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传统古村落甘泉村
三月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约了几个好友,一同探访久违的北冶镇甘泉村。
中国传统古村落甘泉村
“久违”二字绝不虚言,一方面 早已对朋友圈里的甘泉美景艳羡不已;另一方面“古村甘泉”的美名也长时间蛊惑着我,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甘泉,曾是母亲出生的地方,养育了她和她的祖辈。
千 年 古 村
一路的颠簸和车窗外盎然的春意让大家兴奋不已,瞧,那就是甘泉!顺着一位友人手指,我们看到了右侧道路旁的一个村庄,它和中国千百万的农村一样,并不宽阔的水泥路两边歪歪扭扭的伫立着一排排砖混结构的平房。难道这就是甘泉?思索的片刻,车已到了地方,下车刚要伸懒腰,一位老婆婆凑上前来,“来俺村看景哩?顺着前边这条路,一直往下走。”那份热情与熟练让人至今难忘。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是甘泉人艰苦奋斗的象征
窄陡的小路走起来坑洼不平,然而却并没有人注意脚下的安全,因为两侧低矮破旧的农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那一层层陶罐垒起来的墙成了绝美的风景,装饰着这个沉睡而荒凉的村子。
沉睡的村子透着盎然的春意
后来,从村民的口中,我们知道这层层叠叠的陶罐叫笼盔,是烧制陶瓷时盛放胚体的容器,笼盔防潮耐腐,但日积月累不免损坏,村里人觉得弃之可惜,便垛起来储存,后来成了一道墙、一间房,历经千年积淀,无数的笼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村庄。
陶瓷堆出的村庄
走进村子深处,一个个古道老巷、旧窑废院见证着这里辉煌的过往,把手放在这些笼盔上,看到的是一副粗狂质朴的装饰画,摸到的千年古村的奇特年轮,笼盔的圆孔里藏着的是沧桑巨变与荣辱兴衰。
陶 瓷 甘 泉
古时,村子北坡,有一泉眼凛冽甘甜,穿村而过四季不断,人们因而聚集生活于此,并得其村名,造物者垂青此地恩泽村民。
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古宅老院
在甘泉,有一种特殊的土质叫坩土,是制作陶瓷的原材料,由于坩土资源丰富,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陶瓷艺人到此发展,加之甘泉村北邻黄河,南面眕水,古时是著名的“豫晋商道”,宋元明清,一代代甘泉人在车水马龙极尽繁华的富庶中度过,如火如荼的陶瓷业成就了这个千年“小洛阳”。
笼盔垛墙 石磨铺路
民国以后,随着社会的动荡与巨变,曾经辉煌的陶瓷业逐渐没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手工烧瓷业的破败让遍地手艺人的甘泉村彻底抛弃了烧制陶瓷,年轻人走出村子务工经商,老年人躯体残病有心无力,陶瓷,被彻底的踩在了脚下,孤寂的躺着。
如今的手艺人在过去的 笼盔上造出了新陶瓷
然而,造物者是如此的眷顾甘泉,伴随着采煤业的兴起,埋藏于地下的丰富煤炭成了当地人的“宝贝”,少数人因此发迹,多数人得到实惠,村子也一度繁荣。但随着煤资源的日渐枯竭和国家政策的转变,粗放式的采煤业也走到了尽头,环境破坏的恶果却开始显现,地层塌陷成了村民们最大的烦恼。
村里的手艺人
近几年,传统手工制造业逐渐回归,悠久的历史、繁荣的过往、沉睡的陶瓷再次成为了村民们的骄傲,中国古村落的评选和一家旅游开发公司的参与让甘泉的“复兴梦”成为了可能。把陶瓷业做起来,把旅游业搞起来,甘泉的明天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
千 年 一 天
当我走完了这里的角角落落,在村民们的口中和眼前的笼盔上读懂了这个千年古村生命历程,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甘泉,就如同我们尘世间的所有人,年轻时凭着聪慧与幸运取得了不少成绩,后来成熟了,才发现有些钱不能挣,有些苦必须受,有些美好终将逝去,有些初心务求牢记。
烧制陶瓷的炉窑
我不能描述甘泉的美,这需要你亲身体验,因为藏着的历史需要触摸才能觅得;我不会感叹甘泉的奇,这需要你置身其中,因为这里的艺术价值唯有笼盔才能讲述。
午后的阳光下新旧交替的甘泉
古老的甘泉,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小猫的梦
发现精彩的瞬间
述说每一次感动
领悟生命
Hash:bf7e710af3abb138df88380ed6c1f1c097db63f7
声明:此文由 王辉律师_wtg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