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心系云南关爱边疆人民的故事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群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周恩来总理最真挚的感情。

周总理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他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他为了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周总理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故事说不完,本文主要讲讲他在云南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五十~七十年代,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各国家的主要空中通道。周总理为了国事经常来云南,据不完全统计,他来云南二十多次。

  早在建国前,周总理就来过云南,那是在长征路上。

1935年2月初,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的周恩来在长征途中第一次踏上了云南的土地,参加于2月5日在威信县水田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在建国后,周总理日理万机,国事繁忙,经常来云南了。

  1955年4月,周总理到印尼参加万隆亚非首脑会议,途经昆明,在昆明小憩了几天。这是周总理在昆明住过的房子,翠湖南路65号。

  4月10日周总理去了云南大学。上午,周总理会见了张若名教授和她的丈夫杨堃。张若名教授早年和周总理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一起参加革命运动,是周总理的挚友。据当年随同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回忆,总理一见到张若名就非常感慨地说:“多年不见了。”然后又说:“我代表小超问若名姐好。”总理还问她,想不想回北京工作?在较长时间的谈话中,还谈到他们当时一起闹学潮、坐监牢和在欧洲的一些事。据有关资料,张若名曾是周总理的初恋女友,因为封建家庭强力反对她参加革命运动,一度断了她的留学的经济来源,她迫于这些压力,只好退党。当提起这段往事时,周总理明确告诉她说:“你当时参加的只是团的组织,还不是党的组织。”有人据此说,周恩来这样说是为了保护张若名,因为当时极“左”的政治气氛笼罩着全国,退团比退党的政治分量就轻得多了。他们在一起共进午餐。

下午,周总理和一行人详细地看了云南大学的教室、教学设备、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教职人员的住房等等,对云南大学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周总理还和云南大学的教学管理干部、老师和学生亲切交谈。周总理一行人在这次云南大学的视察中,没有惊动媒体,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却深深地刻在了当年教职员工和学生们心里,载入了云南大学的校史。

  1955年4月18~24日,周总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几次重要发言。周总理提出亚非国家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与会成员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十项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

  周总理一行人参加万隆会议回国后前往石林考察,发现这里有山没水,便建议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这才有了如今的“总理湖”。

  周总理后来又两次到石林参观游览,他在赞美这一世界奇观的同时,反复向地方领导说:“这是云南的奇观、中国的奇观,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观,一定要保护好。对在石林附近取石修路、建房的做法要立即制止,要注意对石林的绿化美化,多种花木,解决缺水问题,使石林变成绚丽多姿、清新秀丽的风景区。”

  周总理在昆明期间,还去了昆明的一些企业和学校,如云南纺织厂、云南光学仪器厂、云南民族学院等等。

时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秦基伟撰文回忆周总理1955年在昆明过五一劳动节的往事。

195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周总理从国外访问归来抵达昆明,听说“五一”昆明要举行群众庆祝集会和游行,他便高兴地表示要参加。公安保卫部门得知后既兴奋又担心,因为当时昆明的社会治安状况还不大好。为了保卫总理的安全,他们马上组织力量,连夜把已经搭好的主席台又向后挪了30米。

  五一劳动节的当天,当敬爱的周总理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欢声雷动。盛大的游行开始了,人们怀着幸福和光荣的心情接受总理检阅。总理也频频招手,向群众致意。但遗憾的是,主席台与群众游行队伍的距离远了些。

事后,总理得知原来是为了他的安全而往后挪了主席台,十分生气,马上找来有关同志,严厉批评说:我们来参加“五一”节,就是为了和云南各族人民一起欢度节日,也是借这个机会,同群众见见面,表达党中央、毛主席对云南各族人民的关怀。可你们把主席台往后挪,这扩大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共产党要相信群众嘛。你们可不要让我们脱离群众啊!

  五一劳动节的夜晚,周总理一行人到了云南民族学院,为了和师生在一起欢度五一劳动节,他和师生们一样,坐在石阶上,观看少数民族学生表演的歌舞,和少数民族学生联欢,让全校师生深受感动!

  云南有个小县城很牛,这个小县城原名叫六村,1958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来为这个县命名。周恩来总理依据县内景色“青山绿水,四季如春”的特点,亲自定名为绿春绿春县因此被称为云南最牛县城。

  1960年1月,中缅两国总理在缅甸首都仰光互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境条约批准书》。缅甸成为与新中国第一个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国家。两国总理商定一年后即1961年在西双版纳景洪的泼水节期间再度举行友好会谈,以进一步加强中缅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科学家顾方舟为了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在昆明的玉案山创建了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1960年的春天,周总理来到了昆明生物研究所疫苗生产基地。周总理是去缅甸访问的途中,路过昆明的。在云南省长刘明辉、外交部长助理乔冠华的陪同下,专程来到了疫苗生产基地。

顾方舟对正在视察疫苗的总理说:“周总理,我们的疫苗如果生产出来,给全国7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灭掉脊髓灰质炎!”

