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北山即将消失的风景——窑洞
在向阳的山梁、坡地上,齐刷刷豁开去,修整出一大片平地便成了村民所谓的“庄子”——榆中北山农民居住的宅院。在“庄子”丈八高的崖面上,挖出如同涵洞一样的深洞,再用晒干的土坯箍出来,安上门,留出天窗,这便是窑洞。
窑洞曾经是我儿时最温暖的家,也是生活在榆中北山地区的人们曾经的住所。
榆中北山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由于山大沟深,条件恶劣,人们为了寻找、建造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结合当地黄土高原的特性,依照祖辈留下的传统,大都挖窑建家。我那个时候尚小,但我还是清晰地记得作为窑匠和制作土坯高手的幺叔在村里是何等的风光。幺叔制作土坯的速度和技能不仅是在我们村,就是在附近的十来个村里也是拔头筹的。别人制作土坯大都是两个人,一个人放模子、填土,另一个人专门用杵子夯实、搬码土坯。而幺叔做活却与众不同,他是一个人制作土坯,时常光着脚丫,双手抓杵,在溜光的模子上来回挪动,用幺叔的话说,制作土坯的口诀就是“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脚印)”。一块土坯,从放模、填土到夯实、搬码不到两分钟,仅仅一个上午就能整出三百多块来。更让当地人佩服幺叔的还有他高超的箍窑本领。箍窑既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一般需要十几个人协同配合,一孔窑洞至少需要两三天才能箍出来。幺叔是窑匠,一般都站在架子上,指挥人们支、顶、砌、楔,并负责安放晒干的土坯,那神态,娴熟、幽雅,看着就是舒服。箍窑的时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否则箍出的窑就会歪斜,甚至会坍塌。幺叔箍的最大的一孔窑洞足有二十米深,由于其非凡的气派,成为了他在十里八乡最值得夸耀的“样品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榆中北山人们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窑洞所具有的冬暖夏凉的特性是他们最经济、最实惠的住所,爱美的人们还创造性地在窑洞门上面或者旁边安装了窗扇,让窑洞里面敞亮不少。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建造窑洞除了体力投入外,请的帮忙人的吃饭、安装门窗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榆中北山建造一孔窑洞并非容易的事,以至于媒婆提亲的时候都要看对方家里有几孔窑洞,那可是当时年代一家人经济实力的象征呢。就因为幺叔是窑匠,又是制作土坯的高手,据说他娶的媳妇是村里公认的最俊的。看着幺叔在架子上如将军般的威武,朦胧中,年幼的我竟怪怪地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窑匠。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党的惠农政策下,榆中北山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富裕后的农民也不再修建窑洞,而是开始修建房子,从土坯房到砖瓦房,从裸房到装修,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豪华。我们家盖房子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清晰地记得刚刚搬进新房子时激动的情景。那晚的月亮格外明亮,躺在炕上,透过窗户,望着夜空闪烁的星星,听着夜鸟偶尔的叫声,我睁着好奇的眼睛,左看看,右瞧瞧,一夜无眠,那种有别于窑洞的敞亮与新奇的感觉至今难忘。
而今,随着榆中北山农民建房的普及,人们陆续从窑洞里搬迁出来,住进了新房。有的甚至将原先的“庄子”废弃,另寻平地建房。而那些曾经为人们提供庇护与温暖的窑洞或废弃,或演变成堆放杂物、圈养牲畜的地方。当然,对于个别限于经济条件暂时盖不起房子的家户,还有一些怀旧的老人依然守护在窑洞里,延续着土炕暖暖的温情。
时代大发展,古今两重天。如今,走进榆中北山,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曾经“辉煌”的窑洞已经风光不在。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废弃的“庄子”里,那些坍塌的、废弃的窑洞,张着黑魆魆的洞口,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凹陷的眼眶。我知道,窑洞,在完成了它的应有的使命后,正逐步成为榆中北山一道逐渐消失的风景。我还知道,对于窑洞的情感,虽然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不屑一顾,但我相信,对于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们来说,窑洞在艰难岁月里给予的温暖还是深深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还会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最温馨的回忆!
(注: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及时删除)
【 :】
Hash:bcf7c4d561b04f1ee2ae3b856c806a594880893d
声明:此文由 国宴飞翔语文教学与原创美文赏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