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登上国际时尚舞台的藏羌织绣大师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一角。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仲夏时节,在一场阵雨后的短暂清凉中,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开始授课。
授课的对象是5名来自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学生。这个小团队正在开展一项创业计划,为依靠刺绣为生的藏族羌族绣娘们设计一些能够提高单位时间产出、快速打开市场销路的产品。杨华珍为他们讲授的正是如何传承与创新藏羌织绣。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和羌绣的合称,是杨华珍在十多年前开创的一种风格。她的作品不仅有大自然的美物美景,还取材于藏羌人民生产生活场景,题材十分广泛。
杨华珍与她的作品《山茶花》。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今年63岁的杨华珍,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一个藏族村寨,在8个孩子中排名第五,是唯一的女儿。她从小就帮着妈妈做针线活,7岁就能自己缝布娃娃,12岁会做鞋,平时还帮3个弟弟做衣服。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杨华珍在家乡已小有名气,寨子里要嫁人的新娘子会专门来找她做衣服。
但在51岁以前,杨华珍一直把刺绣作为自己的爱好,从未想过要靠此做一番事业。高中毕业后的她,当过知青,做过民办教师,还自学摄影并先后在小金县和州府马尔康县(现马尔康市)开办摄影馆。1994年,阿坝日报社招聘摄影记者,杨华珍应试成功。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让杨华珍的命运发生了转折。5月12日当天,杨华珍接到报道任务从马尔康赶赴成都,地震发生时她乘坐的大巴车正好在映秀。幸免于难的她,见证了太多的不幸与坚强。
“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停思考,作为灾区的一员,我能够做什么?”杨华珍认为,受灾群众需要生产自救、增加收入,以重建家园。而发展刺绣手工正是一个解决生计问题的好途径。
杨华珍展示自己为品牌做的原创设计作品。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震后第三个月,杨华珍向报社办理了离休,带着18位“老姐姐”搞起了协会,到省会成都“闯荡江湖”销售刺绣产品。18位“老姐姐”一半是藏族一半是羌族,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已年过七旬,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
凭借浓郁的民族特色,杨华珍经营的“藏羌绣苑”一时声名鹊起。生意越做越大,辐射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通过“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杨华珍培训大批灾区妇女在基地或家里绣制,完成后的作品通过公司对外销售,熟练的绣娘一个月收入近2000元。
2014年,日本彩妆品牌植村秀通过上海一家公益组织找到杨华珍,希望她为植村秀即将上市的两款洁颜油产品“穿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杨华珍为这个国际大品牌交上了满意的设计作品。
高额的回报大大超出了杨华珍的预料,也让她意识到,非遗IP化后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也能让非遗作品接触到更广泛的群体。
2015年起,杨华珍每年都前往香港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参展,连续六年都有“斩获”。星巴克、梵高博物馆、法国邮政以及一些中国时尚品牌先后采用了杨华珍的作品。
在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内,杨华珍与学生讨论刺绣针法。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在今年1月的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某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签下了杨华珍根据敦煌飞天壁画创作的《莲花化生图》的授权,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会推出带有杨华珍作品图案的丝巾产品。
“说到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杨华珍说,在创作中她总是会从传统民族元素中汲取营养,再大胆发挥想象力、大胆用色,不断推出新的纹样。这也是她的作品受到国际大牌青睐的原因。
现在,杨华珍已经培养了58名徒弟,每年还要花近半年时间培训300余人次,2008年至今已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
如果你喜欢本文
请帮小编转发朋友圈
点亮“在看”
热爱生活和美食的你
想和小编分享、报料
请扫码加入粉丝交流群
等你哦
来源:新华社
长 按 关 注
在东莞,
你要的生活和美食
都在这里!
xiaohutu3333
Hash:8d468c066fc6d7406c48d83ff4e7fbf5e65026b3
声明:此文由 东莞日报汽车周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