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长春 | 净月潭是从人工景观发展而来的?

作为全国第一个举办消夏避暑主题节庆活动的城市,长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连年入选“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

在历届长春消夏节中,净月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森林马拉松赛和国际森林山地自行车马拉松赛均在这里举办。不仅如此,净月潭也是普通市民夏日里休闲避暑的首选。

作为长春市最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净月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然而,它曾经“城市第一水缸”的身份,却鲜为人知。

随城市发展应运而生

大美净月

“南有日月潭,北有净月潭”这一说法,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与日月潭是天然形成的湖泊不同,净月潭是人工修建的。它最初修建的目的并不是供人休闲游赏,而是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这一切还要追溯到80多年前的日伪时期。

据《长春净月潭志》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沦陷。当年年底,日本人便决定通过调查找出城市上水道给水的经济水源,为成立伪政权并定都长春做准备。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日本人认为,伊通河、饮马河都靠近长春,平水时有较多的地表水,但在冬季却出现枯水。同时,伊通河的伏流水水质不良,难以直接利用,如果在其流域内利用天然地形建起贮水池进行调节,就能保证长年均衡供水。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长春成为“首都”,改称“新京”。当时长春的供水系统只在“满铁附属地”有部分上水道,其他地方还是空白,因此上水道能否供水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

1933年,伪满国都建设局咨询委员会起草了一份5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上水道开发计划,从工程造价、运输费、设备管理等方面考虑,确定在“新京东南36里,双阳县五区逯家湾”(也就是今天的净月潭一带)修建水源地。水源地三面环山,中间有一条由雨水汇集而成的河流,叫小河沿河(沦陷时期有资料称小河台河)。这一计划得到批准。

曾为长春供水26年

大美净月

按照伪满国都建设局咨询委员会制订的计划,第一期城市供水工程主要包括三部分:拦截小河沿河修筑水源地(即今天的净月潭);在伊通河西岸的南岭修建一座日供水2万立方米的水厂,在水源地和水厂之间铺设地下管道;在新开辟的79平方公里市区内铺设配水管道。这项工程选择在1934年3月1日奠基,这一天正是溥仪由“伪满执政”变成“伪满皇帝”的日子。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到1935年11月,包括堰坝、取水塔、溢洪道等在内的工程全部完工。1936年1月,净月潭水源地正式向南岭水厂送水,日输水量2万立方米,占全市实际日供水量的62.5%,称得上是当时的“城市第一水缸”。

从投入使用起,净月潭为长春供水26年,直到1962年这一功能被新立城水库取代,净月潭成为备用水源地。1996年年底,净月潭彻底改变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的功能,完全成为一处景观。

开发前曾是繁华村落

大美净月

今天的净月潭水深林密,是各种动植物的天堂。那么80多年前,这一带还没有成为水源地时是什么样的呢?

那时候,这里有很多自然村落,如大腰站、小腰站、腰站后山、张家店、范家店、花家油坊等等。其中大、小腰站是当时大车从双阳到长春的必经之地,所以这一带开有许多大车店。

其中最繁华的要数大腰站,有近百户人家,能容纳四五十辆车的大车店就有3户。现在净月潭南侧有两条沟,其中一条叫刘文芝大沟,就是因为那片地当年归刘文芝所有,而刘家开的大车店在大腰站又是最大的。此外,张家店、范家店也都是由开大车店的店主姓氏而得名的。

这些村落所在的土地,被伪满政府征用,给予一定的补偿,由村民自行迁往他处。据记载,这项工程累计搬迁703户,共3900人。

溥仪曾经到此一游

大美净月

建成后的水源地,已经没有了昔日熙熙攘攘、大车往来如梭的景象,而是出现了一片“水面开阔、波平如镜”的水域。伪满洲国首任总理郑孝胥的二儿子、时任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局长的郑禹将其命名为“净月潭”。

在净月潭水源地开始供水的第二年,也就是1937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当时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这年5月28日,溥仪带着他的“卤簿”(汽车仪仗)来到净月潭,视察了水源地建设工程,并乘船游览了水面。在净月潭水源地事务所,溥仪听取了郑禹等人对建设经过、附近地质文物古迹等情况的汇报,之后又在附近徒步游览。中午在帐篷中“传膳”,溥仪还品尝了蕨菜,觉得十分美味

人工种出“森林氧吧

大美净月

提到今天的净月潭,很多长春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森林氧吧”这个概念。的确,这里森林密布、空气清新,有樟子松红松、白桦、云杉、稠李等众多树种和大量其他植物,简直是一座天然的东北野生植物展览馆。然而,这些丰富的绿色资源并非自古有之,而是数十年来人工造林的结果。

净月潭最早的绿化造林时间要追溯到1935年。在规划和修建水源地的同时,为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伪满洲国实业部林务司在此创建了“净月潭造林场”,收买民有土地,制订了一个10年造林规划,目标是在净月潭四周建成规范的水源涵养林兼风景保健林,大规模的造林活动随后展开。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共造林1500万平方米。1950年到1988年间共造林4439.6万平方米,至此,净月潭地区的宜林荒山荒地和低质林改造基本完成。

