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重庆1h,藏着一个人文深厚,被称“抗战文化四坝”的千年古镇
白沙人文底蕴深厚,曾是抗战大后方和“抗战文化四坝”之一,建国初期为江津县政府驻地。拥有1所高等院校、1所全国重点职高和10所中小学校,其中百年历史的学校有6所。
老街区建筑面积达23.5万平方米,宝珠村东海沱为中国传统村落。
全镇共有各类文物保护点94处,包含国立中央图书馆、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民政府审计部、“七·七纪念堂”、“鹤年堂”、“夏仲实旧居”等市级抗战遗址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黑石山为国家3A级风景区,“老重庆”影视基地为国家2A级景区。先后拍摄了《母亲母亲》《开罗宣言》等70余部影视剧作。
一、古镇文化
白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5000年前先民就在此生息繁衍。
东汉末年,驴溪河汇入长江一带人口聚居并形成村落。唐朝兴建大圣寺。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建镇。北宋元丰三年出版的《元丰九域志》上有白沙镇名的记载,公元987年设建置镇,属江津县,距今已千年历史。
元代设建置镇,属江津县,元末明玉珍据蜀,江津改为畿甸邑,白沙归附农民政权。明代设白沙里,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设白沙水驿。清宣统二年(1910)设巡检司,设建置镇,民国时期设镇公所,白沙为江津县第三公署。1949年后设第五区。1951年至1956年曾为江津县治。1957年至今为白沙镇。
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白沙仍保留着明清和民国时期古街风貌。吊脚楼沿江而建,依山而筑,形成了规模最大的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群;古镇有老街老巷65条,保存完好的有38条约8.5公里。
街巷充分利用依山傍山,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又有机统一。
众多民居随地形高低错落、随宜布局,或东西走向,或南北拾阶而上、街巷、山石、绿化随机组合、曲折蜿蜒、空间都开敞有序、斗折蛇行、景观丰富、各具特色。
栅子门、石板路、穿斗屋、风雨廊桥,匠心独运,古韵犹存,重庆老山城风貌尽收眼底。
会馆、祠堂、戏台、店铺,中西合璧,一应俱全,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文化内涵。明清庙宇、石柱洋楼、学子书院、造像石刻等大量文化遗存,成为白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民俗文化
白沙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自清以来,白沙一直享有“川剧窝子”的美誉,民间川剧座唱(又称围鼓戏)一直盛行。
平时一般在茶馆里进行,每逢重大节日,白沙都要举行川剧演唱活动。曲艺、弹唱、说书及各种艺术表演都比较盛行。
白沙地处长江边,自古以来便是得天独厚的天然黄金水道,伴随船运的兴盛,船工号子也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的长江赛龙舟亦是白沙端午民间的一项重大传统赛事,已有几百年历史。
龙船长约3丈,配有雕刻彩绘的龙头龙尾。船头一人指挥,尾部一人掌舵,中间为几十名划手。
赛前,主持人在河岸向屈子牌位焚香祭拜。比赛分多个回合,每个回合挂出的彩红不同,以先抢到彩红者为胜。
通常比赛要经历多次竞渡和多次争夺,常持续到日头偏西。
闹元宵更是堪称白沙“最具魅力的民间习俗”,是白沙古镇在将近2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质而形成的一个独特民俗文化。
是白沙民间保存至今最具传统,最具地方习俗的典型代表。
祭码头、抓龙麟、舞龙狮、烧龙灯,整个场面颇为壮观精彩。
锣鼓喧天、炮竹震耳、铁水火花四溅,“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上飞”。
满天绚烂绽放的礼花与四周灿烂夺目的铁水交相辉映,形成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美景象。
白沙闹元宵在渝川黔地区久负盛名,现在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酿酒文化
白沙坐落在川东盆地边缘,北纬29°线穿过这里,由于全年云雾多,日照少,气候湿热,因而成了酿酒的微生物菌群生存的绝佳场所。
无论从《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还是公元前300多年就成为贡品的“巴乡清”,都足以看出白沙厚重的酿酒历史。
“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一句民间谚语,道出了重庆市江津白沙镇烧酒的江湖地位。
据《江津县志》记载,白沙烧酒酿于明嘉靖年间,兴盛时期,当地有酿酒槽房(酿酒人家)300余家,并形成以卖酒为产业的槽坊街。
那时的人们就把这条酿酒的街,叫做“槽坊街”(现存江津区白沙镇槽坊街社区)。
据当地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白沙烧酒的年产量已达七八千缸,每缸重约四五十斤。
据当地史料记载,当年白沙“槽坊街”上商铺林立,酒幌飘展,槽坊相连,四季酒香缭绕,故又有“江津产酒甲于省,白沙烧酒甲于津”的说法。
乡民过客无不贪杯豪饮,江湖人又将白沙烧酒称为“江津茅台”。
好酒自然酝酿出好诗。相传,清代诗人、著名书法家赵熙沿江而下,距江津白沙镇十里就闻到酒香,因而提笔,以《白沙烧酒》为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十里烟笼五百家,远方人艳酒堆花。略阳路远茅台俭,酒国春城让白沙。”
