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震惊世界的“小黑屋”!

她在京城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她的存在

也不知道大隐于市的寺庙

在岁月的烟云里

成就了怎样的一段传奇

初到法海寺

她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可能并没有惊鸿一瞥之感

简单的四进院落

建在逐层抬高的高台之上

红墙黄瓦在山林之中倒也显得气派

寺庙一隅

红柱灰瓦的亭子掩映在绿树之中

也有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别致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

就是在这座幽深静僻的寺庙里

竟藏着令人震惊的国之瑰宝

甚至有人曾说:

“到北京,不能不到法海寺”

这一瑰宝惊艳四方,震惊世界

它珍贵精美,令人惊讶赞叹

它与世无争,却又深不可测

它在这几百年里来

受到了名家的珍爱,受到了普通人的守护

他们与这一瑰宝在历史年轮的某个点上

成就了一个传奇,一个壁画的传奇

跨越时空的壁画之旅

法海寺壁画堪称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作为法海寺的“一绝”

它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的

最完好而鲜明的明代壁画

其精美程度和艺术价值可与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

有人曾这样说道:

“平生所见古壁画甚多,当推法海寺第一”

法海寺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

扇面墙、东西山墙和后山墙壁上

共十铺,面积236.7米

为了保护这500多年前的壁画

整个殿里都是没有光的

参观需拿着手电进去

而正是在这个“小黑屋”内

却让人们见识到了中国壁画的精美绝伦

十方佛众、菩萨诸天、飞天侍女、山水祥云等等

从男女老幼、佛神鬼怪到花草禽兽

从人物形象神态、服饰衣冠

动物的神情、毛发

无不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如非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

一幅壁画竟能有如此摄人心魄的力量

这些壁画其实并非出自画匠之手

而是由15位宫廷画师

耗时五年的呕心之作

壁画在绘制技法上不仅采用了

传统的重彩设计

还有难度很高的沥粉堆金技法

更加体现了法海寺壁画的皇家风范

虽然拿着手电参观有种“雾里看花”之感

但这并不影响它所散发的光芒

壁画的方寸之间

任何一个局部,每一个细节

都很有看头,都值得反复观赏

再加上讲解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

你会发现,每一幅壁画皆是故事

“水月观音”画像是不得不细说的一幅

它可是壁画精品中的精品

观音面如满月,超然脱俗

屈右腿,盘左膝,坐于礁岩之上

宝冠项圈、璎珞花饰,样样精制

除了线条流畅

观音图最精妙之处在于

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

透过放大镜观看,你会发现

披纱的图案由朵朵六菱花组成

每朵花瓣竟然都是由48根金线组成

明明如此细密,却薄如蝉翼

透过纱,还能清晰的看到皮肤

近观,好似能感受到观音微微的呼吸

有人曾说:“法海寺壁画竟没有一处废笔”

是的,它的每一个细节都令人着迷

置身在距今500多年前的明朝皇家壁画之下

望着这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

佛国仙境画面

突然发现,我们只不过是漫长时间中

一颗小小的沙粒

药师殿的复制品足以震撼人心

而这却没有表现出真实美感的万一

可见,真迹是多么的摄人心魄

虽然大殿的真迹只许参观不能拍照

但小北认为,这样参观时

你才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

才能领略到每一眼皆是沧桑变化的真谛

而且,小北听闻

未来游人只能参观药师殿内的复制品

正殿的真品将只对专家开放

看来,机会不是时时有

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来去红尘间 你不知道的法海寺“五绝”

法海寺算是“第二眼美女

初见时或许并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

但你细品之后,竟发现

这里的每一处都带着不同的味道

虽然如今已没有了僧人和香火

但却更显它的超凡脱俗

(图源:杨子迪的博客)

法海寺以独特的“五绝”守候在京西一隅

即明代壁画、白皮松、藻井曼陀罗

古铜钟和四柏一孔桥

明代壁画我们已经领略过它的精美绝伦了

接下来

再跟随小北欣赏一下其他“四绝”

(图源:杨子迪的博客)

法海寺五绝之

“白皮松”

法海寺的古树名木非常多

被树木掩映遮蔽的山门前

就高耸矗立着四棵参天古柏

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一般

于是人们称它们为“四大天王柏”

而在寺内的大雄宝殿

也巍然屹立着两颗巨大的白皮松

这便是法海寺的一绝——“白龙松”

(图源:杨子迪的博客)

这两棵白皮松为明代建寺时所植

距今已有近600年

白干绿冠与大雄宝殿相映相辉

把深山古刹点缀的古色古香

同时,也增加了些许神秘色彩

法海寺五绝之

“藻井曼陀罗”

法海寺的大雄宝殿内

不仅有精美的明代古壁画

镶嵌在其天花板上的三个曼陀罗藻井

和231块法曼陀罗天花板

也堪称是法海寺的一绝

藻井上圆下方,分作三层,层层上收

其顶部都绘有曼陀罗,并属大曼陀罗体系

图画的颜色都按照“五大”色系着色

即由对应的黄、白、红、黑、青五色组成

曼陀罗在法海寺藻井上出现

也间接的告诉了人们

法海寺是显密兼容,有浓厚密宗色彩的寺庙

法海寺五绝之

“古铜钟”

佛教传入中国开始

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

在法海寺,也有一座古铜钟

钟身通高近2米,底部直径1.3米

重达1068公斤

其敲击声圆润深沉,声音悠长

可以声闻数十里

但如今,人们已不可能再听到它深沉幽长的鸣响

古钟原位于大雄宝殿的殿外前

现在静静的沉睡在展室中

它的外形设计独特,铸造工艺精湛

铜钟顶部铸有一对玲珑剔透的龙头

钟外壁和内壁皆铸有梵文经文

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法海寺五绝之

“四柏一孔桥”

四柏一孔桥在山门殿外

是一座单拱小石桥

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指点

相信很多人会忽略它的存在

这里没有传说中清澈的溪流

没有烟雨朦胧的古韵

但它却有夹缝中求生存的奇观

这座桥的奇特之处在于

四角都各植有一棵古柏

根系已经渗入桥基的砖石之中

我们无法判断是先有的桥,还是先有的树

也无从知晓这样的设计

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出于偶然

而就是人力与天工的完美结合

让这座普通的小桥变得不平凡

百年古刹

经过近600年的沧桑风雨

只为等待能读懂它的人

虽然这里早已没有了僧人

但法海寺的真经

存在那五百多年的稀世壁画里

存在那独特的“五绝”中

存在那历经岁月烟云的一砖一瓦处

……

法海寺,值得你来细细观赏、品味

开放时间:9:00-16:30

门票:20元;参观壁画真迹100元(包含门票在内)

地址石景山模式口村翠微山南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下车,换乘336路、396路至首钢小区下车即可

文/安筱七 图/丁云丽

大家都在看

Hash:afd30a597837c9603f66c9fd427557c8838f997b

声明:此文由 最爱大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