周总理听了,直起了身子,认真地问道:“是吗?”

“是的!”顾方舟拍着胸脯道:“我们有信心!”

  周总理开心地笑了,打趣道:“这么一来,你们不就失业了吗?”

顾方舟也被总理的情绪带动起来,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说道:“不会呀!这个病消灭了,我们还要研究别的病呀!”

周总理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好!要有这个志气!”

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1961年4月13日下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西双版纳过泼水节,他们乘轮渡过江登上码头后,傣族小卜哨献了鲜花;老佛爷依照傣族宗教习俗在两国总理的手腕上拴红线;这时,江边沙滩上燃放12声冲天巨响,象征着西双版纳对两位总理莅临景洪的崇高而热烈的欢迎。在接受了姑娘们点洒圣水的仪式后,参加泼水节的各族群众发出一阵阵庆祝节日特有的“水!水!水!”的欢呼声。

  在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拿银盆与各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难忘的泼水节》,记述的就是这个温情感人的故事。

从此以后,西双版纳景洪在全国乃至世界逐渐出名,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周总理在景洪期间,视察了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的橡胶园,鼓励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为把西双版纳建成祖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而努力。

  周总理和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纪念址位于景洪市曼听村的曼听公园。它已成为西双版纳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纪念地。

周总理来昆明曾数次到滇池察看,提醒云南省的领导,滇池是高原明珠,一定要好好地保护。

  1961年,有一次在从昆明到安宁的路上,周总理针对普坪村电厂和一些水泥厂、造纸厂及螳螂川出现的污染问题,对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说:“你们要好好治理一下,保护好滇池首先要注意源头的污染,对防污治污工作要及早抓,防患于未然。”阎红彦对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很重视,当天晚上就同副省长郭超进行专门研究。随后,在省政府成立环保办公室,在一段时间内对滇池周围的电厂、水泥厂、纸厂、印染厂、针织厂、冶炼厂、化工厂和昆明钢铁厂等企业提出防污治污要求,收到一定效果。

在云南怒江泸水县,有一个被称作“片马丫口”的地方。驻守这里的风雪丫口哨卡因当地高原缺氧、风雪严寒,曾被称为全军最艰苦的哨卡之一。

  1963年,国防部授予风雪丫口哨卡“钢铁哨所—风雪丫口排”荣誉称号。

这一年除夕,周恩来总理亲自向风雪丫口的守边战士打电话拜年。这是当年战士们接听周总理慰问的电话机。

  周总理除夕夜打电话给边防官兵拜年的感人故事,至今仍激励温暖着一代又一代风雪丫口哨卡戍边人。

油橄榄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大量种植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周总理在向国内专家详细了解情况后认识到,阿尔巴尼亚的一种油橄榄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用鲜果冷榨取油的植物,生长茂盛,可以绿化美化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同时,其果可榨取食用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为此,周恩来同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商谈,引进了油橄榄,并于1964年3月3日在昆明接见了专程前来护送油橄榄苗木、担任种植指导工作的两位阿尔巴尼亚专家。随后,周总理不辞辛苦,乘车到40余公里外的海口林场,他严格按照各道工序,认真细致地栽下了油橄榄苗。人们看到已年近古稀的总理满头大汗,都深受感动。

  1972年7月周总理到昆明时,发现滇池出现污染问题,便再次强调要保护滇池,治理“三废”。他说:“滇池问题要尽快地解决,发展工业一定要保护环境,废水、废气、废渣的问题不解决,会影响昆明市的整个建设,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好好解决污染问题。”他还对治理螳螂川污染、改善疗养院环境,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疗养和治病条件等问题提出了要求。为此,云南省委和昆明军区党委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但由于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是“抓革命,促生产”,这些措施已难以很好落实,更为严重的是,继“大跃进”时期之后,云南又开始在滇池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试图生产更多的粮食。周总理得知情况后,当即斥责这一愚蠢之举并作出指示:“滇池是高原明珠,要珍惜!”

1972年7月6日,周总理飞到昆明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当天深夜,他召集云南省领导研究如何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问题。这一夜,这位年逾古稀而又身患绝症的可敬老人,整整工作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

1975年,周总理在大手术之后,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锡矿工人的健康。

  周总理一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即使在病重住院的生命最后时期,他还抱病操劳国事。

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您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心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向提供者致谢!)

Hash:d45a35b6b695a9e32703c2996722ebc1aa589022

声明:此文由 彩云之南女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