如今,白沙镇上的重庆市江津区驴溪酒厂、重庆市黑石山酒厂、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和重庆江津红花村甘酒有限公司,还保留着当年白沙烧酒酿制技艺。
它们分别生产的“槽坊街”“黑石山”“江小白”“甘大哥”等烧酒,酒清香馥郁、醇厚爽洌,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四、教育文化
白沙自宋代建镇后,经济长期发展缓慢,直至明代始成水驿。
民间私学,如私塾、族塾、家塾、义塾等,当起源甚早,但已无可查考。1868年清代延至同治七年,由邓氏家族盐业“江津帮”的奠基人邓清涟(原名洪顺,字石泉)出资与张元富发起打会集资,在黑石山创办聚奎义塾,以后历经书院、学堂、学校,办学至今。
创办百多年聚奎英才辈出、星出河汉、佼佼者众。
自兹至今聚奎一直以1928年邓鹤丹撰书的校门门联“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办学宗旨,励志育才。
聚奎学校是迄今巴蜀大地上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代书院之一的历史名校。1992年,被列为全国名校之一。
1905年清末,邓鹤翔在白沙溜马岗兴办了全川最早的女子小学之一的“私立新本女子学堂”﹙ 现校址为重庆工商学校﹚。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期, 沦陷区大批工厂企业、文化单位和社会人士随国民政府内迁,当时迁来白沙最引人瞩目的是学校。
在时任国名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主持开办全公费国立中学,开办大学先修班后,白沙镇力承重任。
1939年初,首先在白沙镇成立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四川服务团,负责安顿来自沦陷区的中小学教师。
1938年重庆女子师范学校迁到白沙溜马岗。
1939年4月12日,战区教师第三服务团附设的第一中山中学班由重庆迁至白沙对岸的滩盘。
办至1941年8月方才并入设在德感坝的国立九中,成为其高中第三分校(“两弹元勋”邓稼先,茅盾文学奖得者王火,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当时都是该校的学生 )。
1939年川东师范也迁入到白沙。
1940年国立十七中由巴县迁到白沙。该校办至1945年8月,复迁金刚沱,改为国立江津师范。
1940年9月20日,教育部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在白沙新桥开学。
也在1940年教育部特设大学先修班设于白沙驴溪半岛,1946年并入女师学院。自兹及今,这所女师学院都是全国唯一的女子最高学府,1946年8月迁至重庆九龙坡原交通大学(今美术学院)校址,1950年合入西南师范学院﹙2005年7月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1941年教育部又在白沙开办第四中山中学,第八中山中学。由教育部在白沙新建的还有国立女师附属中学、国立女师附属师范学校,川东师范建国先修班等中等院校。
同一时期内,白沙本土中、小学迭见增益。除最早的聚奎中学﹙1870年~至今﹚;江津师范﹙创办于1904年,1934年9月迁入“平教实验区”在驴溪半岛上建成的新校舍,学校办学至今,2006年12月整合组建为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江津校区。
2008年4月11日,更名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1930年开办了私立新本女子中学;白沙镇区立女子初中而外。还有1941年秋又由周氏至德总祠及其支祠开办了私立至德初级中学,由四川省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办了私立修平中学。
截至1942年为止,白沙镇就有大、中、小等各类学校近40所,长年在校人数超过一万多人。
白沙镇在抗战时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个“学生城”,当世难匹,迄今罕见。正因如此白沙与沙坪坝、北碚合称为重庆的三大文化区。
解放后,1951年地、县两级在白沙创办商业、农业、手工业、教育、文化、卫生、畜牧兽医、中医培训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学校8所,是白沙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50年代开始在白沙镇兴办的学校有江津县白沙戏剧艺术学校,川南工业管理学校﹙1987年学校搬迁至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2001年,升格为大专层次的重庆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与原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并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中学7所、小学10所,据1985年统计,在校学生6800人。
2007年,白沙的教育达到历史以来的极盛时期,有各级各类学校50余所,师生4万余人,是黔北及江津地区的教育文化中心。
五、抗战文化
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消息传到白沙,聚奎学堂堂长邓鹤翔于同盟会员萧湘策动盐防营长夏寿廷起义,连夜赶制旗帜,萧湘起草《聚奎学校为白沙首义布告全川父老文》,邓鹤翔登台宣讲起义意义,带领盐兵、乡兵、学生、市民集合五显庙赶赴江津,会同同盟会员冉君谷逼县令吴良桐交出县印,江津县城反正,白沙首义成功,这比重庆宣统三年十月初四(1911年11月22日)宣告独立,成立蜀军政府早三天。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成为陪都。
