金、西夏等政权更迭,到元代终于重新形成国家统一的局面。这个时期的建筑,在文化和工艺上,都产生很多新的因素,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韩城的元代建筑最为密集,总计13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照寺——

2017年4月29日,劳动节假期的第一天,离开梁带村遗址以后,我第一次来到昝村镇西侧的普照寺。它修建在十多米高的寨堡南端,依山而立,居高临下,本身就是一组气势恢宏的元代建筑群,加上近年搬迁到寺院的多座元代木构建筑,这里瞬间成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可谓实至名归。

1、天圆寺献殿

还没有走进普照寺,一座元代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那就是这座很不起眼的大门。它原本位于龙门镇西原村,乃天圆寺的献殿,屋顶为悬山式,前后檐的明间,各用两根粗圆的八棱石柱,斗拱下的大檐额,乃元代建筑标志。门上高悬的匾额和对联,使曾经的古建筑焕发生机,自然地成为这里的山门,与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

2、高神殿

走进普照寺的大门,右侧出现三座殿宇,前方东西并列两座,后方单独矗立着一座,但是外观都基本相似。它们原本在韩城南郊苏村和陈村之间突起的高台上,因而得名“高神殿”,1999年搬迁至此。曾经的高神殿由四座建筑和四座戏台组成,每逢举行庙会的时候,四台戏争夺观众,在当地极富盛名。

3、普照寺

接下来,拾级而上,穿过两道牌坊,就来到普照寺的核心区。这两座牌坊与寺院的主殿,在一条中轴线上,高低错落,机具层次。前一座牌坊位于台阶的中部,乃传统的悬山顶大门,额上写着“普照寺”三个字,应该是普照寺最初的山门。

后一座牌坊位于台阶的尽头,通体呈鲜红色,灰色琉璃瓦顶,券形的门洞上书写着“礼义圆明”四个大字,造型非常独特。“佛光普照 礼义圆明”是佛教中的名言,在普照寺内修建起这样的“礼义圆明”牌坊,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美好寓意,所以牌坊和主殿一起成为普照寺的标志性景观。

登上台基以后,大雄宝殿赫然呈现在眼前,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门两侧,高大的石碑分立左右。墙壁在靠近屋檐处,正中均开设有窗户,好像蒙古包的风格。殿内供奉着释迦佛,两侧是阿难和迦叶,文殊和普贤菩萨相向而坐。在普贤菩萨的腹内,曾经发现元代纪年“泰定丙寅五月”,也就是公元1326年,可以算是陕西现存最早的泥塑佛像了。

普照寺创建于元延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316年,由主殿、朵殿和偏殿组成。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分别为土地庙和关公庙,正前方的东西两边,分别矗立着伽蓝庙和护法庙,背后还有一座观音洞,共同构成一片气势恢宏的元代古建筑群。

4、紫云观三清殿

本以为参观到此结束,但是登上后方的台基,竟然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出现在眼前,原来这里还隐藏着一座元代的“国保”呀!

这座紫云观原本位于韩城的象山中学内,由三清殿、犹龙殿、东西厢房、三官殿、四圣殿等六座建筑组成,据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三清殿正脊上的一对元代琉璃鸱吻。如今,它们按照原先的格局,在这里重新布置起来,可惜大门紧锁,无法进入参观。

在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天圆寺献殿、高神殿、普照寺和紫云观等四处约20座元代建筑。它们原本散落着不同的地方,1998年起陆续集中至普照寺内,加以集中保护和展示,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

Hash:d1c91654b6b043953d5ab873350a9f77af240000

声明:此文由 申威隆:陕西文博一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