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华山村天启碑碑文解析

▲点击

镇江新区华山村村委会前,多年以来,一直躺着两块大石碑。一块是无字碑,另一块则是明天启元年(1621)的石碑,上有碑额。“文革”期间,该碑被人为分离,使得碑额和碑身分处异处,碑额扔进水塘,碑身则被移至水塘边做码头数十年,村民在其上洗涤、捶打衣物,导致碑身文字大部湮灭,以致今人无法了解碑记全文,继而引发对碑额和碑身是否原本一体的争议。村民也大多说不清这块碑的来历和碑文上的意思,只知道碑上有“董其昌”的名字,就认为这块碑是董其昌立的。前几年村里的人找到了碑额,经过修复,还原了原碑,并将该碑立了起来。

为了搞清楚这块碑上的内容,笔者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6月曾两次去华山村拍摄了碑上的字,结合残存部分的局部拓片,以方便在电脑上辨认。

△天启碑

该碑由碑额和碑身上下两部分组成,均为青石质地。碑额高58厘米,宽100厘米,厚26.5厘米。呈扇形,三面雕有纹饰,中间雕有《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十二个篆书大字。碑身高191厘米,宽99.5厘米,厚24厘米。右半部分为碑文,左半部分为人名。碑文部分文字约820余字,且大部分难以辨认,经过翻拍照片和拓片等方法,仅能辨认出最后几列留存200余字,记述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一事;左半部分人名800余字,约有270余人,其中有邻治乡官5人,治下乡官5人,贡生5人,监生15人,四学生员32人,乡约里排204人,另书、刻者6人,能完整看出名字的约120余人。

根据碑记正文可辩文字,可以解读出碑额中的“杨公”为何人。碑文里有“侯名金通,别号蜀亭”。据清乾隆镇江府志》记载:“杨金通,字蜀亭,孝感人。己未进士,升礼部主事。”清光绪《孝感县志》记载:“杨金通,字黄理,号蜀亭。万历乙未进士,授丹徒知县。有风力,其以理却戚畹不许轻用皇封,并不附副史米万钟,迁民间葬地,尤为当时所重。乙丑以卓异入都会。党祸起行取诸吏缪指为应山族人,御史潘士闻,谓之曰:曷辩诸,金通笑曰:大洪海内名臣得附为幸何辩乎。仅授礼部主事。丁卯奉诏讣于周潘,归家卒。”这里清乾隆《镇江府志》记载为“己未进士”,而清光绪《孝感志》记载为“乙未进士”。据查考,乙未科没有杨金通,应为己未,己未科庄际昌榜三甲第六十名为杨金通,据此说明清乾隆《镇江府志》是正确记载。“己未”当为明万历四十七年,时公元1619年。

碑记落款处有“天启元年仲冬谷旦”,明天启元年应为公元1621年,该碑距今已有398年。落款处还有“奉训大夫湖广夷□□知州治生孙云翼顿首拜撰”等文字,可见碑文撰写者为孙云翼,而并非人们所传为董其昌所写。孙云翼,字禹见,一作禹俭,号鹏举,丹阳人,明文学家。明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历任广东龙川知县、彝州知州,陵州知州。归里后,三十年不拜访地方官,左图右书,披诵终日。撰述甚丰,文工齐梁体。著述主要有《广福山志》、《哑绍编》、《清畅斋骈语》、《鳌阳漫稿》、《桔山四六笺注》等。

碑记左半部分均为人名,其中第一排邻治乡官中的5位都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虞大复,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陆彦章、董其昌,同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前者为三甲第九名、后者为二甲第一名;陈于庭(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三甲第六十七名;王元瑞,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三甲第一百零一名。

一个知县为清理一个小村的庙宇,竟引来这么多进士在其碑记上署名,董其昌的名字为何会出现在这块碑上?

据《董其昌年谱》记载:天启元年辛酉(1621年)六十七岁……八月中秋前二日……在京口舟次,作《山水扇页》。题云:“辛酉秋日,将之京江舟次,玄宰。”现藏上海博物馆。《画史汇要》卷五:偕赵希远至京口访张觐宸,“赵希远云:‘辛酉秋,余同宗伯董玄宰至京口访张修羽,见其所藏黄子久《浮峦暖翠》章法墨法与诸作迥绝’。宗伯云:‘我所见黄子久画,不下三十幅,要以此幅为第一。’属余收缩小幅,以便随身展现。修羽有别业在城南,中有三层楼望江帆茂,因诸山名胜,四面旋遶,余从容临摹其间,心境闲旷,颇得领略《浮峦暖翠》趣向。修羽间出示所藏鼎彝、古玩及宋、元人名迹与国朝文、沈诸家书画,种种不一,余不暇一一记之。”以上记载说明,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之时,董其昌就在京口。

《镇江人物辞典》:“张觐宸(生卒年未详)明代鉴赏家。字仲钦,号修羽,丹徒人。幼习《春秋》。以诸生补太学,才不究用,惟以书史、古物自怡,筑培风阁于镇江城中,与董元宰、陈遁公友善。乐善好施,曾捐数千金置义田、修葺焦山大殿、建圌山塔。人有危急,必相资助。精于鉴赏,所藏书法名画甚多。与嘉兴项氏天籁阁相仿。时人以为项氏尚有赝品,而张氏绝无。著有《凤阁遗稿》。”董其昌和赵希远与张修羽一生知交。董往返都下,必过京口,馆于张修羽培风阁展观古珍名画,挥毫戏墨。江上外史笪重光就曾言:文敏(董其昌谥号)每过京口,必馆于张氏园亭,所作小幅,戏墨最多,余时从友人则之借观。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发生“民抄董宦事”,董避于张修羽家。

至于另外几个进士因何也为此碑留名,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陆彦章倒和董其昌都华亭(今松江)人,两人的关系是师友之间。

△《丹徒县志》有几处提到张王庙

清光绪《丹徒县志》有几处提到张王庙:“张王庙……一在华山,去城东七十里……”这是其一;“华山张王庙记(天启元年)” 此其二;那么县志记载的这块《华山张王庙记》,是否就是这块《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这两块碑因为时间相同,都是明天启元年。但是,同一时间的碑,为什么碑的名称不一样?

由于碑文中残缺文字过多,所剩文字且不连贯,故对碑文内容不宜过多解读。只能存疑,有待有识之士解读。

文/图:马阿林

近期时常发生!有人反映镇江新区西葛村“有情况”,原来是......(链接)

严惩!一团伙在镇江新区某水域附近非法干这种事,7人被移送起诉!(链接)

夜读 | 卖针、卖线、卖网(作者亲自朗读)(链接)

(链接)

(链接)

联系我们

素材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丨小焕 主编丨洪溪小子 审核丨愤怒的奶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5d315cb7b366acff1fce2833ea286712989fbe97

声明:此文由 大港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