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本身就是一座馆藏庞大的博物馆
山西表里山河,北通塞外草原,东连华北平原,南接中原腹地,自古就是中原与北方民族碰撞、交融的天然通道。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上文物,而且拥有世界历史上最丰富多姿、灿烂辉煌的121万余件馆藏文物,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万余件。她们珠联璧合、星月辉映,凝聚了三晋先民隽永的睿智,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渴望,演绎了一部雄浑博大的人类文明交响曲,向世人讲述着不老的三晋传奇。
大哉三晋——青铜器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地位尊卑和权利等级的象征,有“国之重器”的称谓,其意义在于颂扬先人,肯定家族业绩,以保世家永享特权。山西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时代序列完整而分布遍及全省,其中以商代方国青铜器、两周时期晋及三晋青铜器最具代表性。其浑厚肃穆中透着活泼秀丽,又不失北方草原文化的浪漫灵动,为中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
西周晚期刖人守囿车
晋侯鸟尊
商代方国青铜器主要发现于山西中西部吕梁山和沿黄河一线,这里曾经是众多商代方国分布的区域,在此所发现的青铜器既带有中原商文化的影响,又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在众多青铜遗珍中,出土于石楼县桃花者的龙形觥最为罕见。
龙形觥丨商代 山西博物院藏
高19厘米,通长43厘米,宽13.4厘米。
铜质。通体为角状,前端做龙首形,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逶迤的龙体花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各置一对贯耳用于悬挂;以涡纹、云纹为衬托,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整体造型奇特,独具风采。纹饰粗犷,线条流畅明快,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属商代晚期风格。
铜牺立人擎盘
晋及三晋文化是山西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山西青铜器藏品主要来源于曲沃晋侯墓地、闻喜上郭村墓地、侯马晋国遗址、太原赵卿墓、长治分水岭墓地等重大考古发现。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的鸟尊、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墓地的铜牺立人擎盘都是战国青铜器中的经典之作,印证了晋国当年的强盛。汉代山西的铜器以太原和雁北所出居多,右玉胡傅温酒樽和朔州俳优俑镇等,汉风之余,散发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土火之魂——瓷器
山西制陶历史悠久,仰韶时代的山西彩陶以花卉图案最具特色,早已名扬中外。除日用陶器外,各地还不断出土了历代的陶艺作品。北朝胡人武俑豪放豁达,陶牛雄健威猛,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山西瓷器藏品以北方瓷器最具特色,北朝、隋唐青瓷和白瓷,各显风采。宋元是山西瓷业的黄金时期,窑口遍地,工艺精湛,品种丰富,其中黑瓷是山西独特的瓷器品种,既有雅致细腻的佳作,更多质朴野趣的精品;装饰手法或剔或刻,或书或画,自然朴实,生动活泼,山西博物院藏金代黑釉剔花罐是其代表作之一。最引世人注目的是山西所藏元代以来瓷器亦精品迭出,其中以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最具代表性。
陶瓷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土与火的艺术。山西还是我国琉璃艺术的故乡,千百年来相承不衰,代有佳作,除装饰于富丽堂皇的建筑外,也有色彩斑斓的香炉供器之类琉璃艺术品传世。明清时期山西琉璃烧造达到了鼎盛时期,山西博物院藏明代三彩莲蓬蹲狮香炉是其中的代表作。
中国人崇尚玉,使用玉由来已久,玉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俗之中,故而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西周玉风,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西周玉马,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西周龙纹玉璜,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战国玉面覆,1995年侯马市出土
玉,古老而神秘,晶莹其质,典雅其色,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高贵与神圣,被人格化而又超乎自然。山西历代玉器以出土居多,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以两周时期的晋国玉器最具代表性,其中既有组合豪华的玉组佩,也有工艺精湛的玉饰品。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琮是祭祀天地鬼神的灵物,黎城出土的神面纹玉戚则是权力的象征。商周玉器以晋侯墓地所出为大宗,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太原赵卿墓的玉佩饰,体现了东周时期的华丽风格。明清两代为治玉高峰,雕工细腻,纹饰繁缛。明代白玉雕达摩坐像,清代白玉嵌宝石描金碗和兽首活环双鱼纹洗,玲珑剔透,温润可人,是明清玉器中的精品。
智慧结晶——石刻
山西既有享誉中外的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还有“中国佛教名山之冠”的五台山,更多的则是隐于乡间古刹和古代宗教的各种零散和单体的石刻艺术品,他们共同记录了善良虔诚的古代祈祷和平、祈求平安的心愿。山西也因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自然环境,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艺术,遗留下了丰富的古代石刻艺术作品,并携带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艺术技能保存至今。运城的汉代圆雕蹲虎,简练拙朴。
天龙山石窟
大同出土的宋绍祖墓仿木构建筑石椁,由百余件雕凿精细的构件拼装组合而成,是研究北魏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太原隋虞弘墓石椁,以其精美的浮雕艺术和浓郁的异域风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佛教造像方面,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早已享誉中外,而更多各种造像则隐于乡间古刹。
太原隋虞弘墓石椁
太原华塔的北齐观音菩萨五尊像、沁县南涅水、太谷县白城村以及各地现存的历代石刻与造像,还原了云冈以来佛教艺术民族化、地域化特质,进而到宋元世俗化的过程。特别是唐代石雕造像,造型优雅,丰满健美,仪态万方,其“万物皆备于我”的气度风范,令人心驰神往。
至善至美——书画
中国的书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民族韵味,崇尚“师法自然”,追求“气韵生动”,挥洒笔墨于尺幅,抒发人生感悟,展现心中的“至善至美”。山西馆藏历代书画,时代跨度从西晋到近现代,大致展现了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如山西博物院藏顾安《风竹图》轴,王渊《桃竹锦鸡图》轴及髪僧《祇园大会图》卷,均为较罕见的精品。
顾安《风竹图》轴
明代书法作品,从明初宋克到中期祝允明、文徵明、陆简,直至晚期的董其昌、陈继儒、张瑞图,这些书法大师都各自成家,代表一时的书风。清代书画,王铎、傅山借书画抒发胸怀,作品个性强烈,笔法结构都很奇倔。沈荃、吴雯为名重一时的帖学书法家。
傅莲甦、张在辛、刘墉、王澍、黄慎、郑燮、阮元的代表作,可以说体现了清代各种书体的面貌。清代晚期,碑学大兴,伊秉绶、张廷济、包世臣、何绍基、吴昌硕等人宗法北碑,真、草、隶、篆诸体各呈新意。清代绘画,王鑑、王翚、王原祁及四王系统的杨晋、黄鼎、王学浩的作品,画风相近,占据清代画坛的正统地位。查士标、郑日文等新安派画家的作品,格调清雅,境界冷逸。
傅山作为明末清初山西最有成就的书画家,是三晋文脉中的一颗明珠。他的傲骨清风为后人所敬仰,其书法,尤其是草书功底深厚,为世人尊崇。山西博物院所藏的傅山书画中以《读宋》最具代表性。
Hash:a5e200db891a8b1af24cd56884b14efc38a253eb
声明:此文由 山西文旅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