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尘封的历史:成都“四先生祠”考略

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

清宣统元年(1909 ),赵启霖出任四川提学使。经他的倡议,宣统元年(1909 )立四先生祠于成都南城外,以祭祀范景仁先生镇、范纯甫先生祖禹、张南轩先生栻、魏鹤山先生了翁。

范镇(1007-1088 年),字景仁,今四川双流区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宝元元年(1038 )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生平不信佛事。为翰林学士时,与欧阳修、宋祁共修《新唐书》。在政治上,范镇支持司马光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法是残民之术。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镇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辽人目为长啸公。卒,谥忠文,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范镇与司马光最为相得,二人的道德文章足以师表一世,公认为是天下之大贤。著有《东斋记事》及《文集》等。

范祖禹(1041-1098 ),字淳甫(淳或作纯),一字梦得,今四川双流区人,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少孤,闭门读书,所交皆一时闻人。叔祖父范镇十分器重,说:“此儿,天下士也。”举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称其“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君子人也。”他讲学,必正衣冠,命子弟侍,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义理明白,粲然成文。苏轼称为讲官第一。著有《范太史集》《诗解》《古文孝经说》《祭仪》《三经要语》、《经书要言》《家人卦解义》,及《唐鉴》《帝学》《仁皇政典》,学者尊之为“唐鉴公”。

张栻(1133-1180 ),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右相张浚之子,今四川绵竹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孝宗乾道元年(1165 ),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达数千人,奠定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孝宗淳熙七年(1180 ),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卒,谥曰宣,人称张宣公。理宗淳祐元年(1241 ),从祀孔庙,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世称石鼓七贤。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 东南三贤” 。朱熹 赞曰“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著有《南轩先生文集》《张宣公全集》《南轩先生论语解》《南轩先生孟子说》《南地易说》等。

魏了翁(1178-1237 ),字华父,号鹤山,今四川蒲江人,南宋教育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宁宗庆元五年(1199 ),“恩赐进士第一”。官至参知政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签书枢密院事。宁宗嘉定三年(1210 )与理宗宝庆二年(1226 ),相继创办蒲江与靖州鹤山书院”,形成鹤山学派。理宗端平二年(1235 ),宋理宗亲赐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以示嘉奖。卒时,皇帝闻遗表,辍朝震悼,叹息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赐第宅苏州,累赠秦国公。清雍正二年(1724 ),从祀文庙。魏了翁为北宋名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争取谥号,程朱理学由党禁之“伪学”发展成为南宋末期的官方哲学,在宋明理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都占有重要一席。他是宋代继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张栻、朱熹、陆九渊之后的著名理学家,有“南方共宗鹤山老”之誉。著有《鹤山先生大全集》《鹤山先生长短句》《鹤山诗集》《九经要义》《周易集义》《周礼折衷》等。

赵启霖(1859 -1935 ),字芷荪,号瀞园,今湖南湘潭人。光绪八年(1882 )以优贡,历署麻阳教谕、武陵与澧州训导。十八年(1892 )进士,入翰林院,散馆,授编修。三十二年(1906 ),署河南道、江苏道、山西道监察御史。翌年,直隶道员段芝贵以1.2 万金购歌妓杨翠喜献于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为妾,以10 万金为庆亲王奕劻祝寿,迁署黑龙江巡抚。赵启霖乃疏劾段芝贵夤缘亲贵,庆亲王父子广收赂贿,以致得罪皇室权贵,却反遭诬“奏劾不实”而被革职,旋经陆文慎等营救起复。由此名声远震,与江春霖、赵炳麟被时人称为“乌台三霖”。宣统元年(1909 ),摄政王载沣爱其人物,以道员擢任四川提学使。第二年,见清政不纲,以母老乞养,三月二十六日获准,遽自引退归乡,不问世事。民国24 年(1935 ),病逝湘潭家中。他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船山学社社长多年,著有《瀞园集》六卷。

