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修缮改造工程预计4月底竣工​!还有这2项交通类市重大工程有最新进展→

目前,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修缮改造工程

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预计今年4月底竣工

北横通道、轨交15号线

近日也迎来了工程最新进展

详见↓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自2020年11月17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实施修缮改造,目前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项目之一,中共一大纪念馆已于去年7月实现建筑结构封顶,拟于今年4月底实现项目竣工,5月起试运行,7月1日前正式开馆。“修旧如旧”后的百年石库门老建筑将以全新面貌,迎接建党百年。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在的石库门建筑建造于1920年,1921年7月23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此前,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已历经多次修缮,此次修缮是自2000年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包括外立面、屋顶、门窗、地板等都将进行全面修缮。

建成后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其中新建展馆总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展厅、报告厅、观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较此前近1000平方米的老展厅建筑面积有了大幅提升。

中共一大纪念馆效果图(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为避免破坏中共一大会址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和城市肌理,新馆的门头门楣保留石库门元素。建筑采用庄严的拱形石雕门设计和青红色砖瓦相结合的外墙,呈现典型石库门式样。建成后,新老建筑将横跨兴业路两侧,形成开放式、街区式博物馆,与周边新天地商业区等合为一体,更便利游客前来参观。

中共一大纪念馆效果图(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为了和原建筑使用的瓦片风格、形制保持一致,四五个月前,施工方特意从上海郊区等地搜集来同时代的老瓦片,并进行逐片修补,这种青灰色的瓦片也被称为“小青瓦”,在此次中共一大会址的修缮中一共使用了3万多片。

作为典型的石库门建筑,清水墙面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特色之一。在屋顶已经修复好的清水墙面上,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并不平整,而是采用了半圆形的“拱形”设计,用手抚摸略微有些凸起。这在建筑上被称为“元宝缝”,同样是符合当年原貌的设计。此外,施工方还利用特别调制的色浆和试剂把清水墙面部分做旧,力求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目前,整个建筑的清水墙外立面修缮已完成50%。

墙面采用拱起的“元宝缝”设计

北横通道

近日,北横通道新建工程Ⅴ标段福建北路工作井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完成浇筑,作为北横通道东段全线首个工作井,该重大节点的实现,也为下一步盾构始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现场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Ⅴ标段起于热河路以东,线位走向沿海宁路。全长约0.536公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盾构工作井(含敞开段、暗埋段)、道路、排水等土建工程。

工程示意图

福建北路工作井是北横通道高架段入地后,一路向东实施的盾构始发井,平面尺寸为23*22m,基坑挖深29.35m,共6道混凝土支撑。

施工方 139天内完成桩基、槽壁加固、地连墙等围护施工, 110天内顺利完成A区共计约5.6万方土方开挖、支护工程、机架段混凝土底板工程。此次福建北路工作井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 标志着整个A区机架段及工作井基坑全面封底。

地铁15号线

轨道交通15号线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条件。在开通试运营前,将对全线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进一步综合系统调试及各项演练,确保春节(农历新年)前开通试运营。

15号线工程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线路全长约42公里,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8座车站与路网中既有和在建的9条线路形成换乘。

特 别 提 醒

桂林路站因施工建设难度和疫情综合影响需要适当延长工期,本次暂不开通。该站因站本体长度、场地及周边管线搬迁等多方因素,施工组织难度极大、工艺十分复杂,经各承建单位合力追赶进度,首先确保了全线轨道贯通、列车上线调试等计划节点。目前该站建设尚需时间,实现开通后同步实现与9号线桂林路站换乘。

娄山关路站与2号线换乘通道因涉及与商业体地下空间改造,暂时实行站外虚拟换乘,待改造完成后即可实现2号线与15号线的同站换乘功能。

同时,受去年疫情对部分车站出入口工期造成不利影响,连接的地面人行道尚未全部恢复,相关施工单位正在全力推进施工作业,争取早日为乘客提供出行便利。期间,乘客可通过临时便道进出站。

快来提前探营15号线吧

↓↓↓

其中,吴中路站和上海南站站还因地制宜,协调车站与周边环境条件,突破性采用无柱拱顶结构型式,取消了柱网,在确保轨道交通使用功能的同时,为大客流组织提供更灵活的运营方案,并将地铁车站功能性与艺术性结合。

吴中路站开创性地采用了预制大跨叠合拱型结构,以“无遮挡大空间”作为主导理念,着重强调空间的完整性,凸显大空间的视觉观感。站厅围绕“大跨拱顶”这一显著特征,在管线布局、结构工艺、视觉表现等方面予以一体化设计,公共区最大净跨为21.6米,为国内软土地区最大跨度的全无柱车站。站厅两侧装饰以LED灯带,视觉效果引人入胜,有望成为市民乘客打卡的网红车站。

为提高地铁与商业空间的结合品质,上海南站站取消站厅层公共区立柱,将主体部分的顶板设置成弧形顶提高空间感。车站站厅层主体一侧与商业下沉式广场全连通,形成通透明亮的站厅层,既节能又美观。通过开放地下空间,盘活整个片区。实现了综合换乘功能,将地面公交、地下商业、地铁、国铁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换乘枢纽,最便捷地实现1号线、3号线、15号线、国铁与地面公交车的换乘。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南站站

桂林公园

吴中路站

娄山关路站

长风公园

其他设施

15号线建设创下的部分之“最”

1、“一次性开通线路最长”: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最长地下线路(42.28公里)。

2、“开通等级最高”:为上海乃至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运行等级最高的(UTO)全自动运行线路。

3、“信号调试时间最短”:2020年6月10日首列车上线调试,10月4日完成信号调试,面对42.28km的超长线路,历经3个月零25天,全天24小时调试,圆满完成了信号调试任务,用时最短。

4、“区间穿越次数最多”:15号线工程区间成功穿越各类建筑体57幢,穿越既有运营地铁16次;穿越直径2460mm雨水管、直径2000mm原水管等重大管线8次;穿越北横通道、高架线桥等重大市政设施14次;穿越高铁铁路8次。穿越河流23条。

“通学”线路串联9座高校校区,辐射多个城市副中心及科创园区

15号线沿线连通了9座高校共10个校区,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通学线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仙霞路校区、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上海大学宝山校区)、4座公园、3个国家级科创园区;连接了真如副中心、长风商务区、南站地区、漕河泾科技园区、紫竹高新区等重要区域,将有力带动和支撑地区发展;串联了上海西站、南站枢纽,对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配套具有重要作用。

– END –

资料:伴公汀、新华网、上观新闻、上海发布

编辑:周慧怡

责任编辑:饶斌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建委新闻宣传中心

减少春节期间务工人员流动!本市在建工程要这么做→

【民心工程】从“锈”到“秀”!这是杨浦滨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民心工程】杨浦、闵行、宝山又传来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好消息!

微信

微博

Hash:a20510a3347300623ddf57b6f580088519f9afca

声明:此文由 发现大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