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周刊丨古蜀渎山“赵公财神山”探秘系列第四章:柏灌台上仙客来之上皇曾此振戎衣

薛逢《题上皇观》云:“狂寇穷兵犯帝畿,上皇曾此振戎衣。门前卫士传清警,砌下奚官扫翠微。云驻寿宫三洞启,日回仙仗六龙归。当时丹凤衔书处,老柏苍苍已合围。”安史之乱,唐玄宗曾避乱于大面山,因为唐明皇的宠幸,柏灌台玄真观遂改为上皇观

当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匆匆忙忙带着集“三千宠幸于一身”的杨贵妃翻越秦岭到西蜀,谁知在马嵬坡三军哗变,唐明皇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贵妃被将军们勒毙。然而唐明皇到了成都,却无法摆脱对贵妃的思念。听大臣说大面山鸿都观有一位能通灵召魂的法师叫杨什五,可以帮唐明皇找到贵妃的下落,于是来到了大面山。《仙传拾遗》就记载了杨什五这位“鸿都观”道士寻找杨贵妃的异事。

这天,唐玄宗把杨什五召入行宫,专门布置了作法事的场地,由“鸿都客”在内作法事寻找贵妃。

杨什五果然厉害,当天晚上杨什五就回奏唐明皇,他已经到九层地府下,在鬼神中仔细搜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唐明皇说:妃子如此高贵,不至于坠入鬼神行列中啊。

杨什五又回到法事场中。第二夜,杨什五又回奏说:我到九天之上,在日月星辰之间,甚至在虚空浩渺之中都去找了,还是不见贵妃的影子。唐明皇感到非常失落与无奈,自言自语地说:没有到天堂去,那她又会去哪里呢?

第三夜,杨什五又回奏说他在人间山川岳渎,十洲三岛寺庙宫观,江海湖泊之中都搜了个遍,还是找不到杨贵妃。

杨什五没有完成任务自然不能停下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杨什五在“东海之上,蓬莱之顶”,终于见到了已成为“上元女太真”的杨贵妃。

杨贵妃对杨什五说:“我太上侍女,隶上元宫。圣上即太阳朱宫真人。偶以宿缘世念,其愿颇重。圣上降居于世,我谪于人间以为侍卫耳。此后一纪,自当相见,愿善保圣体,无复意念也。”并取出唐明皇在开元年间所赐之物,分出一半交给杨什五,作为见到她的凭证,说:“圣上见此,自当省忆矣。”杨什五把金钗钿合、玉龟子等物呈给唐明皇。唐明皇睹物思人,悲伤了好长一段时间。唐明皇虽然自己没有见到爱妃,但却相信杨什五见到了贵妃,不然那里来的只有他才能认出自己亲自赏赐贵妃的金钗玉龟呢。于是“帝潜然良久,曰师真得道之士也,赐名通幽,特加礼异。问其所受之道,曰臣师乃西域王君青城真人。”

关于赵公山“鸿都客”杨什五访仙一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道:“……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圣行宫见月伤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情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玄宗的宠幸,使柏灌台成为皇室贵冑修真养生的重地。

《新唐书》列传第七“诸帝公主”条载:“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皆唐睿宗女,太极元年度为道士。筑观京师。玉真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诣天下道门使肖邈受三洞秘箓,游谒五岳,入蜀天仓山,筑室丈人观西,就拜灵峰于宝室洞前,有仙云五色,玄鹤翔舞,其后羽化,葬于山侧。”《隋唐史》说:“睿玄二宗皆偏向道教,景元元年,第八女西宁公主、九女昌隆公主入道,均为立观,以金仙、玉贞为名。西宁公主封金仙、昌隆公主封玉贞。”杨慎《蜀志补罅》云:“上皇观即古玄真观,唐玉真公主以此为养性修行之所,大加修葺,此观之宏丽,甲于蜀西。”新《青城山志》载:“雍正年间在上皇观扩建挖基时于地下出土唐代飞龙铁鼎一尊,高1.6米,重1000余斤,八龙盘绕,祥云扶掖,如飞如动。铸造工艺之精湛,向为专家学者所惊叹。据考证,此鼎乃唐玉真公主旧物,现作为国宝移展于离堆伏龙观内。”

唐彭洵在《青城山记》中说:“在八卦台者,曰上皇观,又有中皇观、青皇观、真武宫、文昌宫……。

八百里青城,柏灌台以上皇观、中皇观、青皇观、金华宫、老王庙为甚,成为气势辉宏的皇家宫观群。上皇观尤为雄伟。石级自下口石枋遗址算起至观前,总共516级。上皇观以下至中皇观、沿路侧怪石群立,形如鬼怪异兽,其势或蹲或卧,或行或立,好似向你迎面扑来。穿过石群,一眼望不到头。两旁柳杉、桢楠夹道错植,修干短枝,形如武士仗剑执戟,侍立左右。中皇观,规模很大,可惜前代殿基,只能依稀辨识,唯有千年银杏,犹记唐时岁月。据清乾隆《灌县志》载:“中皇观左右有银杏二株,围一丈二尺,高十余丈”。今仅存其一,它是古庙历史的象征,也是青城赵公山宫观兴废的见证者。庙中曾出土汉白玉观音一尊,其像似女非女,似男非男,造型优美,神态恬静。据其风格分析,可能为唐末五代石刻造像。站在中皇观遗址,便可端然仰望柏灌台上方上皇观前的唐代巨杉。两杉相距仅几丈,高达30米以上。中皇观以下是青皇观,明代损毁,清恢复,民国时期毁,后改建为山溪村小学校。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转载出处。谢谢合作

相关链接:

Hash:7f97ff3daefa9acbd5c9b303a34c788e9bdf75d0

声明:此文由 云山乡村书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