赵启霖

赵启霖,乃晚清名臣,一直推崇儒家理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 ),他在继郭嵩焘、孔祥霖、陈宝琛、潘祖荫、尚贤之后再次提出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儒从祀孔庙,被朝廷允许。宣统元年(1909 )二月十八日,赵启霖出任四川提学使,四月十三日抵成都到任. 即向川督赵尔巽提出建四先生祠,以祭祀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宣统二年(1910 )元月,他在《请奏设四川存古学堂公牍》中说:“中国之所以立国,既在文教”,“不可无讲求国学之学堂以培植本源”。二月,川督赵尔巽批复,设宋四先生祠兼作存古学堂。三月,赵尔巽的奏折被清廷学部批准。

赵启霖在《成都宋四先生祠堂记》《请建立四川宋四先生祠公牍》中,阐明建儒家祠堂祭祀范镇、范祖禹、张栻、魏了翁的缘由。

其一、他认为非儒家不可以挽救民族危亡,道学乃治国之根本良方。他说:“尝独以谓道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人身,天下方患沉疴积痿,医者但就一枝一节治之,又不深察病之所由,与夫阳络阴纽之差分,贸然杂采针方,幸于一试,所谓一枝一节治者,仍困剧无有效,神明且益耗,可不谓惑焉。本根之不培,妄冀扶羸起尪其奚由哉?”所以,他疾呼:“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其二、他认为义理之学非空谈无用,提出“清本源回风气”乃强国大业之道。他指出:“维夫斯道之嬗衍,二千余载,既已不绝如发。十数年来,稗词外说,益浸淫其间,消长之几,不可得而究也。或者以时势日艰惫,见谓义理之学,空谈无用。”他指出:“当此江河日下,营私罔利,靡靡然从风,谓宜推崇儒先,立之表范,冀可以转培植于无形。”针对时弊,他说:“夫天下方荧心溺志,惟私利之为竞,鄙夫得失之念,自上以下狃于俗,此而无与荡涤之,虽智略辐凑,治具粲然,犹之无济也。孰有本原不清,而可以斡回风气,与图强国之大业者乎?”故而,他勉诫:“四先生之遗躅相望,循其途辙,何必让古人,推而明之,以广溉其乡,更进而轶之,弥纶夫圣绪,纲维夫宇宙,皆吾党所有事也。孰得而围之?庶几来者感兴于斯。”

其三、他非议科举制与新学堂之弊端,提出“明义理清本源”造就经天纬地之伟才。他指出科举制度的弊端,“在昔科举之所以为世诟厉者,以人皆视为禄利之途。”他指出新式学堂的问题,“一若所习学科,不过为他日谋生之藉、猎名之津”,“科举之弊,仍递嬗于学堂之中。所不同者,科举多失之腐陋,学堂多失之浮嚣,要其志趣之卑下,则一而已矣。”他提出以理学之道培养人才,“提振其高尚之思想,荡涤其委琐之襟怀”,“立身之大节,经国之远怀”,“造就伟才”,“能认公尔忘私之义”。他列举文天祥、倭仁、曾国藩服膺理学,伊藤博文、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王阳明为师法,结论:“可知学无中外,必有敦崇本源之士,而后有宏济艰巨之才。”

其四、他称道范镇、范祖禹、张栻、魏了翁为蜀中理学名家,堪为士林所效法。他说,“川省自汉以来,承扬马之流风。降及近世,尚以文雅称盛。独有宋一代讲明义理之学者为多,而其尤著者,则推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四先生,皆以羽翼圣道为己任,实邦人所宜景行,士林所宜效法。”他指出,“省会之地,祠宇阙焉,莘莘学子,或不知乡先正有绍明学正,师表人伦者,何以动其抗希往哲,闻风兴起之念乎?”

其五、他称道范镇、范祖禹、张栻、魏了翁为蜀中学者典范,堪为学校之师表。他说:”古之圣哲往矣,就蜀中论,若景仁、纯甫、南轩、鹤山四先生,皆上绍孔孟之学,希圣之志,事立朝之风概,荦荦具于史册。由此,他感叹:“辽乎,迥哉!追踪蹑尘之无人,久矣。”