白沙一带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人文底蕴,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国民政府审计部、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军政部新兵训练处、第二陆军医院、陆军第十六后方医院、伤兵医院等先后迁建白沙。
同时,重庆卫戍总部在白沙设立重庆市户口疏散白沙指挥所。
大批国民政府机关、文化教育机构和工矿企业纷纷迁建来此。
市镇经济情况,日趋繁荣。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指导长宋美龄在白沙创办新运纺织厂。
中国战时生产促进会在白沙创办棉纺厂,国民政府财政部在白沙成立农本局,使白沙的纺织工业获得大规模的发展,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在白沙创办国华动力酒精厂,夏仲实等投资兴办白沙水电厂。
国家、地方、私营银行达10余家。白沙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一个经济文化重镇。
抗战时期,白沙作为重庆的人口疏散地和物资中转站,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更是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迄今,白沙保留着堪称重庆市最大的抗战遗址群落,是名副其实的抗战文化博物馆。
每年抗战胜利纪念日,白沙举办抗战文化节。通过开展大合唱、情景剧、研讨会、影片展播等活动,展现白沙作为抗战大后方“最爱国市镇”的独特风采。
更以白沙古镇百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人物为主线,通过音乐、诗歌、舞蹈、画面等艺术形式,演绎抗战情景剧《白沙风云》,打造“印象白沙”文艺演出精品,展现了津沙儿女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六、名人文化
悠久的历史铸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孕育出特有的魅力。
著名爱国诗人、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吴芳吉、地方史学家邓少琴、国画家张采芹、农学家程绍迥、气象学家徐近之、细菌字家陈文贵、心脏病专家邓庆曾、经济学家樊弘、教育家颜实甫、爱国将领抗日军长夏仲实、书法家周浩然、油画家陈可之、作曲家王锡仁、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土木工程学家吴惠弼、当代科技创造发明家张朝吟等,都曾在这块沃土上生活、学习或工作。
陈独秀、冯玉祥、宋美龄、梁漱溟、黄炎培、文幼章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财富。
解放前夕1949年春由吴汉骥承头在溜马岗新本女校旧址办起了“白屋文学院”,吴宓、刘扑等都曾应邀前来授课。
近百年来,白沙儿女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
前有辛亥革命先驱萧湘、卞小吾、谭祖尧,其后更是涌现了爱国将领夏仲实、周敦琬、程铭海等爱国志士;抗战时期,随着各级学校和文化机关、团体的大量汇聚,引来了众多教授、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名流,造就了白沙镇在抗战时期人文荟萃的繁盛局面。
他们在此执教、任职、寓居、旅游期间,创作了不少佳作上品,侵润之功至为深远。
无论是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还是在改革试点的现当代,白沙这片历经风霜的土地,始终演绎着一幕幕撼人心魄的故事。
邓鹤年、李初梨、吴芳吉、邓少琴、张采芹、周光召、邓若曾……一批又一批的白沙儿女在这片靠水而兴的土地上,成长为杰出的革命家、科学家、实业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对真理的矢志不渝和对理想的持之以恒,鼓舞着白沙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
七、影视文化
白沙作为抗战时期文化重镇,拥有厚重的抗战历史文化。抗战历史遗址达50多处,占到全区的80%,白沙镇还拥有源自明清时期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10000多平方米,朝天嘴码头是长江流域唯一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的川江古码头。
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都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拍摄近代影视剧。
由于重庆白沙镇与“老山城”时期的历史风貌相似,并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山地民居建筑,在这里可以找到老朝天门、老解放碑的影子,还有老巷子、吊脚楼、会馆、寺庙、书院等一应俱全,为再现抗战历史,还原当时情景,白沙镇着力打造白沙老重庆影视基地。
2006年以来,已拍摄了《母亲母亲》、《海峡》、《时光恋人》、《罗龙镇女人》、《开罗宣言》等知名影视剧作70余部。
电视剧《母亲,母亲》剧照
重庆朝天门——白沙朝天咀
【汇客廰文旅】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
Hash:ad34776ad33a821618491ec1d46bf2105c04915b
声明:此文由 汇客厅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