旅游胜地这样形成

大美净月

今天的净月潭,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多重身份,是外地游客眼中长春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更是长春人节假日接触自然、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然而您一定想象不到,60年前必须持有介绍信才有望到此一游。

净月潭林场成立初期,虽然被定位为风景保健林,却并未对群众开放。到了1955年,由于来此游览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发布了《关于赴净月潭林区野游的几项规定》。出于保护水源和林区安全的目的,规定游览者必须事先到有关部门申请登记,领取介绍信,再到林场换取入山证,方可入山游览。即便如此,净月潭也不是随时可以来的,开放时间仅为每年“五一”至9月末。

1985年是净月潭旅游发展史上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年。这一年,长春市净月风景区旅游总公司成立,标志着净月潭旅游业正规经营的开始。

1988年,净月潭风景区被评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净月潭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5年,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1999年,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公司成立……

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如今的净月潭山、林、水交相辉映,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成为市民和游客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赏叶、冬季滑雪休闲旅游胜地。

净月潭著名景点有何来历

太平楼、碧松净月塔楼、梅花鹿苑、森林浴场荷花垂柳园……熟悉净月潭景区的人都知道,这些景点是游览景区的必到之处。

它们如同散落在潭边的明珠,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然而,即便是熟悉这些名字的长春人,也未必知道它们有着怎样的“身世”。

太平

全国唯一的森林防火钟楼

在净月潭大坝东端的观潭山上,有一座并不高大雄伟的建筑,与旁边的碧松净月塔楼相比,甚至有些平淡无奇,然而这座建筑却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据《长春市志·园林绿化志》记载,这座建筑是为纪念吉林省从1981年到1990年的10年间无重大森林火灾而建,1991年7月落成。这是全国唯一的森林防火钟楼,因“警钟常鸣,天下太平”而得名“太平楼”。

太平楼高17米,顶层悬挂一座合金大钟。大钟高2.5米,直径1.8米,重达3300公斤,钟身刻有“森林防火,警钟常鸣”8个字,钟下的黑色玄武岩地面上镌有吉林省地图,象征着吉林人民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渴望家乡安定太平、繁荣昌盛。近年来,登楼敲钟、祈求太平一直是游人们热衷的游览项目。

碧松净月塔楼

长春市和净月潭地标建筑

在观潭山上,与太平楼并肩而立的还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塔楼,像一棵挺拔的松柏,遥望着净月潭,它便是景区乃至长春市的地标建筑——碧松净月塔楼。来到这里的游人竞相登上塔楼,一览景区全貌。赶上好天气,波平如镜,还能欣赏到塔楼倒映潭中的美景

碧松净月塔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造型取材于松柏,廊檐参差,气势巍峨。塔楼高50.2米,11层,框架结构。于1998年动工修建,2000年竣工。

修建塔楼时,对太平楼的外部造型也进行了改造,使其建筑风格与塔楼一致,并将两座楼用8米长的连廊连接起来,使其成为“姊妹楼”。当时,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为塔楼公开征集名称,从百余件来稿中选中了“碧松净月塔楼”这个名字。

2000年7月8日长春建城200周年纪念日,市政府在这里举行了纪念长春建城200周年鸣钟仪式。

梅花鹿苑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园

鹿茸是“关东三宝”之一,梅花鹿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动物。1957年,净月潭购进37头梅花鹿,建起养殖场。此后饲养规模不断扩大,1989年最高达到870头。

1996年至1997年,净月潭林场对养殖场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将其划分为生产区和旅游开放区两部分。出于防疫考虑,生产区实行封闭管理。开放区称为梅花鹿苑,每年都会放养经过人工驯化的小鹿20至30头,游人可以与小鹿嬉戏、合影,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乐趣。

除梅花鹿外,这里还展出过驯鹿麋鹿、牦牛等。

森林浴场

依山临水的休闲天堂

森林浴场,是净月潭景区极具特色的景点,更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健身的绝佳去处。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森林浴的概念逐步兴起,净月潭景区选择林相整齐、风景优美的区域开辟森林浴场,其中以石羊石虎山森林浴场最具吸引力。这片森林主要由樟子松构成,于1955年营造,面积达到80公顷。这些樟子松高大挺拔、整齐优美,与长白山美人松极其相似。

近年来,森林浴场一带铺设了石板路、木栈道,还设置了一些游乐设施,成了市民休闲、野餐的首选。

荷花垂柳园

鱼池改造而成的特色园林

进入净月潭景区大门后往里走不远,便能看见一处风景如画的园林,这就是荷花垂柳园。它位于水库大坝外侧,于2003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0公顷,是在原来的长春市水产研究所养鱼池基础上修建的。

荷花垂柳园为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充分考虑到原有地形地貌,将水景和植物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荷花垂柳园分为荷花种植区、垂钓区和关东风情广场3部分,起到了连接门前区和主景区的纽带作用。

记者/摄影:毕春慧

编辑:刘素娜

责编:苑丹 于飞

Hash:fb74ed4ffbfcaa7599453880e2d7714a2d9634d1

声明:此文由 掌上长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