清代四先生祠,选址在成都南城外锦江南岸黉门街,杨遇春别墅处。据民国《华阳县志》卷二十八,“古迹第九之二”中的“杨忠武公宅”,记载:“后设存古学堂于此,建四先生祠,祀范景仁、范淳甫、张南轩、魏鹤山。存古又废,改为中学,无人知为侯门第矣。”杨遇春别墅,占地约120 亩,建有六角形“望禾亭”,庭院设有杨氏神主、黑石虎坐像。光绪末年,杨氏玄孙杨永洪,将该处典于学务公所。宣统元年(1909 ),杨永洪呈请四川提学使赵启霖,表示愿将该处以半捐半售作为公用。

《华阳县志》载“杨忠武公宅”

成都的宅院

摄影:亨利·威尔逊,1910 年7 月31 日)

赵启霖《瀞园自述》记载,宣统己酉(1909 )暑假,他以廖平所讲经学离奇怪诞将其辞退,“因就学务公所筹款,购南城外杨侯故第,立蜀中大儒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四先生祠。”据赵学政自述,成都四先生祠建立于宣统元年(1909 )夏,而获得川督赵尔巽的正式批复则在宣统二年(1910 )二月。杨正苞《四川国学院述略》云,宣统元年((1909 )“时总督赵尔巽及学使均重宋学,遂设范景仁、范淳甫、张南轩、魏鹤山四先生祠于内,藉以崇尚宋学并尊蜀贤,仍设杨遇春栗主于四先生龛后”,宣统二年(1910 )“准设存古学堂,遂以四先生祠为学堂斋舍教室”。

成都四先生祠,大门联云:“典型在昔,道义为根”,堂联云:“任五洲学说如许纷庞,沧海横流,从此诞登道岸;萃两宋名贤以为师法,岷峨万仞,无忘仰止高山”。

宣统二年(1910 )三月,清廷学部批准四川成立存古学堂,赵启霖于四先生祠处设存古学堂。自此,成都四先生祠与四川存古学堂合二为一。他在《赠谢无量》诗中,自注云:“予于成都南门外立祠祀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四先生,即于祠内设存古学堂,择无量为监督。”陈继训在《清四川提学使赵公墓表》,称赞赵启霖在四川“立先儒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四先生祠,以树师法;设崇古学堂,以翊经术。”

1912 年2 月10 日,四川存古学堂更名为四川国学馆,11 月并入四川国学院附设国学学校。1914 年2 月,四川国学院停办,改组专办四川国学学校。1918 年,更名为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1927 年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1931 年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历史变迁中,据民国《华阳县志》记载,民国期间成都四先生祠与四川存古学堂原来的所在地已改为中学,四先生祠逐渐废弃不存。四川省文史馆《成都城坊古迹考》中的“存古学堂”条,考证:“遗址为济川中学校舍”,“解放后改为成都十六中学”,“又存古学堂开创时曾建四先生祠以祀宋代四川学者范景仁、范淳甫、张南轩、魏鹤山,其后因学校屡经变革,祠遂不存。”

据1928 年《成都市市政年鉴》记载,其时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地址,已改在“小天竺”。“小天竺”,在黉门街,“为浙人乡馆”。1934 年,私立济川中学成立,以黉门街四先生祠遗址为校舍。周芷颖编著《新成都》中在介绍“杨忠武公宅”时说,“一在外南黉门街,为其别墅。后改为存古学堂建四先生祠,即范景仁、范淳甫、张南轩、魏鹤山,存古废后今为济川中学校址。”四十年代,四先生祠被废毁。郭勇、张丽萍在《四川存古学堂及四川国学学校考略》一文,考证:“1931 年中国文学院迁至国立四川大学本部皇城壩,原存古校舍的一半改建为济川中学(即今成都十六中前身),20 世纪40 年代,存古学堂门联、内设的四先生祠与杨侯故邸遗迹一并毁去。”袁庭栋《成都街巷志》中的“黉门街附黉门后街”条,说:“黉门街在国学巷以西,直通老南门大桥”。解放后,济川中学改名为成都市第十六中学,现名为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成都四先生祠遗址: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从四川存古学堂到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四先生祠遗址一直为学校教学之所,然而赵启霖倡导以宋代大儒理学挽救民族教育的初衷深意,不知今存几何?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Hash:08c553c5407db69627074f86dbe7ba2f08fd60af

声明:此文由 蒲江文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