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将打造《三字经》城市IP,树立面向湾区的文化自信

传承千年的蒙学经典《三字经》,即将翻开它的新一页。

9月5日,佛山顺德区陈村镇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将于11月2日—4日举行“世界美食之都”顺德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2019首届陈村启蒙文化节(下称“陈村启蒙文化节”),在全国率先打造《三字经》城市文化IP。

陈村此举马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天后,国内教育专家、顺德区政协委员齐聚《三字经》文化展览馆(区适子纪念馆),共同探讨如何活化《三字经》。专家认为,《三字经》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代表,要立足陈村,面向世界,在更高维度上提升对经典的传承创新。

“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现场。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顺德)“三区”叠加的大背景下,陈村计划以《三字经》为“拳头”,形成与朱子理学、蒙学、家训、花卉文化、美食文化的互动,树立城市文旅新坐标,打造“人文湾区”的新名片

重焕蒙学经典价值,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蒙学作为中华国学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就奠定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理念,其影响十分深远。其中,短短一千多字《三字经》以内涵丰富、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堪称中华传统启蒙教育当之无愧的第一书。

“中国蒙学有三大经典,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而只有《三字经》能称为‘经’,这也代表了它至高无上的地位。”清华大学出版社少儿分社长曹敏说,在教育领域的意义上,《三字经》涵盖很多先进教育理念,比如强调以品为先,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孩子全面发展等。

鲜为人知的是,这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蒙学经典与顺德渊源甚深。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健明从传说、文献、版本、实物、实地、后人、音韵等多方面入手,经过十三年严谨考证,2007年提出宋末陈村人区适子是《三字经》作者,并获得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可。

作为《三字经》作者的故里,一直以来,陈村镇积极推动《三字经》文化发展和传承。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陈村镇镇村联动,通过自筹及政府资金扶持的方式,建设了区适子纪念馆和《三字经》文化公园。当地的学校开发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并建立了以经导行的“适子经典教育体系”。此外,陈村还努力将《三字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村将在全国率先打造《三字经》城市文化IP。

在《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看来,《三字经》所代表的是几百年来顺德人对文明价值的坚守,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当下,文化自信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更为明显。

在区适子纪念馆内,珍藏了英、法、俄、德等不同外文翻译版本的《三字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字经》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影响至深,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三字经》作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代表,不仅仅是陈村的,也是顺德的,广东的,大中华的,甚至是世界的。”娄晓琪建议,陈村要以更高的视野看待《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在文化挖掘工作上要做到“既有区域特点,也有时代价值,更要有世界借鉴性”。

岭南文化的沃土,湾区的千年底蕴传承

陈村不是村,是镇,但又不仅仅是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岭南广府文化的核心区,陈村拥有绵延深厚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陈村自古物阜民丰、商贸畅旺、交通发达,素有“谷埠”“千年花乡”“小广州”之美誉。两千多年前,陈村先民以花卉种植开辟了岭南文化的一块沃土,底蕴深厚,人才辈出。

陈村同时又有“开放包容、兼具天下”的商贸文化传统。清代陈村就与广州、佛山、东莞石龙并称为“广东四大名镇”。“陈村谷埠”货如轮转,咸丰年间已开设通商口岸。

除了《三字经》外,陈村还是被誉为诗、书、画、印“四绝”的清代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黎简的故乡陈村粉花宴等彰显了顺德的美食文化;仙涌村还保留着朱子后人的理学渊源;龙舟草艇也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

时代的巨轮滚滚而来,这个仅有50.7平方公里的小镇,已经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顺德)“三区”叠加的最前沿。在国家及省市区擘画的蓝图上,陈村的区位优势愈发彰显。

作为《三字经》作者的故里,一直以来,陈村镇积极推动《三字经》文化发展和传承。

今年初,顺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建设“岭南人文之城”,今年8月,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提出,顺德将举全区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中,建设大湾区文化名城,注入新的城市文明力量,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地标,以文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是顺德掀起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热潮的六大工作举措之一。

为此,今年的中共陈村镇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就提出,深挖陈村文化底蕴,发挥《三字经》、黎简文化、朱子理学、年桔种植传承等本土历史资源,聚合村居民俗传统,开发传承“花乡文化”新兴载体,让传统文化真正具备生命力和文化竞争力。

区适子《三字经》代表粤语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是粤港澳同根同源文化认同的有效链接,是塑造顺德文旅产业品牌的有效抓手。以《三字经》文化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举办首届陈村启蒙文化节,围绕《三字经》展开多形式的“时代表达”,正是陈村促进大湾区文化融合,找回昔日广东四大名镇的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启蒙文化节为抓手,文创+产业助建城市新坐标

对于打造《三字经》城市文化品牌,陈村已有初步规划。

陈村镇党委委员、宣传文体办主任张帆介绍,今后陈村将以深挖传统文化素材为基础,做好素材的梳理、归纳和提炼,丰富以《三字经》为代表的陈村传统文化底蕴的元素;创新宣传策划模式,运用新媒体、时尚VI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广和打造《三字经》文化元素载体。同时,探索推动以研学旅游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和启蒙教育事业发展。

作为《三字经》作者的故里,一直以来,陈村镇积极推动《三字经》文化发展和传承。

举办首届启蒙文化节,是陈村把握《三字经》发源地这一核心人文优势资源,打造城市文化IP的重要平台。通过建立与推广“三字经”文化品牌,上升到区域文化公共品牌运作,优化文创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同时,推动文化名片化、传播品牌化,打造乡村建设农文旅一体发展的全新模式。

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一只萌哒哒的桔子(代表陈村年桔)用毛笔书写着“人之初”,《三字经》VI设计形象首次揭开面纱,引人印象深刻。今后VI设计形象将广泛应用于《三字经》文化展馆周边的路面标识、相关文创产品以及历届启蒙文化节当中。此外,陈村启蒙文化节上,还将发布《三字经》原创歌曲、校本教材等作品。

在此基础上,顺德区政协委员胡子毅建议,深挖《三字经》背后丰富的蒙学文化元素,努力将《三字经》的历史故事、陈村的民俗文化与创意设计相结合,找到一个符合当代人喜欢的时尚表达载体,打造国内乃至全球独有的《三字经》文创IP,开发出大量的文化衍生产品。

“我们正考虑将各种本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共通基因,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张帆表示,以《三字经》为“拳头”,形成与朱子理学、蒙学、家训、花卉文化、美食文化的互动,树立城市文旅新坐标,促进“人文湾区”的建设。

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表示,近年来,陈村镇在传承三字经文化集中发力,全面助力《三字经》文化品牌的打造。下阶段,应该立足陈村,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把传承活化《三字经》的工作做好做强,营造更好的环境扩大《三字经》的影响。

来源:南方+、陈村镇宣文办

编辑:绿色陈村编辑小组

Hash:83291beaa82e5e5f9aaf6300cb08187eea8eaed0

声明:此文由 绿色陈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